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仔鸡公母分群饲养好

2009-04-14 08:46
农民科技培训 2009年4期
关键词:公母垫料公鸡

李 振

一、公母分群饲养的优点

1. 可提高鸡群均匀度,便于实行“全进全出”制饲养

研究表明,在同一饲养期内,公鸡的生长速度比母鸡快17%~36%。如果公母混养,公母体重相差能达到500克左右。分开饲养后,一般相差125~250克。公母分群饲养后,同一群体的个体间差异较小,鸡群的均匀整齐度大大提高,便于饲养者采用“全进全出”的管理制度及机械化屠宰加工,提高产品的规格水平。

2.可提高饲料利用率

传统的混养,采用相同营养水平的日粮,由于母鸡沉积脂肪能力较强,表现为增重慢,饲料报酬低,而且这方面的差距,随着日龄的增长而逐渐拉大,至8~10周龄时,料肉比可提高4%~7%。实行公母分群饲养,分别配制饲料,避免了母雏因过量摄入营养而造成的浪费,可有效提高养鸡生产水平。实践证明,公母分群饲养,平均出栏体重比混养方式可提高8%~15%,平均每只鸡体重能增加200~350克,饲养期可缩短3~5天,每公斤体重耗料降低1.5%左右,经济效益可大大提高。

3. 可提高产品质量,便于机械化屠宰加工

实行公母分群饲养,可使胴体肌肉含量增加,内脏脂肪沉积减少,同时使鸡群的发病率、死淘率都大大降低,减少了由于胸囊肿、腿病等引起的胴体品质残次率,提高产品质量。 如8周龄时母鸡腹脂率可达10.8%,而公鸡仅为3%左右,因此,减少了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除去的多余脂肪,便于机械化屠宰加工。分群饲养可利用公鸡、母鸡在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方面的差异,确定不同的上市日龄,并根据不同的市场需要,提前母鸡上市出售时间。

二、公母分群的饲养要点

1.科学调整饲料配方

公鸡能有效吸收高营养水平的蛋白质和赖氨酸,在体内进行沉积,以达快速增重的目的。母鸡采食多余的蛋白质在体内则转化为能量,沉积脂肪,饲料利用率低。因此,合理调整日粮的营养水平,以满足不同的鸡群在不同的饲养阶段所需要的不同营养。在饲养前期,公雏日粮的蛋白质含量可达25%,也可以添加赖氨酸以便进一步提高饲料利用率;母雏日粮蛋白质水平不宜超过21%~23%,尤其饲养后期的供给量更应适当控制,一般以19%为宜。此外,公鸡日粮中矿物质钙、磷以及维生素的水平也要高于母鸡。

2.加强鸡舍垫料的管理

公雏羽毛生长速度慢,体重较大,容易患胸囊肿和腿病等。因此,在采用地面平养时,应选择质地柔软、富有弹性、吸水性强的垫料,并适当增加垫料的厚度,通常以10~15厘米厚为宜。保持垫料干燥柔软清洁,潮湿的垫料应经常进行更换,特别是饮水器周围的垫料。网上饲养的应注意选择弹性大、质地好的塑料网,避免或减少对鸡的伤害。

3.控制适宜的温度和密度

肉用公鸡有比母鸡前期长羽速度慢,后期更怕热的生理特点。因此,育雏温度应有区别。前期公鸡舍应比母鸡舍高出1~2℃,而后期应比母鸡舍低1~2℃。在饲养密度上应注意公鸡的饲养密度要低于母鸡。

4.分别适时出栏上市

肉用仔鸡公母生长速度不同,而且从快速增重到相对增重缓慢转折点的周龄也不同。从快速到相对缓慢增重的时间,一般母鸡在6~7周龄,公鸡在8~10周龄。为了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饲料报酬,公母鸡一达上市体重要求,就应该及时分别出栏上市。这样,母鸡可比混群饲养提前1周左右出栏,而公鸡则可延长1~2周达到标准体重上市,从而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

山东省临沂市

李 振

猜你喜欢
公母垫料公鸡
梨真的分“公母”吗?
不同保姆鸽生产效果比较
两只公鸡
橘子分公母,母橘子更甜?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
说话的公鸡
聪明的公鸡
肉鸡养殖中的垫料管理
鸡场垫料的选择及使用管理
生物环保养猪中垫料发酵的条件与日常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