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青铜酒器辨伪谈

2009-04-17 05:44
鉴宝 2009年4期
关键词:鉴宝礼器酒器

石 晨

古人云,“非酒嚣无以饮酒,饮酒之器大小有度”。中国酒文化历史绵长,与之相伴的酒器文化同样悠久,从而构成了我国数千年“酒礼相伴”的文化形态青铜酒器作为酒器中的重要门类,一直是历代收藏家的珍爱,而商代青铜酒器,又在我国酒器体系中处在较高地位在当今赝品泛滥、造假横行的收藏市场中,如何才能不被假货蒙蔽,找寻到真正的商代青铜酒器?本刊特邀著名文物鉴定家、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丁孟先生,向大家传授他数十年的研究和鉴定心得。

丁孟简介:1960年生,现任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金石组组长,研究馆员。十余年中,一直从事故宫博物院院藏青铜器的征集、展览、研究、鉴定工作参加了对国内数省市考古发掘青铜器的考察,研究了古代青铜器的发展、流行的时代背景、古代青铜器体系的演变,青铜器的仿古与作伪等问题。发表过投十篇论文。主要著作有:《铜镜鉴定》、《故宫藏青铜器》、《中国青铜器真伪识别》、《丁孟谈青铜器》、《香炉》等专著。

酒器的产生和发展

鉴宝:商代青铜酒器,在我国超过5000年的酒嚣发展史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丁孟:早在公元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了形状类似于后世酒器的陶器,而在大汶口时期,出现了一件很重要的器物——蛋壳陶制作高足杯,一般学术界认为它已具备了礼器的性质。可以说,酒器从产生到发展一直与礼器相关,到了商代,青铜酒器作为礼器体系中的重要门类已经形成,具体体现在商时古人在重大祭祀或大型活动时,都使用酒礼器,商人也因此形成了喜酒的风尚。传统文献和西周青铜器的铭文都记载,商人是因为酗酒亡国,可见酒礼器在整个商代的社会生活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青铜礼器起于夏,现已发现的最早的铜制酒礼器,为夏代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青铜爵。商代随着青铜器制作技术的提高,青铜酒器的发展也达到鼎盛,酒器品种和类别都很多,主要有爵、角、觚、觯、聱、尊、壶、卣、方彝、觥、罍、缶、瓿、盂、抖、勺等等,并且每种酒器又出现了许多不同的造型,极为繁盛:更为重要的是,酒器作为礼器的使用规范也逐步完善,这是其它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

鉴宝:商代之后的青铜酒器发展史怎样的?

丁孟:通过近100年来的考古发掘,我们不难发现,青铜酒器繁盛于商代。西周时期几乎没有衍生出新的酒器器形,至西周中期以后青铜酒器逐渐衰落,如爵、觥、觯、觚、方彝、角等主要酒器渐渐退出礼器的行列。这与当时社会背景有关。西周统治者认为商朝覆灭的教训在于“酗酒亡国”,从而形成了青铜时代“商人重酒器。周人重食器”的局面,所以西周人又把青铜食器推到了一个鼎盛阶段,许多新的青铜食器种类替代了商代酒器。作为青铜礼器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酒礼器,正式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商代酒器的分类和功用

鉴宝:商代青铜酒器走概有多少种类?各具哪些功用?

丁孟:商代在大型祭祀活动中都要用到酒礼器,不同的器物会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并且使用不同的器物,也代表着使用者不同身份和地位,酒礼器因功能不同而组合使用,按用途它们基本可分为: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挹酒器四类。

盛酒器具是一种盛酒备饮的容器,起保存酒的功用。其类型很多,主要有:尊、壶、斝、罍、觥、瓿、彝、卣等。

饮酒器的种类主要有:觚、觯、角、爵等。不同身份的人使用的饮酒器都有不同,《礼记·礼器》篇曾明文规定:“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即在宗庙祭祀仪式中,地位高者要使用觯,地位低的人则用角。

贮酒器是作为辅助的配套器物,它不大量贮酒,但负责向饮酒器中注酒。如:盍。

挹酒器是指从盛酒器中取酒的工具,如:勺。

商代酒器纹饰变化大

鉴宝:商代各期酒器纹饰的发展是怎样的?

丁孟:商代青铜器皆用陶范铸造法制作,造型精美,纹饰复杂多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总体来说,商代酒器的器形与纹饰的演变和其它青铜礼器的发展是同步的,我们以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为界,将商代酒器发展划分为前后两个时间段,二里岗文化出土为代表的商早期青铜酒器,与以殷墟出土的商后期青铜酒器相比,纹饰构图和布局有着很大变化,正是这种不同时期的风格和特点,为后人的青铜器断代和辨伪提供有利证据。

商代早期的纹饰特点

鉴宝:商代早期酒器的纹饰有哪些特点?

