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初探

2009-04-01 02:58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协同心理健康

张 敏

在这些年的教育工作中,我见过不少学生在成长中因为受到挫折,产生了一些心理矛盾,一时又无法妥善地解决,进而出现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假如我们每位教师和学生能掌握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基本知识,那么就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问题产生。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要做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体的实践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心理素质发展目标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具体的教育内容等要素有机构成的体系。我们构建的心理素质发展目标体系是一个三维结构:一维是构建内容,即德、智、体、美、劳、心六育并举;二维是构建结果,即知、情、意、行、个性协同发展;三维是构建过程,即学生自定目标、计划,自我实现、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爱学、会学、会思考、会创造、会关心、会自我教育纳入教学目标,并通过学生的自主构建,把外在目标内化为内在目标,从而实现心理的自我教育。它强调“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要求,注重发挥心理的能动作用,从而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协同发展。

二、调适教师心理,增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

由于现代教育发展迅猛,教师旧的心理素质结构的调适状态受到冲击,因此,要使教师的个人心理特质和个人行为同社会需要能相应配合,使之有效地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就必须做好教师心理特质结构的调适工作,增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

1.学理论,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在学习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注意引导教师开展讨论,请有关专家给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让教师真正理解好教育是爱的教育,教师应当用自己真挚的爱去影响学生。此外,开展以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科研活动,让教师从思想上重视和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在育人中的地位与作用。

2.找原因,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

通常,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是在日常交往中的心理问题。学生的交往需要随着年龄增加而不断增加,如果他们的交往能力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往往只能停留在原始的水平上,甚至常常由于交往不当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比如矛盾不能及时处理解决,就容易形成封闭孤独等不良心理。

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扭曲。比如家庭的纠纷、父母的离异造成孩子的抑郁和焦虑;学校不得法的教育造成孩子的对抗情绪或退缩畏惧,等等。

三是在平时学习中的心理问题。现实中,家长、学校自觉或不自觉地剥夺孩子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阻碍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从而加剧了学生恐学、厌学心理。

三、营造轻松和谐、自主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人改变环境,同样环境也改变人。学生心理素质是以集体心理为中介内化发展而来的,因此,心理环境的建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高效、独特的途径。

1.优化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要做到净化、绿化、美化,要重视整个校园的布局,力求产生整体美,还要重视人文环境建设,让学生每天在学校受到良好氛围的熏陶,精神为之振奋,情绪为之欢快。

2.帮助家长改进教子方法,形成相互理解、激励的家庭氛围

学校可以在全校家长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首先,让家长了解孩子心理问题的症状,如多动、孤僻、敌意等。其次,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重视的心理教育的内容。

四、拓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1.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心理辅导活动课要坚持发展性、主体性、活动性、成功性、反思性和协同性等教学原则。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进行教学和心理训练,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防止将心理辅导课上成心理学知识课。

2.加强学科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心理健康教育,即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让学科心理健康教育占领课堂教学主阵地,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

(1)抓教学内容协同。一是充分挖掘教材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语文的情感教育内容、数学的思维训练内容等,实现学科内在协同;二是以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为核心,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协同,形成知识网络,构建知、情、意、行、个性协同发展的心理结构。

(2)建立自主构建的教学过程,形成协同、有序、乐学、高效的课堂教学运行体制。教师要推动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之间的协同,就要建立教学过程自我调控的机制,形成自主构建的课堂教学结构,即学生认同教学目标、自学质疑、自主讨论评价、自主练习应用、力求创新、自主反馈调控、自主总结提高的教学结构。

3.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加强个别心育

(1)建立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并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

(2)完善心理咨询室工作,使心理咨询工作普遍化、经常化。要有专职教师负责,全体教师参与,广泛接纳咨询学生,对他们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并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因人而异地纠正和疏导各种心理问题。

(3)建立心理松弛室,开展心理松弛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训练和心理指导,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行为的控制和调节。

(4)要开通心理热线,为所有的求助学生提供心理指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自我观念和自我意识,学会客观地分析自我,分析自我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5)设立知心信箱,由专人负责,认真回复学生来信,还可与来信学生进行谈话交流。

(6)对多数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讲座辅导。让学生有话直说,勇于发表意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心理行为的控制和调节。

通过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我们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让学生身心愉快地去学习、去生活,是全面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责 编 流 水)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协同心理健康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京津冀协同发展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