抽动障碍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2009-03-20 07:14丁昌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秽语不适感运动性

丁昌红

临床表现

抽动障碍主要包括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和伴随的心理行为症状三个方面,少数患儿出现感觉性抽动。

运动性抽动可分为简单性抽动和复杂性抽动。①简单性抽动:在头面部常表现为点头、摇头、皱眉、眨眼、挤眼、翻眼、嗅鼻、张口、噘嘴等,在肩、四肢与躯干部则表现为伸颈、耸肩、甩手、踢腿、躯干部扭转、膈肌抽动等。②复杂性抽动:表现为缓慢的、似有目的的行为动作,如强迫行为、模仿行为、猥亵行为等。

发声性抽动常出现在运动性抽动后数月或1年后,表现咽喉部不自主地发出异常声音,如清喉声、哼声、咳嗽声、动物吼叫声等简单发声抽动,约30%病儿出现控制不住地秽语或重复语言,即复杂发声抽动。

心理行为症状多表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困难、个性改变和情绪障碍,并可出现猥亵行为、自伤或社会适应困难。

少部分患儿还可出现感觉性抽动障碍,即自觉躯体局部有不适感。

诊断及分类

根据抽动障碍的临床特征和病程分类1994年美国精神障碍珍断(DSM)-Ⅳ分类法将抽动障碍分为叫类。第一类为短暂性抽动症,第二类为慢性抽动症,第三类为Tourette综合征(抽动-秽语综合征,TS),第四类为其他尚未界定的抽动障碍。与此同时,国际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ICD)-10也对抽动障碍进行分类,其分类法与美国精神障碍诊断(DsM)-IV的分类相似,但此两种分类法随着对抽动障碍研究、认识的不断深入,已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因此有学者提出将抽动障碍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发声和多种联合运动障碍(即抽动秽语综合征)、感觉性抽动障碍和未定型抽动障碍五类。目前最常见的是短暂性抽动障碍和抽动-秽语综合征。

短暂性抽动障碍:又称习惯性痉挛或抽动症,是最常见的一种抽动类型。发病以男童为多,起病年龄多见于4~7岁。以单纯性或一过性肌肉抽动为特征,一般以眼肌、面肌和颈部肌肉抽动最为多见。其诊断标准如下:起病于童年;有运动性抽动(单一部位或多个部位),或发声抽动;抽动能受意志克制短暂时间(数分钟或数小时);抽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发生的频率及部位可以改变;抽动症状1日内出现多次,每天如此,病期至少持续2周,但不超过1年;排除锥体外系疾病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肉痉挛。

慢性运动或(和)发声抽动障碍:表现为运动抽动(某些肌群的抽动)或发声抽动,但运动和发声抽动两种症状不同时存在,一般以运动抽动为多见。症状往往持久、刻板不变,病程至少持续1年以上,有些患者症状甚至可持续终生。

抽动-秽语综合征:其特点是在运动抽动的同时伴有发音肌群的抽动,发出有意义或无意义的声音,如清嗓、哼声、咳嗽、吐痰声及动物吼叫声等,约30%病儿出现控制不住地秽语或重复语言。常伴发行为症状有模仿动作、强迫动作或猥亵行为等。

感觉性抽动障碍:是指抽动障碍的患儿自觉躯体局部有不适感,包括压迫感、痒感、热感、冷感或其他感觉,也可以是一种不固定的冲动、焦虑或其他不适感,这种不适感具有局限性和易复发性特点。患儿常表现咽部不适感,故经常用发声性抽动来缓解不适感。

根据病理分类抽动障碍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即遗传性抽动障碍,包括Tourette综合征、Huntington综合征、原发性肌紧张不全等。继发性包括感染性如脑炎、链球菌感染,药源性如中枢神经兴奋剂、左旋多巴、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抗精神病药等,发育性如染色体异常、先天性代谢缺陷等,以及其他疾病等。此分类方法比OSM-IV和1CD一10分类法更进一步,由单纯的病程、临床分类,发展为结合发病原因进行分类。

根据临床分类1998年Robertson等提出抽动障碍的临床分类:①单纯性抽动障碍:主要表现为运动性或发声抽动。全面发展的抽动障碍即运动性抽动伴有发声性抽动。②抽动障碍附加症:除抽动障碍外,还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冲动行为或自残自伤行为、抑郁症、焦虑、性格改变、社会和学校生活适应困难,甚至有反社会行为。此分类法实用简捷。

需要特别指出,难治性抽动障碍是近年来临床逐渐形成的新概念,用于描述那些经过常规药物如泰必利、氟哌啶醇及安定类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病程迁延不愈的病人。研究发现难治性抽动障碍具有以下临床特征:发病年龄较小;有社会心理学诱因者;病程较长;合并秽语者;母孕期异常、围产期异常、非母乳喂养、有脑外伤及昏迷史者;诊断和治疗延误者。因此,抽动障碍患儿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预后

大部分患儿青春期症状可明显好转,部分患儿较为难治,症状可迁延至成人。有学者对65例患者进行6~12年随访,结果显示抽动症状好转率达91%,并提出病程长短、是否伴随其他精神疾病、是否有神经精神病家族史和既往史,可能影响疾病的预后。

猜你喜欢
秽语不适感运动性
多形式健康宣教及培训对乳腺癌术后肢体肿胀、不适感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消除“不适感”缩短“过渡期”
车改在基层:“不适感”如何调适
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的机理及营养防治
冬季项目运动性损伤防治研究
Case report on Tourette syndrome treated successfully with aripiprazole
针刺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2例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1例抽动-秽语综合征伴强迫症的护理体会
海军某部运动性中暑一例
汉英秽语的文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