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Park:梦想实现的地方

2009-03-24 04:31
中关村 2009年3期
关键词:产业园动漫青岛

勒 川

动漫,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市场,作为数字娱乐的表现形式,已经开始并将持续成为文化消费市场的热点。自2004年文化部批准的全国第一家“国家动漫产业振兴基地”落户上海以来,广州、成都、北京、石家庄等城市也先后抢占动漫行业的制高点,在不同领域体现自身的特色,并成为所在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除此之外,深圳、杭州、苏州等城市也纷纷将动漫产业列入经济发展规划,以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建设促进行业发展并带动区域性经济增长的运作模式,正成为全国范围内风行的新潮流。

2009年1月5日,山东,青岛。又一个国家级的动漫产业园——青岛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正式开园。同时,青岛市计划用3年时间将其打造成为国际化的动漫游戏产业聚集园区,并给青岛市带来年愈50亿元的产业收益。

而据记者了解,与近两年全国范围内动漫产业园建设热火朝天的景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些产业基地后续经营的冷清萧条,与媒体报道及大众心理预期相去甚远。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青岛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的开园纳客显得顺理成章又有些勇气可嘉。

是难抵潮流利益诱惑的心血来潮还是运筹帷幄下的破茧而出?是现有运作模式的复制和延续还是创新思维下的差异化商业模式开拓?带着对动漫产业这个“新金矿”的好奇以及种种疑问,《中关村》记者采访了青岛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有限公司总裁姜珂先生。

“我们鲜衣怒马而来,却不是为了赴一场动漫产业园的盛宴。”姜珂说这句的时候,微笑着,语气有些许调侃,眼睛里却是毋庸置疑的笃定。

《中关村》:那么可以说你们是有备而来了?

姜珂:呵呵,也可以这么说吧。青岛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是由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政府投资建设的,从园区的初期建设方案到后期运营战略的规划制定,都是经过周密的调研、考察和可行性分析论辩的,当然也包括对我们自身优劣势的客观分析,及对现有资源的整合能力、渠道拓展能力的综合评定等。若非如此,政府也不会信任我们,不会放心把这么大的园区交给我们管理、运营。

《中关村》:对于园区的招商和后期运营您很自信。

姜珂:我觉得这是一种我欣赏的为人处事的态度,认真、全力地做事,自然自信。我时刻提醒我的团队做事不要浮躁、不要投机,要稳扎稳打,当你向市场宣布你是什么的时候,你一定已经为你所说的话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中关村》:那么目前你们是如何向市场宣布自己的?也就是青岛园区的定位是什么?作为新闻出版总署指定的六个国家级动漫创意产业基地之一,青岛与其他五个产业基地相比,有什么特色和优势?

姜珂:首先我想说明一下,目前国内同类型的产业园数量不少,而且从发展趋势上看还会继续增加。青岛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作为其中之一,有自己的优势肯定也有不足。在我们之前考察的过程中,也会发现别人这样那样的问题,人无完人何况这么大的一个园区呢?是做一个完美的园区还是做一个有特色的园区?我们选择后者,我相信务实的人都会选择后者。(笑)所以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不想也不建议去和别人比较,能坚持做好自己,坚持做更好的自己,就很了不起了。

我经常陪客户来园区里参观,我的车在我们D座楼顶一停,刚想向客人介绍一下我们园区优美的环境,可是一看到他们的表情,我觉得不必多说了。很多人都睁大眼睛,“哇,好美哦!”;或者就半张着嘴,直直的看着,什么都不说。所以,我们团队里有人说,我们的园区,Q.park,是让人惊艳的;我们总监在园区的宣传手册里这么写的“Q.park最擅长的就是让人一见钟情”。这个有点像一个美女,天生就是美人胚子,这个容貌其实不应该拿来炫耀的,可是却不能否认她是很吸引人的。还有青岛,这个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知名度的城市品牌,舒适宜人的环境、唯美浪漫的建筑、海尔海信等国际知名企业的故乡、淳朴儒雅的民风、教育基础好、人材济济,陆海空交通非常便利等等,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确实给我们增加了不少信心。

