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意下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发展

2009-04-13 04:02张秀莉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1期
关键词:人文新课程情感

张秀莉

[摘要]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要关注人的发展——让学生懂得人文关爱,获得情感体验,激发创造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使语文课成为师生共同努力创造的新天地。

[关键词]人文关爱情感体验创新能力

新课程理念的精髓即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及整体素质,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个性发展。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教学要关注人的发展——_{上学生懂得人文关爱,获得情感体验,激发创造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把学生培养成为能读书能作文,能够以良好的言语、心智、技能进行工作、生活的合格人才,下面就来谈谈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怎样关注学生发展。

一、教育学生懂得人文关爱,塑造其美好人格

充满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应当传播美好的人文精神,启迪学生的精神良知:用富于启迪的语言和思想哲理,感召学生唤醒自我。自尊自立。促进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精神的发展:引导学生敢于怀疑和批判,做一个善于发现的人;教育学生以仁爱博大的心胸,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人生,积极融入社会。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精神内涵,起着潜移默化地构建学生美好人格的作用。例如讲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请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写母爱的段落和他的《秋天的怀念》,学生们从充满母子亲情的篇章里,体会到人间真情,激发出爱亲人、爱生命的高尚情感。还有学习演讲词《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要让学生了解恩格斯同马克思之间情同手足的战友关系。更要理解马克思在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方面的杰出贡献。学习他崇高的人格品质,使之成为中学生心目中永存的光辉形象。语文教师要把握教材的人文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陶冶情操,培养高尚品质。促使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培养其审美情趣

情感体验是学生认知的一个方面,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学生的情感因素参与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积累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渠道。教师运用课堂教学手段,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体验,与学生共同讨论来分享知识,获得情感体验,教学中必须摒弃一讲到底,或一问到底的做法。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主讲式、讨论式、合作式、研究式、朗读式、活动式等等。语文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开展配乐朗读、课本剧演出、情景对话、朗读竞赛、提问抢答等活动。前提是为了激活课堂,让学生获得不同体验,在学习中体悟,在活动中探究。这些语文教学活动,决不是为了走过场、搞形式,而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心灵愉悦,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读写创造的激情。

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创新人才。语文教学必须面向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根据教材、教师自身的特长和学生不同层次的情况,灵活地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教学环节和启发学生思维热情的角度,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思维空间,多角度地展开训练。激励学生敢想敢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学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后,让学生发挥想象,设计一下如果事先不出现孙富或杜十娘将百宝箱的事告诉李甲,那么杜十娘以后的生活又将是如何?也可进行改变主题的训练,如教完《智取生辰纲》后可设计这样的题目,如果杨志没有失陷生辰纲,他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什么样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敢想。不必用以有的定论浇灭学生那创新的思维火花。要让学生明白,敢于突破现有的认识束缚,能多角度思维,才是求知学习的真谛。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必须重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毫无疑问,语文的教学要获得创新源泉,必须拓宽课程视野,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教材,突破课文的束缚,从课文延伸辐射开来。教师应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大量、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如语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新闻采访,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能。还可以开展“诗歌朗诵”、“名作鉴赏”、“影视评论”、“时文赏析”等兴趣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感悟能力,激发创新热情。

总之,语文教学的立足点是人,而不是物化了的知识。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人的发展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语文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和科研成果。教师要关注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努力创造的新天地。

猜你喜欢
人文新课程情感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情感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台上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