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民俗文化

2009-04-02 05:00张本瀛
全国新书目 2009年3期
关键词:守岁春联北京

张本瀛

老北京人过年

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六朝古都,京味儿文化熏陶着皇城根下的世代子民们。远的不表,就拿我国汉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春节来说吧,每年农历腊月三十为除夕,又称大年三十,讲究多多的北京人辞旧迎新的主要礼仪大多集中在这一天进行。因此,它亦是一年当中最为热闹、最为欢快、最为喜庆的一天。

追忆以往老北京人过年,和现如今可不大一样。当公历元旦刚一过去,家家户户的心里就惦着农历年的来临。并开始掐着指头盼望阖家团圆、共同守岁、五谷丰登的美好年景。如果此时与亲朋好友相约一块儿来到景山公园雅聚,然后站在景山主峰的万春亭上远眺北京,便可将京城美丽的风光尽收眼底,只见遍布在皇城若干条胡同中的一座座错落有致的青砖小院里炊烟袅袅,成群的鸽子带着阵阵清脆的哨声在古城楼上边自由飞翔,这一幕幕情景出现在蓝天白云下的皇城显得是那样的自然、和谐、古朴、幽静。虽然昔日京城每个家的家庭生活还远远谈不上富裕,仅仅维持在半温半饱的水平上,但是祥和、亲情、温馨则是许许多多家庭的共同点,和睦、理解、稳定的感情纽带把家庭成员之间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旧时京都年景的装饰性点缀,各家各户因人而异也不完全一样。一部分出身于买卖地儿的商贾人家,因家境殷实,自然出手大方阔绰,很有气派地在自家老宅门的门楼上挂上一对大红灯笼,吉祥进宝的一副副春联有序地贴在朱红色的柱子上面,与一左一右两个抱鼓形门礅相互衬托着深宅大院的辉煌。然而更多的是寻常百姓人家,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过年。如书香门第的人家往往亲自动手,书写春联和剪贴窗花。希望将一家人对新一年的美好祈盼,通过春联的形式尽善尽美地抒发出来。还有一些没有什么文化的人家,就采取到街头去买春联的方式来解决。这时,头戴瓜皮帽、鼻子上架着一副老花镜,为人专门代写春联的老先生注视着来客。随后他会非常自然地依据客人的心意,因人而异地出口成章,将不同内容的喜庆春联奉献给各位宾客。

除夕晚上吃团圆饭和守岁,更是过年中最重要的内容。饭菜丰盛,美酒佐之,预示着来年丰衣足食、升官发财、皆大欢喜这一人人祈盼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此外,这顿团圆饭,一般都要讲究吃到掌灯时分或者深夜为好。按中国人传统的习惯,年夜饭后至夜间为接神的时间,在初一正式拜年以前通宵达旦的不能休息,这就是大家习惯的守岁。其意义亦是非同寻常:对年长的人标志着辞旧岁,珍惜时光如梭之意;对年轻的儿女、孙子辈的来说,含有对父母、爷爷奶奶能延年益寿的良好祝福。一般父母健在的人,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即儿女都必须在过大年时,提前赶到家中为父母守岁。

从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初十这些天里,亲朋好友约定俗成都要到对方家中相互拜年,范围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像初一这天,首先应到岳父、岳母家去拜年。拜年时还需带上一些礼物,以示孝顺,岳父母一般都要留女儿、女婿在家中吃饭。

礼节性拜访,指同行、同事、朋友之间的互相拜年,一般情况下不宜久坐,寒暄客套一番为宜,随即就应该告辞。

感谢性的拜访,指对在刚过去的一年当中对自己或家庭有过直接帮助的人,借新春佳节之际,带上礼品登门去谢忱,以表示欠人情给予补偿的意思。

串门式的拜年,主要指过去北京人大多都住在同一座院子中,而且有部分人家是世世代代为邻的老街坊。平常来来往往就比较多,老话说:远亲还不如近邻呢,到了年禧,一定要到其屋中拜年,说些“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话,以示多年的交情随着岁月的延续与日俱增。总之,早年的京华在欢度春节时,“过年、拜年、守岁、贴春联、吃年夜饭、逛庙会”等风俗习惯,能一直保留到今天,我以为可贵的是传统的儒家思想浸润在其中。不过现在它已被时髦的年轻人赋予了一种全新的含义。特别是改革开放这30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高收入的年轻白领已不满足于像父辈母辈那样在家中按传统习俗来“过年守岁”,而是利用春节公休的机会,到北国的冰城哈尔滨、海南三亚的热带椰林,甚至与朋友一块携手到更远的新、马、泰等国家或地区一游,您瞧瞧,这不比老辈北京人见多识广,早早进入一种具有时尚特色的过年方式了吗?不过这话儿还得说回来,眼下出现的上述美事儿,还不是京城大多数平头百姓所能享受得起的。真正靠工薪生活的京都百姓,大多还要在大年以前赶到家中,与年迈的父母、亲如手足的兄弟姐妹,一块儿吃上一顿团圆饭,遵守共同守岁的老规矩。而这种传统形式的过年,如一张发黄的老皇历一样,不也伴随着一代代的北京人就这么一年一年走过来的不是。

