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选婿记

2009-03-26 08:47金司晨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玛利亚安德烈特工

金司晨

俄罗斯前总统、现任总理普京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大女儿玛利亚今年23岁,小女儿卡佳今年22岁,至今却还名花无主,这可愁煞了普京。为何女儿至今“无人问津”?原来,特工出身的普京为了保护两个女儿,从小就将她们深藏闺中,从未让她们在媒体上露过正脸,也不准除保镖外的任何外人接近她们。虽然女儿们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然而近年来,选女婿的问题却难倒了普京。莫斯科的《真理报》甚至为此打趣说“皇帝的女儿也愁嫁”。事实上,为了选到满意的乘龙快婿,普京为此想出了一连串别出心裁的招亲妙计……

保护爱女藏深闺

2008年9月,一张普通的家庭照片在互联网上、尤其在整个俄罗斯引起轰动,因为这张照片大有来头——这是普京夫妇和长女玛利亚的正面合影,合影中的玛利亚身着短裙,配长筒靴,一头金发,显得端庄而漂亮。照片曝光,举国轰动,就连国内最大的报纸《真理报》也在其网站上对这张照片做了链接。谁都知道,以铁腕执政著称的普京在国内国外都树敌颇多,所以特工出身的他为了保护家人尤其是两个女儿,一直不让她们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媒体和公众根本得不到两位公主的任何信息。而这张照片的发布者,是一个名为“白痴”的俄罗斯网民,他不知从何处搞来这张普京家庭照,发布在了自己的博客上。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这个自称“白痴”的家伙恐怕真是白痴。很快,“白痴”的博客再也无法登陆,且所有链接了这张照片的国内外媒体也都被勒令删除掉。正当人们都猜测肇事者马上会以泄漏国家机密的罪名被捕入狱时,谁也没料到,谜底迅速揭开:原来,这正是在普京的亲自授意之下,联邦安全局特工们的杰作。可普京为何要如此故弄玄虚地发布家庭照呢?这自然和他的两位公主如今依然待字闺中有关。

1985年,普京的大女儿玛利亚出生了。次年,第二个女儿叶卡捷琳娜(昵称卡佳)出生,而当时年轻的普京正是苏联驻东德的克格勃特工。考虑到两个女儿的安全,在和妻子柳德米拉再三商量之后,普京决定把孩子们在家中严密保护起来,如果没有特别需要,严禁她们外出活动。

从记事的那天起,玛利亚姐妹俩就开始了两人相处的生活,不过好在有妈妈和保姆的日夜陪伴,所以也不显得特别孤单寂寞。德国统一后,普京被调回莫斯科工作,玛利亚和卡佳被送进德国驻俄大使馆开办的一所德语学校就学。每天,她们牵手上学放学,甚至当爸爸不在家时,还可以邀请几个好朋友来家里做客。然而,在1998年普京就任国家安全局局长后,因为会面临无数潜在的威胁,他只能让两个女儿恢复“居家生活”。每天,都会有专门的老师来家里给她们上课,而出门时,也必须向安全人员“请示”,就算被允许,后面也会跟上由四辆吉普车组成的保护车队。

2000年,普京正式就任俄罗斯总统,两个女儿已经不得不向普通生活彻底说再见了。按照普京的命令,所有关于他两个女儿的资料,都被列为国家机密保护了起来。在俄罗斯,泄漏国家机密最高能被判罚终生监禁。即便后来玛利亚和卡佳都考上了圣彼得堡大学,但她们却不得不隐姓埋名,在克里姆林宫郊外的一处官邸里生活。

看到女儿们日渐长大,却被深藏闺中,父亲普京有些自责了。不过好在玛利亚和卡佳十分理解父亲为了自己的安全才不得不出此下策的苦衷。两个女儿不仅学习不错,性格也很独立自信,这让普京得到稍许宽慰。只要有可能,普京都尽量多抽出时间在家陪女儿,与女儿在一起,铁腕总统才变成了一个慈祥温柔的父亲。

2004年夏天的一个晚上,联邦安全局的特工突然发现两位“公主”从家中失踪了!如临大敌的特工们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通报到了克里姆林宫。普京闻讯大惊失色,他恼怒地冲特工们发了一通火,并取消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内阁会议,然后不停地在办公室内走来走去,等待女儿的消息。

两个小时后,特工们终于在一家新开的迪斯科舞厅中找到了正在蹦迪的玛利亚和卡佳,姐妹俩正玩得开心,根本没有注意到特工们的出现。当特工向普京请示是否立刻把两位公主带回家时,普京沉默了一会儿,说:“让她们再玩会儿,不要让她们发现你们的行踪。”他发誓,以后只要有机会,还是应该带孩子们出去放松放松。