丁孟:主要有三大特点。第一,商早期青铜器上已出现纹饰,但较为简单。为单层纹饰。第二,纹饰内容比较简单,主要以夔纹、兽面纹和云雷纹为主,同时也流行几何形纹样如:弦纹、圈带纹等。夔纹是贯穿商代青铜器的重要装饰纹样之一,《说文》中释夔“如龙。一足”,那么在商代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动物纹纹饰都称为夔。兽面纹早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冠饰上已经出现,而最早出现在青铜器上则是在二里岗时期,它是当时巫术宗教仪典中的主要标志,所以在青铜器礼器上会大量运用。当时流行的设计是在带状兽面纹上下夹以连珠纹。云雷文则是一种以自中心逐渐外展的螺旋线为纹样构成基础的纹饰,它贯穿整个商代青铜器发展史,这时均独立出现,而有别于后期作为地纹出现。第三,早期纹饰布局简单,多呈带状分布,早期青铜酒器常见的是腹部有一圈纹饰。

商后期的纹饰特点

鉴宝:商代后期酒器,纹饰又有哪些发展呢?有何特点呢?

丁孟:主要特点也是有三个。第一,纹饰结构有变化,出现了多层纹饰,地纹常用几何形纹,使用最多的是云雷纹,在其上是高浮雕装饰,有的甚至出现了在图案上重叠加花的所谓三层花,从而确立了富丽繁缛之风格。第二,商代后期纹饰内容十分丰富,这时动物纹样大大增加,有龙纹、虎纹、羊纹、蛇纹、鹿纹、龟纹、鱼纹、蝉纹、蚕纹、鸟纹等等,多数是生肖纹,少数是神话性禽兽。此期青铜器纹饰中最典型的花纹是具有神秘色彩的饕餮纹,其形状多变,一般尾部下卷,鼻额突出,咧口利爪,巨目凝视,雄严诘奇。有的大幅饕餮纹纹体鼓起,曲角高耸,突出器外,配以浮雕,峻挺方折、精湛无比:有的全身满施饕餮纹。器体棱脊四起,深镂细刻富丽堂皇。第三。不再像早期那种带状分布,而是流行通体满花。即所有空间都被纹饰填满,故看起来繁缛华丽,工艺精美。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纹饰大多都是对称分布,这也为我国传统美学中讲求对称性艺术奠定了基础。

赝品泛滥辨伪有诀窍

鉴宝:如今的收藏市场中,赝品青铜器泛滥,能不能传授一些实用的鉴定技巧给广大藏友?

丁孟:酒礼器是商代青铜器最重要一类。故当下艺术品市场上的商代青铜器赝品中也以酒器为多。藏家在收藏时,除要辨别它们的年份外。也要区分伪品和仿制品。通常来讲,伪品是制假

者为牟利而制作的假文物,而仿制品则是后代官方和显贵们为了复兴三代。为礼仪活动的需要而仿照夏商周青铜器制作的铜器,例如宋徽宗时仿制的大晟钟,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工艺水准,而且是对古人的仿效与仰慕,这部分器物同样具有收藏价值。古代仿制的青铜酒器我们暂不提及,重点说一说近现代青铜器作伪。近现代青铜器作伪主要分两个阶段,以1949年界,分为民国作伪和当代作伪。

民国作伪看锈蚀

鉴宝:民国作伪的青铜器应该如何鉴别?

丁孟:民国时期的青铜器作伪一般都有一个特点,即造假者大多掌握要仿器物的真品。他们通常用石膏翻模的方法进行仿制,故伪品与真品在器形纹饰上十分相近。虽然因为石膏模收缩,器形会有一些变化,但没有太大的纰漏。在当时,照图塑模的青铜作伪品非常少。因此辨别这一时期的作伪青铜器,锈蚀层是关键。古代青铜器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没有传世品,全部是出土物。无论出土时间早晚,这些器物都在地下埋藏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岁月、环境带给它的痕迹是辨伪的重要依据。伪作品会尽力模仿,但始终不可能达到古代青铜器表面由于在地下千年腐蚀形成的斑驳痕迹。

现代赝品器物破绽更多

鉴宝:现代赝品是不是比民国赝品更难鉴别?

丁孟:其实不是这样的,很多现代赝品反而没有民国赝品来得逼真。现代人所作的青铜器伪品因为无法翻模作伪,大多根据图录仿制,故在做器环节中就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器物的形制大小、上下各部位比例、纹饰布局等。这些都是造假者难以把握的地方,故容易出现破绽。另外,我们观察器物时。要特别注意器物的背面、里面、底部这些隐蔽的地方,因为它们也是最容易露出破绽的地方。

我们反复提及。商代酒器是青铜礼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青铜酒器要服务于礼制,所以它们是非常规范的器物,在制作的各个方面都一丝不苟。当下作伪者的文化修养远达不到古人的境界,他们很难理解古人之所以如此造型或者如此装饰的用意。作出的赝品往往“神”、“形”皆不似。

当代赝品辨伪若干要点

鉴宝:您能不能进一步详细谈谈当代赝品的鉴定方法和注意事项?

