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棚梨熟期、产量与品质的因子及其调控技术

2009-04-17 03:13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9年2期
关键词:成熟期单果花期

王 涛

目前南方露地栽培梨种植的品种多采用‘翠冠等早熟品种,熟期多集中在7月中旬~8月初。随着栽培面积和产量的不断提高,给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压力,销售价格不断下滑,从而影响了梨树的种植效益。而通过对大棚设施的环境进行调控可达到提早大棚梨成熟期的目的,从而避开了上市集中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从栽培实践看,梨大棚栽培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熟期、产量与品质3项要素,其中,熟期是关键,产量是基础,品质是保障。

影响大棚梨熟期、产量与品质因子

影响熟期的因子

大棚梨成熟期的早晚主要取决于品种、积温和农艺技术。从不同品种梨大棚栽培的成熟期表现看,早熟品种多在7月上旬以前成熟,如‘翠冠、‘早生新水、‘爱甘水等,中熟品种多集中在7月中旬成熟,如‘秋荣、‘幸水、‘圆黄、‘清香、‘雪青‘等,均比露地栽培提早成熟20天~30天。一般情况下,果实在发育期间所需的积温是相同的。因此,不同年份或不同温度控制可以影响梨果实的成熟期。对翠冠梨大棚栽培的研究表明,翠冠梨果实发育期大于10 ℃的积温为2400℃左右,果实生育期115天~117天。外源激素(GA3)的应用对大棚梨的熟期影响也较大,可以提早成熟期10天左右。另外,不同的农艺技术也会对梨果实成熟期产生影响,如套袋栽培会延迟成熟期。

影响产量的因子

果树栽培的产量主要由花量、座果率和单果重3个要素构成。花量是产量形成的前提基础,座果率是关键,单果重是产量的决定因素。大棚梨的花量主要受品种特性、花芽分化和营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座果率主要受花芽质量、受精情况和花期环境因子的影响:单果重则受品种特性、负载量和肥水条件的影响。在品种特性方面,因有些品种对低温的需求较大,大棚栽培后会出现成花率低、花朵质量差等问题,从而影响产量,如‘丰水,也有些品种果型偏小,从而影响产量,如‘新水、‘喜水、‘早生新水等。大棚因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花期的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对大棚梨的座果率影响极大,低温、高湿、弱光照均能影响梨花的授粉受精。梨花属于虫媒花,而大棚内昆虫的授粉媒介活动受到很大的制约,自然授粉座果率较低,需要人工授粉以增加座果率。一定条件下,梨树留果越多,产量越高。拉枝能促进梨树冠扩大和花芽形成,有利于提高产量。

影响品质的因子

梨果实品质主要由果实大小、外观、糖酸含量等因子构成。‘翠冠、‘秋荣、‘幸水、‘圆黄等品种在大棚内种植均具有良好的品质特性,特别是‘翠冠梨大棚栽培后锈斑显著减少,有利于提高外观品质。除品种特性外,果实大小与树体的负载量密切相关,严格的疏花疏果和良好的肥水管理均有利于单果重的提高。果实膨大期控制灌水和氮肥的使用,增加有机肥和钾肥的使用,则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大棚栽培中褐皮梨果实套袋可以改善果实外观品质,翠冠梨套双层袋反而增加锈斑的发生,对内在品质均有一定影响。

调控熟期、产量与品质的综合技术

品种选择

品种特性是大棚梨熟期、产量与品质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其对果实成熟期的早晚、产量的高低以及品质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翠冠梨大棚栽培6月中下旬可以上市,除保留原有的生产和品质优点外,外观性状得以明显的改善。因此,仍可作为主栽品种在大棚栽培中应用。‘爱甘水成熟期比‘翠冠早9天左右,6月上中旬成熟,外观漂亮,品质较好,可作为早熟品种适当应用。‘秋荣、‘圆黄和‘幸水外观漂亮,内质优良,果形较大,生产性能好,成熟期在7月上中旬,可作为填补大棚‘翠冠和露地‘翠冠之间上市空档期的中熟品种使用。

