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生存与发展的探索

2009-04-09 07:30
中国中小企业 2009年2期
关键词:协会上海

徐 伟

1989年,上海市经委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办公室成立,设在上海市经委外经处。1992年,上海开始筹备成立上海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1993年6月5日,上海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在上海正式成立。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蒋以任当选为名誉会长,时任上海市经委主任徐志毅当选为会长。协会日常工作由上海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外经处领导兼任协会副秘书长负责。

1993年协会成立以来,协会在体制机制上存在官方背景太强、行政干预太多、受计划经济影响太深、协会宗旨不明等问题。上海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是协会的实际“婆婆”,从2005年2月才正式脱离。在协会成立后的3年半时间里,协会主持日常工作的副秘书长先后换了3个,严重影响了协会正常工作的开展。当时协会的状况是:一没权,二没钱,没有什么优势可发挥。上级领导不关心,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协会工作人员不多,下设一个国际贸易公司,合署办公。公司法人是第三个负责协会日常工作的副秘书长。协会、公司的人虽然有所分工,但大多数是戴着协会帽子做公司的事。协会严重“贫血”(资金少),人心涣散,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本文现采用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来探索一个市级协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情况下如何生存和发展,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观念突破

第一,解放思想。运用蓝海战略的“剔除—减少—增加—创造”坐标图来诊断分析协会现状,可以帮助协会找出

存在问题的关键因素,可以帮助分析出哪些因素需要剔除、哪些因素应该减少、哪些因素应该增加、哪些因素需要创造。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坐标格内都存在两类元素:一种是人的思想因素,另一种是实际的物质因素。四个格中的思想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如果一个人剔除了计划经济“大锅饭”思想(圈养模式),增加了市场经济“多劳多得”思想(放养模式),就会减少很多埋怨情绪和等、靠、要上级和政府来解决问题的期望,就会“找米下锅”,创造出生存的新办法。

四个格中的物质因素也是相互作用的。现实是协会的国际贸易公司的存在对协会负面作用远大于正面作用,剔除不营利的国际贸易公司和多余的人员既能减少协会实际开支,又能减少公司营利性思想对协会非营利性思想的侵蚀。回归协会是非营利性组织,是社会第三部门的本来面目,提高协会在社会中的公信度。协会亟需创造“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的环境,增加“全员劳动聘任合同”作为一种制度变革,来规范协会用工制度和刺激员工努力工作,增加收入。

第二,无偿到有偿。必须重新认识入会缴费和有偿服务问题,协会毕竟是社会经济团体。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发展形势要求政企分开、政会分开。如果协会经济不能独立,就不可能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真正协会。

第三,危机到转机。调整会费带来压力。1997年前,协会会费按协会章程下线500元缴纳,现在要把会费提高,危机便接踵而来,一些增加中小企业的负担等负面舆论不断传来。然而,协会经济困难,没有钱协会就无法生存。从此,协会便用国家赋予协会的权利,逐步清理协会领导队伍,减少让心术不正者、官僚者、无能嫉妒者频繁干扰协会的日常工作,赢得了协会生存与发展探索的空间。

第四,打破“大锅饭”。贯彻“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并把这个观念融合到协会员工聘用合同、劳动纪律、奖惩制度等各个方面,让大家逐步接受和认同这个观念。同时,协会还设有兼顾平衡的方法。

2.管理突破

第一,机构改革。剔除国际贸易公司是协会管理突破的第一关。考虑到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协会是非营利性质,协会只有一间办公用房,与公司合署办公严重影响协会的形象与公信力。

第二,班子改革——调整协会领导。协会制定了《第二届理事会组建原则》,提出理事要顾及到面与代表性,要更多地吸收企业代表等准备工作,得到协会多数领导的支持。通过多次会议,逐步调整了协会领导班子。

第三,制度改革——实行奖惩制度。协会制定了简明易操作的《协会奖金分配制度》。该制度将奖金分设“完成指标奖”、“开拓贡献奖”、“岗位敬业奖”三部分。凡协会工作人员,一视同仁。

第四,人事改革——实行聘用合同。协会规定每个人要明确岗位,并与每个员工签定职、权、利明确的有期限聘用合同。根据协会当时的人力、财力情况,对每个岗位制定了岗位职责、主要工作和待遇。

3.服务突破

首先,明确服务宗旨,建好两座“桥梁”。上海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是上海市开宗明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第一个市级协会,为中小企业服务是协会的宗旨,同时协会又具有国际合作的历史使命。所以,协会的宗旨应该是为中小企业服务、架国际合作桥梁。

在协会宗旨的指引下,协会根据政府职能改革和企业体制改革加快的趋势,研究了协会的工作重点,定位于“两座桥梁”,即“做好政府与中小企业间的桥梁、做好中外中小企业间的桥梁”。

