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宽窄行垄垄栽培高产技术

2009-04-14 09:43韩翠玲何丽萍关景坤
现代农业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保苗株距栽培

韩翠玲 何丽萍 关景坤

玉米是我省三大农作物之一,也是我省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作物。近年来,随着市场对玉米需求的不断扩大,在发展粮食生产政策的引导下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我省玉米生产已得到快速发展,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与之相配套的新品种、新肥料和新技术相对滞后,成为制约我省玉米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产和品质,强化栽培新技术集成研究和示范推广,提高我省玉米生产水平,促进玉米产量、质量、效益的全面提高,已成为当前玉米生产技术的重要内容。我们研制开发了1+1>2玉米宽窄行垄垄栽培生产模式,是一项集除草、免耕、节水抗旱、保肥保墒、机播机收于一体,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的节本增效型新技术。符合现代农业生产的方向和要求,是继玉米免耕技术、地膜覆盖技术、立体栽培技术之后,又一突破性的玉米生产增产增效技术。现把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选地

应选择地势平坦、结构良好、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65~70厘米垄距为宜。

2整地

有条件的地区最好进行秋翻、秋起垄,起垄时摘掉中间梨耙,形成2倍大垄。没来得及摘梨耙起垄的,开春儿捞一次冻拉子,将垄基本捞平待播。有条件的也可结合前茬秋翻亩施农家肥2000~2500公斤。无条件秋翻的也可以春翻一次起垄、镇压后待播。如用小四轮灭茬的地块播前要进行隔沟深松,深松待播玉米的窄沟。

3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3.1选用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纯净度高、发芽势强、发芽率在90%以上的收敛或半收敛适合本积温带种植的玉米品种。

3.2选购的种子要进行精选、晾晒和发芽试验.做到种子无杂、无劣、无大小粒、籽粒饱满。播前用40%拌种双(或甲霜灵)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防治黑穗病;用50%甲胺磷乳剂100克兑水5公斤,拌种50公斤,拌后闷种3~4小时,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或用“杀虫光”、“包膜杀虫剂”等直接拌肥的方法预防地下害虫。

4肥料的选择

选用包膜控释肥料,一次施入不再追肥。购肥时要做到一看、二试、三购买。据试验:农博士、龙庄、康奈尔等包膜控释玉米专用肥料效果很好,能达到活秆成熟、高产增收的目的。

5农药的选择

5.1封闭除草:建议使用三复配制剂“帅宝”(81%滴丁、噻磺、乙乳油)进行封闭除草,对作物安全,对后作安全。除对正常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革有较好防效外,还对已经出苗的杂草有效,特别是对“三菜”防效显著。

5.2化控剂:建议使用被人们誉为“现代农业增产的核动力”的中国农科院博士化控新产品“金得乐”。

5.3解药害、促早熟、抗病、增产:建议使用“富硒康植物调节剂”或“巴巴安”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效果很好。

6适时播种

6.1播期:根据不同积温带选择不同时间。

6.2播量:按种粒大小不同和公顷保苗数不同,每亩播种量为3~3.5公斤。

6.3播种方式:机械播种。行距40厘米—(86~100)厘米—40厘米(大小垄),一延长米两垄保苗数为6.73~8.66株(传统若10寸/株距,两垄保苗数应为6.0株;若8寸/株距,两垄保苗数应为7.58株;)。也就是说,该种植模式每延长米两垄保苗数比传统种植保苗数多0.73~1.07株,即公顷保苗比传统种植保苗多0.73万~1.07万株。

7田间管理

原则上不补苗、不追肥。

7.1定苗:5~6片叶时定苗,尽可能清掉大苗和小苗,保留同等苗。清苗时要按延长米保苗数留苗。

7.2喷施化控剂:7~11叶期,选情好天气,按用量全田喷施化控剂。1)预防由于玉米徒长或风灾引起的玉米倒伏现象发生。2)抗旱、抗逆性增强。3)消除大小弱三类苗:弱小苗变壮苗,大苗矮化,促使玉米长势整齐一致。4)促穗壮籽,减少秃尖。改善品质,提高产量。

7.3中耕:播后,苗前隔沟深松一次;玉米封垄前再隔沟趟一次。有条件的,进入伏天后再用牛或马趟一次宽沟压慌。

7.4后期管理:玉米抽雄前后,注意观察是否有蚜虫发生,做到防治及时;清掉空秆和病株;适当晚收,促进籽粒饱满,增加百粒重;整地秋翻,以备下一年生产。

8前景展望

玉米宽窄行种植,变传统单作的平面受光为立体用光,增加受光面积,宽行玉米侧面受光量明显增加,从而延长了玉米的光合时间,增加了光合作物的合成与效果。玉米宽窄行种植、通风效果大大好于传统栽培或二比空栽培模式,加大了玉米抗风、抗旱、保水、保肥能力。这个技术跟地膜覆盖技术、立体栽培技术相比更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它把稀植品种(株距一尺)公顷保苗数增加了7300株(株距九寸),如果每穗玉米产量按5两计算,每公顷可多增产3650斤;密植品种(株距八寸)公顷保苗数增加了10700株(株距七寸),如果每穗玉米产量按4两计算,每公顷可多增产4280斤。另外,该模式只耕作宽沟不伤根,又省了一半耕作费用。由于窄行玉米行距相近(40厘米),所以间苗时不要单存考虑株距,只要注意延长米保苗数就可以了,因此这种栽培模式基本省去了补苗用工。这种栽培模式把天拉长,把地拓宽,多用阳光巧用耕地,实现农作物一季增产和全年增产的种植制度,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是抗灾避灾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推广前景看好!

猜你喜欢
保苗株距栽培
油麦菜栽培要点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农业农村部部署冬小麦抗旱保苗工作
扇贝保苗池水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上)
凌海市创建玉米高产示范区技术措施
自然栽培的味道
巧解“植树问题”
夏季苦瓜栽培
三七栽培研究进展
高青县农机部门全力以赴抗旱保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