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外交 多彩中东

2009-04-02 05:00
全国新书目 2009年3期
关键词:侯赛因科威特摩洛哥

韩 芳

第一次读刘宝莱大使的文字是在2007年,当时他的《侯赛因国王两次访华的趣事》一文被收入了新华出版社“新中国外交亲历”系列丛书的《礼宾: 鲜为人知的外交故事》一书。在他的文章中,叱咤中东的约旦国王侯赛因的形象生动而饱满,尤其是会见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那一段描写,令侯赛因那毕恭毕敬的心情跃然纸上,令人动容。也正因此,刘大使的文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刘大使有着丰富的外交经验,在摩洛哥、苏丹、科威特、阿联酋和约旦五国的常驻经历使他谙熟中东事务,可谓一位名副其实的中东问题专家。当我得知刘大使不畏高龄,笔耕不辍,准备将他的相关回忆文章整理并结集出版时,甚为兴奋,希望能够再次借他的笔,去领略外交的神秘。

刘大使的这本书结构简单清晰,按照时间顺序和驻在国的变化,分5章介绍了自己从20世纪60年代起至90年代末在摩洛哥、苏丹、科威特、阿联酋和约旦五国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跳出了就外交而论外交的小圈子,以外交工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全面地向读者展示了中东地区的自然地理、风土人情、文化氛围、政治局势、重大事件、风云人物等方方面面。

对政治人物的刻画是刘大使的强项,在这本书中,依然少不了作者亲自接触过的多位中东枭雄的身影。传奇的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喜欢中医的苏丹总统尼迈里、为地区和平殚精竭虑的埃及总统纳赛尔、热爱中国的“红色亲王”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用“101毛发再生精”的科威特外交大臣萨巴赫、受人敬仰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热衷环保事业的阿联酋总统扎耶德、精明果敢的约旦国王侯赛因、学院风格的约旦原王储哈桑、轻车简从的约旦现任国王阿卜杜拉——这些在我们常人看来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在刘大使笔下似乎不再遥不可及,这才意识到,他们也有平凡的一面,也有和凡夫俗子一样的普通情感和兴趣,乃至不为人知的辛酸。整本书中,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形象呼之欲出。

刘大使还向读者介绍了他所亲历的发生在中东地区的重大国际政治事件,其中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和内幕故事。如发生在1971年的苏丹“7·19”未遂政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海湾危机、震惊世界的约旦国王易储事件、侯赛因国王病逝和葬礼的经过,以及中外领导人的交往等等。在这些重大事件的叙述中,作者绝不仅仅是在讲述事实本身,而且处处渗透着身为外交官的观察和思考,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此外,中东各国的风土人情也在刘大使笔下被娓娓道来。作者在摩洛哥品尝斋月饭的经历,使我们了解了伊斯兰文化及其饮食习惯; 参加“地瓦尼亚”沙龙,展现了科威特的社团风貌和民间活动; 科威特的“禁酒令”、阿联酋人对猎鹰的偏爱; 中东的淳朴民风、善良热情的百姓、地位日益提高的约旦妇女……

当我一口气读完书稿时,惊喜地发现自己收获的不仅仅是关于外交,还有伴之而来的中东地理、文化、历史、政治知识的长足进步,以及对阿拉伯文化的更深理解。中东之于我,不再只是一个遥远的地理坐标,而似乎已经近在眼前、触手可及了。在多元文化丛生、多种文明共存的当今世界,我庆幸自己能够在阅读一本书的同时,就将这不一般的外交、丰富多彩的中东收入囊中,并从中领悟到一种真真切切的文化魅力。

猜你喜欢
侯赛因科威特摩洛哥
塔哈·侯赛因《日子》与鲁迅《狂人日记》创作差异分析
科威特埃米尔去世
浅析约旦和巴勒斯坦在领土主权方面的纠葛
浅析约旦和巴勒斯坦在领土主权方面的纠葛
执子之手
摩洛哥—热闹的集市
“中东哈利·波特”最年轻安理会主席
印度版“范进”落榜4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