逛厂甸品民俗

旧时的京城有那么一句老话儿:“生活在北京,没逛过厂甸,根本谈不上算是北京人。”您瞧瞧,这厂甸在过去的北京平民百姓心里的位置有多么重要。

旧时的厂甸,只在春节期间有一些老北京的民俗活动为过年人助兴,性质与如今各大公园的庙会或大集市有诸多类似之处。它北边从和平门开始,南到虎纸坊桥路口,整整为一条街。开市时适逢过大年这一喜庆的日子。一清早儿,天还没大亮,从四九城赶来逛厂甸的人就开始熙熙攘攘地行走在路上,那场景好不热闹。而此时先于游人的厂甸一条街两边的食品大棚里,厨艺高超的厨师们正“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纷纷现做现卖,将各式各样的北京风味小吃提前摆上自家台面上,煎、炸、炒、涮,真可谓门类齐全。扑鼻撩人的喷香味道,吸引着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食客们。像造型别致的盆糕儿,以及油酥火烧、麻酱烧饼、江米炸糕、灌肠儿、炸春卷、豆汁、茶汤、豆腐脑儿、白水羊头、杂碎汤等,各具特色和富于老北京传统风味儿的小吃,十分适合不同食客的口味。首先应指出,正宗、色香、味美、花样齐全,是老北京厂甸庙会小吃的一大特色,可以说是尽人皆知。此外,迎着寒风矗立着的、红玛瑙似的特大糖葫芦,足有五六尺高,它外表包裹着晶莹剔透的上好冰糖,再加上小贩那极具挑逗性的吆喝:“刚蘸好的冰糖葫芦,又大又脆呀,吃上一串甜掉牙哟。”随之人群便一拥而上,更是乐坏了那些得了机会便撒欢儿的孩子们,只见他们一块儿唧唧喳喳,如小鸟儿闹林般地着实疯了开来。

接近海王村的地界,这里有一处专给舞文弄墨的文化人找乐子的地方,用现在的专业术语可称之为“文化市场”。其中有颇受广大文人青睐的文房四宝、线装古书、戴月轩狼豪笔等,以及不同材质和造型的古玩字画类的艺术品。总之,昔日的京都子民大多还讲一些诚信与道德,故而来此寻觅的文化人一般来说总是不会空手而归,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收获,迎来好心情的更是大有人在。如果运气儿不错,吉星高照,对文物又在行的主儿,说不定在哪会儿碰到位皇亲国戚迫于应个急儿换些钱的宝物。

来到厂甸庙会一条街,如同步入老北京的一座民俗博物馆。人还没来到跟前儿,可大老远就能瞧见手艺精湛的艺人,放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在蔚蓝色天空中随风飞翔的情景。五颜六色的风筝中,有两三丈长的关节儿会动、眼珠会转的大蜈蚣,还有正在飞舞的栩栩如生的红蜻蜓、沙燕等,特别赏心悦目。在观风筝之际,忽然孩子们的嬉笑声又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别处,只见著名的民间艺人泥人张的后代传人,娴熟地将柔软的一团团黄泥变戏法儿似的,就在围观者的眼皮子底下,转眼间捏成钟馗、包公、刘罗锅子、铁拐李、孙悟空等深受寻常百姓欢迎的人物,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虽然手中忙得早已滴溜转,但仍供不应求。孩子们眼睛中露出渴望与祈盼的目光,一双双小手早早地伸开着,都希望快点拿上自己希望得到的那个可心的小泥人。

老北京的厂甸究竟始于何时,据史料记载大概始于清末,兴于民国初期。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养育了京都子民,年复一年地伴随着北京人一代又一代,也吸引一些著名的文人雅士多次光临这块风水宝地。如早年在京任教的文学泰斗鲁迅,一代国画宗师齐白石、徐悲鸿,以及京味儿文学家老舍,京剧名家余叔岩、马连良等,可以说不胜枚举。不过,说过来道过去,厂甸庙会的巨大魅力就在于它更加贴近老百姓,是一个深受平民欢迎、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好地方儿。甭管您是家境殷实的老爷也好,还是贫寒一些的小户人家也罢,都能在这儿找到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乐子。当您的手里拿上一个随风摇动的小小风车,听着它那“嘎嘎”的一阵阵脆响,如此边走边逛,如同沿路欣赏着一幅京城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景画。

猜你喜欢
守岁春联北京
贴春联
你家春联贴对了吗?
守岁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诗词风俗话守岁
北京,北京
新年快乐
古人的过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