这些条件是天然的,有这样的环境基础,我们心存感恩。但是我想没有客户会仅仅因为这些选择我们。所以政府的扶持力度、专业化的运营管理、产业生态系统的建立和维护,人材的培养和聚集,这些方面我认为才是我们重点关注并投入大气力去完成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客户不仅进来,还能长久的留下来。

根据以上这些实际情况,目前,我们对园区的定位有一个“三个中心”的概念,即:国际外包加工制作中心、专业教育培训中心和创业中心。

《中关村》:刚才您提到了在园区经营方面,政府的扶持力度、专业化的运营管理、产业生态系统的建立和维护以及人材的培养和聚集,将是工作重点。那么在这几点中,哪一点又是您认为最为关键的重中之重呢?

姜珂:你这个问题也好回答,也不好回答。大家都知道这几点是缺一不可的。没法说哪一点最重要,但是可以说哪一点最急迫、最基础、最无法回避——就是人材。

随着中国CG产业的日益繁荣,全国各地动漫产业基地纷纷建立,而相应的CG动漫人材的缺口却是巨大的。人材目前确实已成为制约中国动漫游戏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无论在哪一个地方人材始终都是稀缺资源,青岛也不例外。

仅从动漫人材一项来看,我国就有近三万名卡通原创人材缺口,而辅助性人材缺口更是高达十几万人。游戏行业就更不用说了,我国游戏产业是70%的高增长率,竞争也非常激烈,所有公司几乎都在做平台化运营,这时企业最缺的是有经验的人材,所以企业间相互挖角的现象也非常厉害,有时是整个团队被来回挖。

同样,人材也是我们青岛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最核心的关注点,是整个产业园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中关村》:说到这里我有点不明白,现在一些高校也陆续开设了动漫游戏相关的专业,社会上相关职业培训机构的数量也很多,每年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材应该也不少,为什么动漫游戏行业的人材还是这样一将难求呢?

姜珂:道理很简单,目前很少有学生毕业后能直接被企业录用,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目前我国动漫行业缺少三类人材。一是缺少高端原创人材,二是缺少管理人材,三是缺少经营人材。就单项人材来讲,企业对人材素质的期望也是全面的、高素质的,而并不只是会画画、会使用软件这么简单,复合型人材才能受到企业青睐。比如说游戏设计师,除了程序知识、开发知识,表达能力尤为重要,如果你表述不准确,就有可能耽误开发部门以及美术部门的工作。

目前游戏业的确像是个金矿,游戏美工、策划、程序开发工程师等职位都非常紧缺,这就促使很多院校及培训机构在不具备师资及技术条件的情况下匆忙上马,基本沿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一位老师从头到尾带一班人,所开设的课程多是讲授MAYA、3DMAX等软件,与真正意义上的动画相去甚远,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被企业抱怨为“没有创意”,经过企业内部再培训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只能从事简单的美术、测试、写代码等工作。

《中关村》:既然人材是核心竞争力,对产业园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引进人材这方面,您是如何规划的?

姜珂: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人材战略方面我们大致进行了三项的规划。

第一,是要加强本地化人材培养。

对于本地化人材的培养,我们首先会在全国范围内邀请知名的培训机构进驻,依靠他们已有的培训经验和品牌知名度,夯实园区的人材基础。同时,我们将筹划创办园区自己的培训学校,这将是中国动漫游戏培训学校的一次开创性的尝试。我们将引进全新的、科学的办学理念,聘请各方面的专业教师授课,课程将涉及语言、美术、文学、音乐、动画、程序、动漫经营等课程及相关实战演练,是一套为期2年的,以强调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重点的动漫人材培训课程。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在培训期间,我们聘请的来自日本等国家的教师,不仅是传授专业技能,更会对学生的将其艺术创作力和观念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人材结构是金字塔形状的,只有基层稳固,才能吸引高端人材过来。我有一个观点,就是高端人材不是培训出来的,而是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出来的。如同许多优秀的导演,他们以前从事的可能是摄像、编剧甚至是演员职业,在这行业阅历丰富了,做导演自然也是水到渠成。我认为从学校读几年书,出来就当好导演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读书这个基础应该打好。培养动漫人材也是如此。