一个月后,普京应意大利总统的邀请,带着女儿们来到意大利一处海滨度假。父女三人度过了一段难得的休闲时光。蓝天白云,洁白的沙滩,让人轻松惬意。特工出身的普京敏锐过人,他很快就察觉到,负责警卫的意大利人中,有几个小伙子不时盯着玛利亚和卡佳看。顺着他们的目光看去,两个女孩长发飘飘,身材婀娜多姿。普京突然意识到,不知不觉间,女儿们已经长大成人了,该给她们找个心爱的男孩了。

别出心裁秘招亲

在俄罗斯的上层阶级中,女孩一向习惯早婚。大多数女孩在读大学之前,已经找好了男友或者干脆已经订婚、结婚,而像玛利亚和卡佳这样年过18岁却还从没谈过恋爱,简直就是稀有动物。一次,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带着夫人和女儿芭芭拉出访俄罗斯,芭芭拉与玛利亚同龄,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当芭芭拉问玛利亚有没有男朋友时,玛利亚叹息一声:“走到哪里都有保镖跟着,都快20岁了,我连初恋的滋味都还不知道。有时候我真希望能像你那样随意走世界。”

这话不知怎么的传到了普京的耳朵里。他这才惊觉,再不为女儿找男友,就错过佳期了。可到哪里去为女儿找合适的结婚对象呢?普京又不放心让女儿自己到社会上去找对象。要知道,车臣叛军的首领刚刚叫嚣说,要策划对莫斯科的袭击,目标就是公主,这不能不让普京提高警惕。

近两亿的俄罗斯人普京都管理得来,还能弄不好两个女儿的婚事?!按照平日的习惯,普京随即叫来了联邦安全局的一个副局长,布置下了一个特殊的任务——为“公主”选婿。至于对男孩的要求,普京只着重强调了两点:历史清白,且必须是俄罗斯族。为了给女儿选得佳婿,普京更是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相亲计划。

从2004年8月开始,普京便开始在克里姆林宫的总统府内频频接见军事院校毕业的优秀学员、直属系统的优秀公务员以及一些工商界的青年才俊。接见完毕之后,通常会安排这些年轻人参观克里姆林宫。而在参观之前,在入口处大家会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入口处大厅有简单的面包香肠出售、有自动饮料售货机,当然还有销售纪念品明信片和一些俄罗斯历史书籍的书店。

年轻人无从打发这无聊的一个小时,于是都簇拥着几个卖面包的姑娘们说笑,而只有极少的几个人,会走到无趣的书店中翻阅一下。当然,在这些对书本有兴趣的人当中,偶尔就会有人发现,售书员是两个年轻漂亮的姑娘——玛利亚和卡佳。整整两个月内,每个敢于上前对姑娘们表示好感的小伙子,都会被无处不在的摄像头拍下,并被仔细调查分析。当然,这些年轻人对此却一无所知。

对于父亲和国家安全局的安排,大女儿玛利亚不以为然,甚至觉得此举有些荒唐,但她也不忍拂逆父亲的一片心意,所以勉强配合。可妹妹卡佳却觉得这个“游戏”很有趣,她的性格既活泼又开朗,很快,她的身边就不乏追求者。

9月的一天,两名经济部的年轻官员走入书店,其中一个显得对卡佳很有兴趣,一直围着她说个不停,而卡佳的目光却落到了另一个沉默不语的年轻人身上。交谈中她们得知,两个男孩中健谈的名叫安德烈,少言寡语的叫瓦夏。瓦夏的内敛、稍带忧郁的神情深深吸引着她,而卡佳的纯真和浪漫也让瓦夏一见钟情。

双方认识之后,安德烈和瓦夏共同约卡佳出来玩过几次,再随后,他们各自单独对这个动人的姑娘展开了爱情攻势,但卡佳和瓦夏见面的次数更多。很快,两名年轻人的资料就被特工送到了普京的办公桌上,选婿工作正式开始了。两个人都是纯正的俄罗斯族,未婚,工作能力同样出色,只不过瓦夏出生富豪之家,其父是个赫赫有名的银行家,而安德烈则家世普通,来自圣彼得堡的一个教师家庭。

三十出头的安德烈安全是靠自己的能力在人才济济的经济部占有一席之地的,这让普京对他充满了好感,这个小伙子的履历表,几乎让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奋斗经历,而更凑巧的是,安德烈和普京是同样来自圣彼得堡的老乡。而瓦夏的优良家境却反而为他扣分不少,普京对那些贪婪的银行家们一向都没什么好感。对于丈夫倾向安德烈的决定,柳德米拉有些担忧,她觉得卡佳比较喜欢瓦夏,如果丈夫乱点鸳鸯谱,会不会让小女儿伤心?普京却认为女儿接触过的人太少,没有社会经验,在婚事方面,还是得父母做主。而且他觉得瓦夏虽然不错,但家境太好的男孩一般都有不少坏毛病。再说卡佳第二年正打算上圣彼得堡大学,而安德烈的父亲正是那所大学的教师,他认为这样的安排对两个年轻人都很好。

