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2009-04-03 04:19王家庭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2期
关键词:学科教学素质教育原则

王家庭

【摘 要】课程是学校育人的重要形式,是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全面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和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工具,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学校要按素质教育的目标设计课程,将素质教育目标的所有方面全部纳入课程,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素质教育 学科教学 原则

一、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和课程内容素质化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重要形式,是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全面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和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工具,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构建素质教育体系的同时,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课程体系。学校不仅要保证做到按新课程计划开足开齐所有课程,还必须有机地把必修课、选修课结合起来,合理设置,除了把校、班会、团队活动纳入课程外,如军训课、科技课、社会实践课等也纳入课程,心理健康课、艺术欣赏课、等选修课也应进入课表,社团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应该是学校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通过课程的形成把素质教育的内容固定下来,就能保证在教职工全员参与下,全方位、全气候地开展。

实施学科素质教育是全面深入实施的关键,我们必须加深对实施素质教育必要的认识。

1.学科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21世纪人才要求所具备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术素质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都能体现出来。学科教学在素质形成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例如,数学课既有通过丰富的教学知识形成数学思想、掌握教学方法、培养数学能力、积淀数学修养的特殊作用,同时也具有促进思想政治素质、审美素质、个性品质形成等作用。

2.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也是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

以语、数、外、理、化等学科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为例,大纲中除了所学的知识点、各知识与技能应掌握的层次有具体要求之外,对培养学生学科素质提出了要求。例如,语文大纲指出:“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英语大纲指出:“英语课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发展智力,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质。”在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培养上,大纲也有具体要求,如数学大纲指出:“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要重视学生在获取和运用知识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同时,大纲既强调学科思想方法,又强调一般思想方法,如语文大纲指出:“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记忆力、思考力、想象力。”教学大纲指出:“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教会学生由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和。”此外,大纲中还对政治思想教育、美育、个性品质等提出具体要求。因此,实施学科素质教育也是贯彻好教学大纲的需要。

3.实施学科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是不矛盾的,与中考的要求也不矛盾

当前我们不能摆脱中考指挥棒,这是一个现实。那么,怎样对待中考这根指挥棒?这里有两条通路可走:一条是搞题海战术,中考考一个点,就要围绕这个点用一个半径相当大的圆去覆盖它;第二条通路是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思想方法,以学科素质提高以不变应万变。要做到第二条,就必须实施学科素质教育。事实上,中考也不仅仅是考题识、考解题,中考也越来越注重考素质考能力。以数学中考命题原则为例,中考教学命题的原则是:“考查基础知识,注重思想方法,培养实际能力和个性心理品质”。因此,仅教给学生如何去解题,即使是中考也难于应付。所以,实施学科素质教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二、构建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

从实施学科素质教育这个角度,当前教学中面临的一个矛盾就是:教师是以昨天的知识,面对今天的学生,培养明天的人才。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仅仅是传授昨天的知识,这个矛盾就不会真正的解决。因此,一节课教什么和如何教就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一份文件上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我们能确信计算三角形面积公式一定是重要的吗?很多人在校外生活中使用三角公式最多不超过一次。更重要的是获取它的思想方法,通过分割一个表面成一些简单的小块,而且用一种不同的方法重新组成这个图形来求它的面积值。”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应试教育是教师反复给出相当复杂的数据,要求学生利用这个公式进行繁琐的计算,而进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会使用公式外,主要把兴奋点放在教给学生如何推导面积公式的思想方法上,面积公式并不一定是对学科必有益的东西,而推导公式的思想方法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确定学科素质教育目标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1.特定化原则

特定化原则就是一般教育目标与突出学科上素质教育中的特定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素质教育课程化体系,不仅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这三个板块在素质教育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就是在必修课的课堂教学中,各学科在素质教育中都有特定作用。例如,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在社会科学各门课中就有突出的作用,而劳动技术素质则在物理、化学、生物及劳技课中有一定的地位;对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数学、语文等学科有着特定的作用,就是外语课也在克服中国语言的思维定势以及形成思维发展性为品质方面发挥自己的功能。如果每个学科都对素质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整个素质教育就会从各个方面全面的实施。

2.细化原则

细化各门课程素质教育目标体系,这是课程内容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设计依据。实施学科素质教育不是一句空话,必须具体化,要弄清学科素质教育目标的内涵。

关于学科素质教育目标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不等式和一个加法公式。

不等式是:学科素质>智力文化素质

加法公式是:学科素质教育目标:J+J+N+S+S+S+S+G

这里的字母都是一些素质内容的汉语拼音字头:两个J分别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四S个分别指思想方法、思维品质、思想教育和审美素质,N指学科能力和一般能力,G指个性品质。

教师一节课不能只教知识,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本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特定作用。把培养学生的思想方法、思维品质、审美素质和渗透德育、培养良好个性品质放在一定位置上。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是人的潜能最大程度发挥的竞争和公民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竞争。因此,作为基础教育重要内容的学科教育与教学研究,对青少年树立科学世界观,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学科教学素质教育原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