第二,是高端人材的引进。

我们需要培养大量的基层人材,更需要高端动漫人材,他们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人物。引进这样的人材,需要具体分析这部分人对环境有怎样的要求。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已成家立业,搬家的成本相对较大,所以他们关注更多的可能是现实问题,比如子女教育、购房补贴、税收优惠等。在这方面,我们将在深入理解人材相关需求的基础上,寻找到其与相关政策能够良好对接的点,进而争取到更多政策的支持;同时也会协助政府将优惠政策实实在在的落地,变成对实际问题有指导意义的解决方案而不只是纸上谈兵。

同时,我们还可以为企业高端人材提供持续的培训服务。目前动漫产业的实际情况是,很多企业的中层领导有着超人的工作热情和能力,可是由于没有经过专门的软件工程、系统管理等专业方面的培训,所以在按照软件工程的程序对项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这也是游戏软件产业面临的一个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将会聘请国内外知名的有关方面的专家来进行专业培训,提高高端人材管理素质,为他们的职业素质提升提供帮助。

总的来讲,我和我的团队都会尽己所能为园区的人材做好服务工作,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使他们不仅愿意来而且愿意留下来,在青岛落地生根。

《中关村》:刚才一直在讨论人材的问题,那么就人材所依附的企业来说,在招商方面,产业园区的目标企业是哪一些,尤其是2009年,您将会把招商重点放在什么地方?

姜珂:可以这样说,青岛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定位高端、规划长远。青岛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主要招商的对象是国际知名大企业,并以这些企业为骨干企业,逐步外延形成一个完整的动漫游戏产业链。

作为2009年招商的重点,我们着眼于那些发展势头较好的企业,而不是那些依靠政府政策支持、几年后优惠政策结束后就离开的“游击企业”。这样寄生于政策下的企业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花朵,不可能有长足的发展。从招商伊始,我们其中一个定位就是大中型企业的研发机构、制作部门、外包部门,这也是我们着力将青岛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打造成全国动漫产业制作中心的举措之一。

《中关村》:还有一个问题我比较好奇,在中国其它城市的动漫产业园区中,都是通过政府运营,或是通过房地产公司进行运营,青岛的动漫产业园却采用了和以往不同的运营方式,请问您能对此表达一下您的看法吗?

姜珂:这个问题让我有自卖自夸的嫌疑。我觉得政府选择我们合作,是因为我们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我们的关注点与其他政府、房地产公司在运营管理的园区不大一样,除了一些基本的支持服务工作,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让园区内的企业在这个行业里持续、健康的发展,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得到成长。

就像之前你提到的,为什么国内很多园区在后期经营中日趋萧条?没有想象的热火朝天?事实上,动漫经营人材的短缺导致了市场的脱节。目前国内动漫产业缺少的对小说——漫画化——舞台剧化——动画化这样一条产业链都非常熟悉的管理经营者。国内尽管有许多单项做得好的出版社、漫画家,但只是孤军奋战,没有衔接成链,再加上推行渠道狭窄,宣传不到位,使得销售平台匮乏,这表明我国动漫产业升级后劲严重不足,而目前的动漫热也只能是“虚热”。

去年,我们做了一个宣传片,主题叫“梦想实现的地方”。这个行业是年轻人的行业,他们来到这里都怀揣梦想。要实现这些梦想,除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外,还有产品能顺利的开发、生产出来,推向市场。这需要一个良性运转的产业价值链,而我们为之努力的正是让研发与市场需求产生更紧密的联系,拓宽发行渠道。同时,协助产业链的各个方面以联盟的形式达成战略合作,为推动中国动漫游戏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引导产业经济向产业链上高附加值的部分拓展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我相信,这片土地,也将会是我和我的团队实现梦想的地方。

猜你喜欢
产业园动漫青岛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青岛明月申牌?
锋绘动漫
锋绘动漫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Electroacoustic Music Is a "Subversion" to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Music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