其次,做单个中小企业不能做的事。中国的中小企业生命周期有加速缩减的趋势,这种趋势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企业外部。生存环境剧变,市场竞争程度日益激烈。二是企业内部。企业诞生时间短、积淀不深,还没有塑造起核心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弱等,导致中小企业的寿命不长。转型过来的、自主创业的各类中小企业都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有些困难企业可以自行解决,有些事是单个中小企业不能做的事,有些困难是单个中小企业难以解决的,中小企业的共同需要就是协会的服务方向。为此,协会创造了一系列新服务。如以下“三送”:

一送信息。协会通过定期为会员单位寄送由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国中小企业》杂志及协会编写的《中小企业国际合作》简报和不定期传真、网站等多种形式,及时传递企业急需了解的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法规、国内外市场商机、外商投资合作项目等信息。

二送学习。协会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提高中小企业对国内外市场和国际合作的认识。还组织参观先进企业和世博巡展等,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深受广大中小企业的欢迎。

三送真诚。为会员单位申请中小企业各项专项资金。协会经常将国家的各项专项资金政策信息及时告诉会员,并帮助会员按国家规定报送符合条件的各种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项目。另外,协会还帮助会员单位解决进口仪器国家批件问题,帮助会员单位解决获得银行贷款等问题。

再次,做政府部门想办不能办的事。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职能转变、人员精简。市场经济的“大市场、小政府”正在逐步变革之中。政府的人少了,但是工作没有少。这时,协会就有所作为了。协会要加强能力建设,到时就可做政府的助手。如以下“三助”:

一、协助政府贯彻重大政策、法规。协会有政府的背景,协会自觉承担宣传、贯彻政府各项重大法律法规的责任。从1998年起,协会每年协助向会员单位宣传和分发《政府政策汇编》。仅2007年协会就宣传了“关于申报上海市节能技改项目通知”、“关于上海市中小企业改制上市条件”、“关于鼓励企业购买国际先进研发仪器设备的通知”、“关于鼓励企业境外重点投资领域”、“关于《上海市加快自主品牌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10多项现行政策、法规。

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实施后,协会从2004年开始连续4年在上海开办了培训班。培训班就“上海中小企业宏观政策和情况”、“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中小企业如何运用国际通行的仲裁机制维护自身利益”、“中小企业如何取得银行的贷款”等专题进行了培训。500余名中小企业领导参加了免费培训班。通过学习,学员认识能力普遍提高。

协会还结合国家新法律的颁布,配合宣传推广。

二、协助政府完成重要活动。按照国际惯例,政府有许多事情不便出面,而相应的协会出面是最佳选择。所以,多年来,协会经常接受政府委托的重要任务。如1999年12月,协会受市经委委托成功组织举办了《中日中小企业政策发展研讨会》,这是上海市第一次研讨中小企业政策的国际性会议。协会承担了这次研讨会的全部组织、协调工作。

2001年全球瞩目的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这是国家,也是上海第一件大的外事活动。按市经委安排,协会积极参加了会议的筹备工作,圆满完成了领导分配的每一件任务。为APEC中小企业部长会议、中小企业工商论坛、召开外国驻沪领事馆新闻发布会等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年10月,协会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工商理事会(ABAC)会议和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筹备,同样取得圆满成功。

2006年10月,协会受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的委托,组织协助瑞典大使馆在上海举办了一次研讨会。会议的成功举办,开创了协会成为上海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者和促进者,大力提倡企业“公民”义务、发扬企业社会责任、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协助政府推动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化。政府很希望我国的中小企业都能壮大起来,在国际竞争中有竞争力。怎样才能使我国的中小企业更快成长起来、更有竞争力?政府的导向是明确的:融入世界,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资源,“请进来”、“走出去”的措施对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还没有这个渠道和能力。协会就积极协助政府,在推动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协会每年为会员和中小企业提供很多次参加接待各国中小企业代表团来协会访问和各国政府经贸代表团来上海访问的机会。仅2007年,协会就接待了十多个国家、16批次、70余人来访。组织相关会员单位100多人参加了12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环境、经贸对口交流等国际交流活动18次。

协会还扩大了国内外合作交流的服务能力,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交流和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协会走向国际交流合作的上海中小企业达万人以上。协会还与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内地区政府建立了友好关系,为会员今后在国内外发展提供支持和援助作准备。如2006年,协会与保加利亚-中国经济合作协会会长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书;2007年,协会与意大利帕多瓦中小企业协会会长签订了合作协议。

2006年10月,协会作为全国早期成立的省级协会,因长期坚持国际合作和为中小企业服务所取得的成绩,获得全国协会会长郑斯林亲自颁发的“特别贡献奖”殊荣。实践证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用心服务,协会就能生存和发展,就能为上海中小企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几年来,协会的业绩是显著的,这是协会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探索的结果。

上述探索只是《突破管理》中“从控制型管理——渐进型管理——突破型管理”周而复始中的一个或两个过程,是《蓝海战略》中价值创新的一点尝试。它仅仅是探索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我国中小企业必然要经受更多风浪,中小企业在新形势下的新需求是协会提供新服务的价值创造。

(作者系上海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

猜你喜欢
协会上海
求职难
“广厦奖”优秀评选机构名单
欢乐上海迪士尼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