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以貌取人”

2009-04-15 03:37叶树浓
当代文萃 2009年12期
关键词:潘安张载孔夫子

叶树浓

熟谙国学的人,都知道传统文化重“修身”,强调“以德取人”。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饱读诗书、德才兼备的人,即使长得再怎么对不起人,仍不失为贤人才子,并以“佳人”配之。近日无事,再读中国历史,却发现今日盛行“以貌取人”之风气,古已有之。自《诗经》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怂恿大家去追美女以来,作为人之天性,“以貌取人”之风存在久矣,即使大儒圣贤们也未能免俗。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如孔夫子,就曾因为弟子子羽长得丑,甚鄙之,最后追悔莫及,发出“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感叹。

其实像子羽这样,因为长得不怎样而在现实中处处碰壁的例子,历史上还真不少。三国时西川之张松,“生得额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此公吃里爬外,急着想“跳槽”,跑到曹操那里去献图。操见其“人物猥琐,五分不喜”,最后张松献图不成,竞被赶了出来。这位老兄一定很郁闷,这年头连送礼都要长得帅才行,啥世道。与孔明齐名、被誉为“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庞统也有类似经历。平生最重要的两次“面试”皆因其“黑面短髯,形容古怪”而甚为失意,孙权刘备两位“老板”,一个“心中不喜”,斥其为“狂士,用之何益”,一个“心中亦不悦”,勉强让他做一个小县官。

三国之后的两晋,“以貌取人”之风日盛。社会审美也一反常态,女人反过来看男人,对“帅哥”的追捧,比现在的“超粉”遣陕男快女有过之而无不及。潘岳“妙有姿容…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萦之”。一个帅哥出门,竞被围追,可见女粉丝之疯狂。而当时更具文名的左思,则没那么幸运了。“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邀,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更倒霉要数张载,“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而返。”一个长得丑的人,连小朋友都要拿石头砸他,人生遭遇之悲惨,莫过于此。

孔子云: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夫子的意思是,人对相貌的爱好,是其无性使然,而对道德的爱好,则靠后天的培养。所以,好德总不如好色来得自然、有力。懂得此理,也就不会对古今社会存在“以貌取人”之风大惊小怪了。不过,所幸的是,在古代“以貌取人”之风虽时消时长,但总体上还是“德、才、貌”三者并重。不然像张载这样,也不用去写文章,整天躺医院里得了。

传统文化重“德”,所有任性自然的不良习惯,均以德化之。其所造出来的偶像大多也是“德、才、貌”集大成者,最起码也是“才、貌”兼备。一个男人如果有“子建之才、潘安之貌”,那是很吃香的。再说古人所取之“貌”,实指“容止”,“容”为相貌,“止”为举止。举止自然与德才有关。

今人也有“以貌取人”之陋性,不过已变得更加纯粹。如果非要在“貌”之外加一标准,“才”字左边再加“贝”字,有“和坤之财、潘安之貌”,自然能有众多粉丝围着追捧。事实上,古往今来,像孔夫子那样发出“吾以貌取人,失之××”之类感叹的人,不在少数。

(选自《每日新报》2009年8月)

猜你喜欢
潘安张载孔夫子
《夏天》
因为张载
《世说新语》:潘安与左思
因为张载
因为张载
圈里事儿
不与他人拼下限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
“貌比潘安”从何而来
与小人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