父亲的乱点鸳鸯谱对卡佳来说果然难以接受,她哭泣、抗议、哀求,可“铁面无私”的普京根本不为所动。最后,在母亲柳德米拉的不停劝慰下,早就习惯生活在父亲权柄之下的卡佳只能选择了妥协。

2004年年底,安德烈被秘密召见到总统府,当他看到自己追求了多时的卖书姑娘居然和总统站在一起时,惊得下巴几乎都掉了下来。而当普京问及是否有意和他的女儿卡佳订婚时,安德烈立刻诚惶诚恐地答应了下来。于是普京大手一挥,小女儿的婚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公主待嫁父揪心

按照普京的安排,卡佳在大学入学前,就和安德烈举行订婚仪式,稍后等她大学毕业后,两人就正式结婚。因为此时玛利亚和卡佳已经定下将在2005年10月起就读于国立圣彼得堡大学,所以卡佳的订婚仪式将会在7月或是8月举行。

为了让“第一女儿”的出现和订婚不至于让大众觉得过于突兀,所以在联邦安全局的操纵下,2005年年初,舆论媒体开始纷纷为这件喜事做起了铺垫:希腊媒体开始盛传,2005年夏天普京的小女儿将在希腊旅游胜地桑拖林岛举行婚礼,而追溯这个消息的来源,竟是出自于以严肃著称的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和《生活报》;接着,又有人“无意”中泄漏出了2004年夏天普京和女儿们在意大利度假时的照片;一位圣彼得堡大学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在新生资料中“恰好”发现了普京的两个女儿……于是,从未在公众面前出现过的两位“第一公主”,一时间有关她们的消息铺天盖地……

可正当普京心满意足地等待小女儿的婚事时,一桩突如其来的意外却让他颜面扫地——一组负责追踪并保护安德烈的特工发现,原来安德烈在圣彼得堡数年前曾有个秘密情人,情人还为他生了个儿子,后来当他高升到莫斯科去工作后,就把情人和儿子无情地抛弃了。也许是想在做总统女婿之前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隐患,最近安德烈偷偷回到圣彼得堡,想用一笔钱让情人带着儿子移居国外,却被特工们发现了。

千辛万苦挑中的乘龙快婿,竟然是个“陈世美”!得到消息的普京恨不得亲自把安德烈抓来暴打一顿,也恨不得立刻枪毙那些一开始就收集情报不力的特工们。好不容易平复情绪后,普京不得不把联邦安全局的副局长找来,让他赶紧收拾掉这个烂摊子,很快安德烈被发配到小城市,媒体上也立刻停止一切关于安德烈消息的发布。

做错的事情可以挽回,但这次事件在卡佳心头留下的伤痕能否抚平,普京的心里没有底,尤其是当他从经济部长口中得知,瓦夏刚在和欧洲的经贸谈判中大放异彩时,更是为当初的草率追悔莫及。

普京回到家中,把卡佳叫到书房,郑重其事地向女儿道了歉,没想到卡佳却显得如释重负,她说:“反正我也不喜欢安德烈。那您能答应我,以后让我自己挑选对象吗?”听到女儿的反问,普京一时愣住了:生平他处理了无数凶险莫测的事件,却似乎没有任何一件事如此棘手过,眼前的女儿一没经验,二不安全,而自己做主的话却怕再次搞成“安德烈事件”的翻版……看着精明强干的父亲居然罕见地手足无措起来,卡佳扮个鬼脸转身出了书房。

时间一晃到了2008年8月,玛利亚本科毕业了。她想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于是,她用化名向几家公司投了简历。可用人单位一打听到她的真实身份,就再没了下文。玛利亚苦笑着告诉朋友:“我真是个不幸的人,生在总统之家,既没有男孩和我谈恋爱,也没有单位愿意接受我。没办法,我只好继续读书,读完硕士再读博士喽。”女儿忧伤的话语再次传到了普京的耳朵里,他不禁有些揪心。

如今,普京的女儿玛利亚和卡佳一个23岁,一个22岁,可他的选婿工作还没有任何收获。事关女儿们的终生幸福,父亲不得不继续为此操心。自2008年6月从总统的位置卸任,转而担任总理之后,选婿又重新摆上了普京的日程表。而鉴于三年前的事件让卡佳仍然心有余悸,所以这次的“主推产品”变成了大女儿玛利亚。这次普京可学聪明了,在他的安排下,大女儿玛利亚的正面照片被“泄漏”在私人博客上,玛利亚的美貌和身材一览无遗,普京似乎在向全世界的优秀年轻人发出信号——快来提亲吧,我女儿已经长大成人了……

〔责任编辑 王 硕〕

〔原载《知音·海外版》总第150期〕

猜你喜欢
玛利亚安德烈特工
命途多舛的数学家:安德烈·韦依
变身特工
我是特工
谁都别想随便当特工
芭蕾少女的蜕变
超现实主义的反叛与创新——论安德烈·布勒东的《娜嘉》
在白宫的童年
——玛利亚·奥巴马
玛利亚重现
安德烈的愿望
书桌上的小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