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尔夫·艾利森的“慎独”与“少产”

2009-04-21 05:17张学祥
电影文学 2009年6期
关键词:慎独拉尔夫

张学祥

[摘要]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利森因《看不见的人》而蜚声世界文坛,但他没有为功利驱使而粗制滥造以迎合世俗,所以直到去世依然仅凭一部长篇支撑着他文学大师的地位。艾利森的少产所折射出来的是一种宁精勿滥的严谨治学态度,十分巧妙地契合了华夏文化中的君子“慎独”,展示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宽广胸怀和堂堂正正的君子风范。

[关键词]拉尔夫-艾利森;少产;慎独

一、何谓“慎独”

“慎独”一词始见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古人的一种修身之道,是修身惟一下手处,是区分忠与奸、人与禽的重要标志。一个人为了名声循规蹈矩,或者因为利害遵循道德,不能算真正的君子,只有内里真有一颗君子之心,言行中真正做到了“慎独”,才算达到了君子的境界。因此,古人云:“君子慎独。”

“人生而有欲”,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当世,在物欲横流,惟利是图的商品大潮中,在缺乏有效监督和制衡的权利场上,人人都面临着“制欲”的考验。多少人在这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落个“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下场,这样的事例举目皆是。如何将“欲”自觉地,理智地控制在道德规范和法度要求允许的范围之内,并且能“省察于莫见莫显”之间,就连不被人注意的细枝末节也不放过,当个“表里如一,人前人后都一样”的真君子,这就需要有高度的道德修养。“慎独”,离不开“慎微”。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时刻做到“慎独”的,因为它不是一个自然达成的结果,而是一种逐步修养的过程,需要不断磨炼道德意志,时时处处用道德规范约束言行,时时处处祛除私念,养成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使言善、行善、积善成为一种习惯,潜意识里就有一把尺子时刻衡量着自己的一举一动,自觉之间就有一种信念约束着自己的一言一行。因此,人生道路上,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坚固的长城,抵御各种诱惑,才能做到一身正气走四方,成为光明正大的真君子。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利森仅凭一部小说《看不见的人》蜚声世界文坛,其经典之作耗时之长,作品数量之少在世界文坛上的确鲜见。但艾氏没有为功利驱使而粗制滥造以迎合世俗,其宁精勿滥、严谨治学的态度让世人看到的是君子“慎独”的堂堂正正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坦荡胸怀。

二、东学西鉴:“慎独”与“少产”

拉尔夫‘艾利森是否系统接受过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目前尚无从考证,但大凡真正代表人类美好精神的东西,总是能跨越时代、跨越国界、跨越民族和宗教信仰界限的。慎独,这种高尚的情操就是这样。艾利森这棵美国文学史上的常青树少产的事实所影射出来的处世哲学与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念非常相似,不谋而合。无独有偶,从艾氏身上让人看到了“慎独”之花在异域的灿烂绽放。

1952年一部名为《看不见的人》(Invisible Man)的小说使黑人作家拉尔夫·艾利森成为美国文坛的焦点。小说因其独特的视角及对黑人内部问题的大胆揭露与反思而引起轰动和争议,并最终得到评论界的肯定,艾利森翌年荣膺全美图书评论奖。1965年当时美国主要的文学评论刊物《书评周刊》在征得200余位文学评论家的同意后,确认该书为战后美国最佳小说,奠定了它在美国文学中不可动摇的地位。随后几十年中艾利森可谓鸿运高照,各种荣誉接踵而来,各知名大学纷纷请他讲课,特斯克奇学院和哈佛大学等几十所高校授予他博士学位。1963年美国总统向他颁发了美国自由勋章,次年法国又授予他文学艺术荣誉勋章。艾利森还成为美国文学艺术院院士,相继被聘为许多图书馆和艺术馆的顾问等等,一时间风光十足,红及美国,热闹情景确实少见。然而,艾利森没有趁机迎合世俗的口味而粗制滥造:他生活态度一向严谨,深知掩耳盗铃之举只能是自欺欺人,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故此,始终凭一部长篇傲立于世界文坛。