丁孟:具体来讲,青铜器的鉴别。仍需从材质、锈迹、铸造工艺、器形、纹饰和铭文等多个方面认识。

首先说材质。古代铜器一般是青铜,它是红铜(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经过数千年地下的埋藏,铜质已发生了很大改变,所以重量要变轻。这也就是古玩行常说的伪器“手头沉”的根据。如上海博物馆藏的西周史颂簋·重9350克。而伪史颂簋重达1242克,比真器重约三分之一,故对于过重的青铜器藏家要留心。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因为很多作伪者深谙这个道理,故用其他较轻的金属材质代替青铜进行造假,如选用铅、锡铅合金等材料,然后在其表面装饰上假锈,留充青铜器。这些青铜器赝品,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其底部、内壁处,往往能找出破绽。

再说锈蚀。青铜器在地下埋藏,受地下环境中各类物质,如土壤中的无机盐、硫化物以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氧等影响生出各种锈。其中氯化亚铜和碱式氯化铜对青铜器是有害的,它们为白绿色粉末状物质,故称“粉状锈”。除此之外,铜器还有多种无害锈,这些锈又称元素锈或非活性锈,主要为铜的氧化物、碱式碳酸铜等,它们由于是自然天成,故坚固致密,有金属光泽,分布自然。造假者常用“点土喷锈”法作伪锈,虽然有的伪装得很像,但一遇硬物磕碰就会脱落,一碾即成粉末状。而用硫酸铜、氯化铵等化学方法调配做锈,效果自然,但终究不是长时间自然形成的,浮于器物表面,缺少层次感。辨别这种器物除以眼观察外,必要时还可借助竹签和低浓度酒精等。观察的重点应该是锈蚀的色泽变化,和锈层的厚薄。

说过青铜器表面,就要说下青铜器的器形。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器形是有一定之规的,而伪器的器形却往往形似而神不似。对于遇到的一些新奇的器形,则更要十分小心。商代青铜器主要是用范铸法铸造而成,器表往往遗留有凸起的范线及铸瘤。这时的器表光洁,细部花纹棱角细腻圆滑。而伪作青铜器多用翻砂法,表面粗糙,有砂眼、缩孔等铸造缺陷。并且仿照真器制造的伪器,一般器壁不是过厚就是过薄,毫无尺度;纹饰、铭文模糊,没有精神。

从纹饰辨别。古代青铜器的纹饰自然而生动,风格古朴而有神韵。伪纹虽尽力模仿,但终究僵硬、散乱;有的系錾刻而成,不仅破坏了器表。而且遗留有刀痕。伪纹不仅多数布局不合理,而且多在边角之处交待不清。总之,古代青铜器纹饰结构和布局均有章可循,凡不符合规律者,则可能是伪作。

从铭文上辨伪。商代青铜器的珍贵价值,同样表现在铭文上。铭文是正史的重要资料,故宫博物院藏邺其三卣,铭文记述了帝辛时期的赏赐、祭祀等内容,它们是商代铭文最长的几件器。此期有铭青铜器的多数铭文都极为简短,有的仅有一个象形性很强的字,有的则由几个象形的字构成一个短语。这类铭文虽少有文例比附,但多数可以在甲骨文方国名、地名、人名中找到同形字,其中有被学者释读的则多是文献中的古国名或家族名。此期铭文的特点是自然流畅,生动有神,古朴有力,边角浑圆。而后世伪铭则结构松散或拘谨,呆板软弱。大凡铭文所在部位或行款不合常规的,内容不通的,极有可能为伪作。

我们鉴定一件青铜器,一定要将器形、纹饰、铭文三者结合起来看,真器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而伪器三者之间往往是有矛盾的,可能是器形与纹饰时代不符,也可能是西周铭文的常用表述方式放到了商代的洒器上。总之,大家需要仔细、认真的观察,综合、全面的判断,真正做到去伪存真。

猜你喜欢
鉴宝礼器酒器
沈从文“鉴宝”
当代陶瓷礼器创作中的多元化审美趣味
沈从文“鉴宝”
浅谈玉器的祭祀性到装饰性的演变
沈从文“鉴宝”
查酒驾
先秦玉璜的发现与鉴赏
开心一刻
“礼器”对高校德育教学的启示浅析
B4RM4N智能调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