光温环境控制

光温环境的控制是大棚梨栽培主要的技术措施,也是果实熟期调控的技术关键,花期时的光温环境调控直接影响座果率和产量。多年的实践表明,1月下旬是浙江温岭一带大棚梨最适宜的盖膜时间,此时树体已基本满足对低温的积累,一般品种均不会出现需冷量不足导致生长不良的状况。萌芽期对温湿度的要求不高,一般认为,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湿度有利于萌芽整齐,以10 ℃~8 ℃为最适温,温度不高于30 ℃时可不用通风。花期对温湿度的要求较高,特别是遇阴雨天,大棚温度较低,湿度较大,不利于受精,从而影响座果率,花期最适温为20℃~25 ℃。谢花期的湿度管理是大棚栽培管理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在空气湿度大且静风的大棚环境中,花瓣脱落时往往粘附在幼果或叶片上造成腐烂,严重影响最终产量,在阴雨天气时应引起特别注意。可人工抖落花瓣,晴天时加大通风力度,促使花瓣正常脱落。果实膨大期最适温为20 ℃~30 ℃。根据生产实践,前期可把30 ℃和20 ℃分别作为掀裙膜通风降温和放裙膜保温的标准点,棚体过长(40 m以上)的掀膜降温的标准点应降到25 ℃,并需增开天窗以利通风降温,当平均温度稳定超过20 ℃后去除裙膜,只保留顶膜作避雨栽培;果实采收后卸除顶膜作露地栽培。

人工授粉

由于大棚栽培的梨树生长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加之花期棚外温度尚低,昆虫等授粉媒介活动少,自然授粉不能满足坐果与产量的需求,因此,在梨树大棚生产中,人工授粉是一种必需的技术措施。选购或采集亲和力强、发芽率高的优质花粉,按质量1:1掺入石松子增量剂和染(红)色剂以提高花粉的利用率和授粉的有效率,在梨初花期至盛花期进行人工授粉。梨花开放的当日和次日是梨树人工授粉最佳时机,开花后3天~5天均有效,以3天内为宜。低温下花粉发芽率低,因此,温度低于15 ℃时不要做人工授粉。大棚栽培时花期整齐度较差,应多次授粉,每花序授粉2朵花,每个花序选择第2朵和第3朵花用专用羽毛棒或电动授粉枪将花粉直接沾上或喷到雌蕊柱头上即可。要求在梨花5个柱头上粘附300粒以上的花粉,做到上下左右里外前后均匀点花授粉,使结果部位分布均匀。通过人工授粉,还可以增加单果重,并使果形端正,提高商品性。

树体和果实管理

大棚内高温高湿弱光的环境促进了梨树新梢的生长,容易造成徒长,使树冠郁闭,影响果实的膨大。生产上应采用矮冠低干开心形,同时加强生长季修剪,对旺长枝梢作短截或疏除,保证树体的通风透光和单果重的提高。

除疏除部分过密花序外,考虑到大棚栽培结果率较低的因素,要坚持“轻疏花重疏果”的原则。疏果在确认坐果后即可开始,一般分2次进行。第一次疏捧所有花序的多余果,都留单果。第二次紧接着第一次疏果进行,疏掉梢头小果、畸形果、位置不佳果、病虫果等,每隔15 cm~20 cm留一果形端正、下垂边果。疏果后根据品种特性选择不同果袋类型进行套袋,或进行无袋栽培以提高果实品质。

肥水管理

大棚栽培条件下,应增加基肥和有机肥的用量,改变冬施基肥的传统习惯,在采果后尽早施入,对恢复树势、提高树体营养贮备、改良土壤、减少土壤盐分积累都有显著作用。追肥应根据物候期的特点,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以滴灌的形式结合灌溉及时补充。萌芽期、开花后、果实膨大期和采果后是追肥的重点。肥料种类以复合肥为主,多施磷、钾肥。叶面喷肥肥料利用率高,是大棚栽培中必不可少的施肥手段。可结合喷药进行,补充N、P、K及B、Fe、Ca等微量元素。水分调控主要通过灌水、排水和地面覆盖等措施进行。在盖膜前和卸膜后要分别充分灌水1次,生长季节前期以排水降湿为主。在盛夏高温季节则以地面覆盖、灌水等来保证梨树对水分的需求。

外源激素的应用

采用以赤霉素为主要成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制的梨果早优宝和浙江大学果树科学研究所研制的梨果灵,均可明显促进梨果实的生长发育,可增加单果重和提早成熟期,对果实品质无不良影响。在幼果期涂抹果柄,处理时间以盛花后10天~35天为宜。

猜你喜欢
成熟期单果花期
娇艳花期
露地鲜食枣品种引进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虚拟现实将于2020年进入相对成熟期
在高原
论美国动画电影叙事风格
行动研究与高校成熟期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丰产晚熟桃新品种——秦玉
艳阳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