艾利森在有生之年主要发表了近20部短篇小说,两个文集:《影子和行动》《走向领地》以及代表作《看不见的人》(又译《隐身人》和《无形人》),是当代美国极少数仅凭一部小说走红的作家之一。大作《看不见的人》问世后,读者虽然好几次风闻他的新作不久即将问世,人们也确实在《党派评论》上见到了他的第二部小说《愚人之船》的第一章,但许多年过去了,这部小说似乎又没了下文,只是在他去世五年之后才出版了一部遗著《六月十九日》,又译作《六月庆典》。人们普遍认为,拉尔夫,艾利森的少产,一方面《看不见的人》固然给他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过多荣誉与头衔弄得他无余无暇,以至于他始终只以一根柱子支撑着自己在文坛上的地位,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严谨的作家,名声又大,考虑到读者的期望,在发表新作方面他当然不得不慎而又慎。

《看不见的人》从1945年着手写作到1952年出版,前后经历了7年,其间艾利森数易其稿,出版后却得到了评论界的一致推崇,据我国已故的美国文学研究专家施成荣说,像艾利森这样仅由一本书奠定文学地位的黑人作家,在美国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看不见的人》的成功引起了公众对艾利森小说创作的浓厚兴趣,喜爱这部小说的美国读者多年来一直在关注他持续已久的创作中的小说,耐心地等待着、期盼着他第二部长篇小说的问世。早在1952年,即在《看不见的人》出版前,艾利森就开始了他的第二部小说《六月庆典》的构思创作。这部小说手稿的部分章节曾刊登在一些文学刊物及杂志上。令人痛心的是,1967年在这部书即将完稿时,一场大火烧毁了他的修订稿,使这部后来被誉为“美国的《尤利西斯》”的巨作功败垂成。作为一个对自己非常苛刻的作家,艾利森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对故事的大意进行了重新构思,并增加了故事的篇幅。多年来从宏观到微观,他一直在反复地揣摩斟酌、推敲修改这部小说以满足读者的期望,所以直到1994年因癌症医治无效去世之前,艾利森终未能完成这部书稿的修订。后来他的文学财产执行人约翰·F·卡拉汉教授呕心沥血,完成了《六月庆典》的整理编辑工作,为艾利森的创作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部作品凝聚了艾利森前后40年的心血,是严谨逻辑、精湛艺术和深思熟虑的结晶,同时也极大地考验了热切读者的等待耐心。到此为止,艾利森为数不多的作品向热心的读者展开了一幅创作的全景图,简约精炼的文字诠释了其创作思想的成熟过程。艾利森是一个少产的作家,但是它在文学界的声望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他宁精勿滥,没有凭借成名后的影响而粗制滥造,这种精益求精的严谨治学之道值得后人借鉴推崇。

三、结语

诚如我国古人所言:“慎独即不自欺”、慎独即“处世当无愧于心”。把慎独与诚实、不自欺欺人、无愧于心相联系,就达到了一种相当高的道德境界,它表明了人对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度要求的高度理性自觉。艾利森的父亲以19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和诗人拉尔夫·华尔多·艾默森的名字来为儿子取名为拉尔夫·华尔多·艾利森(RalphWaldo Ellison),足见他对艾利森寄予厚望。但是纵观艾利森的创作生涯,他没有迎合世俗的心理而趋炎附势,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只是顺应周围的客观条件,牢牢地抓住每一个机会,脚踏实地地走下去。正因为理性地有所取舍,在潜意识中把“慎独”当作一面抵御各色诱惑的盾牌,最终才达到了“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巅峰,始终为世人所瞩目。

猜你喜欢
慎独拉尔夫
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下)
跟着拉尔夫闯世界
学《大学》 思己 思社会
“慎独”的境界
怎样围绕“慎独”上好中国文化经典课
从“慎独”看境界
一个承诺
你留下,让我们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