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师生关系

2009-04-23 02:31程建红
文学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罗布泊研究性落日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幽美绝伦,假如没有那阵微风戏叶弄波,荷塘之景还会流香如歌?朱自清笔下的月色如梦如眠,假如没有那片淡云,月色之下还会光影如乐?当今语文课堂教学,假如还不让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我们的语文岂不真的被学生踩在脚底下?

语文课到底是教师有作为还是学生有作为?研究性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必须是学生有所为。那么,老师的地位如何?到底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在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践中,有些教师存在着“放鸭式”的倾向。认为既然研究性学习注重方法的学习、过程的体验,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教师就不必介入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至多在开始阶段做个引路者,中间的准备阶段尤其是研究实践阶段不必参与其中,教师们只要通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来评定学生活动能力与活动态度即可。他们甚至认为:既然学生是主体,那么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也就起不了作用;研究性学习既然重过程,那么传统意义上,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评价者的角色也失去了作用。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和信息加工理论,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表明了学习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其实,任何一个课程活动的实现都离不开教师,师生双方都是课程活动的主体。研究性学习是在学校教育和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

因此,语文教师是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古人云:“青钱千张,香波浮上。”语文老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地位就如那香波,似若有若无,却始终浮于青钱(学生)之上,即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控制上,从而使教学活动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可变性和情景性。形式上教师甚至可以充当配角,完全由学生唱主角,只是在整个活动过程出现方向性错误时,教师才出现在活动中心,予以引导和帮助。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语言思维再也不被教师的教案套住,(即使教师对教材有个人的独特体验也不行)而是自己主动在阅读文本中有所为,在学习体验中有所悟。犹如朱自清先生眼前的那方荷塘因为微风而变得流香如歌,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也正因“教师的讲必须围绕学生的想”这阵 “微风”而摇曳多姿。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的编写,确实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和匠心独运,他不仅关注基础知识,更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课文的选用与专题主旨紧密结合,从不同角度诠释专题的内涵,让学生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很适合研究性学习,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不像过去那样,逐篇分析,而是先单元整体感知,指导好学生投入阅读,寻找课题。让学生在诵读中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且课题不能过大,宜小而浅。一般情况下,学生确定一个课题需要的时间可能较长,学生收集信息、专题阅读或比较阅读量一大,分析研究的过程就会复杂。因此,我强调不要面面俱到,只要抓其一点深入探讨。比如,就单篇课文,可以从思想、内容、作者、背景等方面思考,不仅把握字面意思,更能挖掘深层的文化内涵,于是吃透文本,彰显深度。起初阶段不能要求每个课题都有新意,要树立循序渐进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会不断生成,新的课题会不断涌现。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每个学生能保持一个盎然的兴趣就行了。随着活动的连续深入,学生不断发现,不断收获,创新的火花有时连我都意想不到。青钱千张,香波浮上,风动荷传香。学生从被动接受、简单模仿和训练的模式中解放出来,成为一个个活生生的、充满了个性和精神自由的人。于是个性解读纷纷呈现,熠熠生辉,千张青钱,纷纷传香。

现选两例与读者共飨。

深爱·偏执/蒋 慧

好一个老舍先生!爱北京爱到说不出口,想北平想到满面泪流,可以如此偏执地将人家的城市贬得一无是处,而北平,成了人间仙境。

想起0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感情亲疏与人知的关系》,老舍先生的文章便是最好的诠释与解读吧.那种偏爱与痴情,绝对是无可比拟,可撼天地的!他爱得深,爱得切,也爱得真。

一切,都只因情感天秤而起.古往今来,“月是故乡明”,亦或“情人眼里出西施”,那是因为爱;回眸中外,叹林黛玉之秀,赞牛顿之智,那是因为爱;亦或恨王母之绝情,悲织女之哀怨,那也是因为爱。

因为爱,缺点便被掩盖,纵使有千万个不是,一个“爱”,便能包容一切,即使爱会遮住智者的双眼,我们亦义无返顾的巨爱,这就是人——能爱的动物。

忽然为自己初读《想北平》时想笑的冲动感到后悔,自己多幼稚,在还没有体味到人性那极致的爱时已经输到了爱的初体验。

想起那些不为人所理解的爱情,想起那些自己钟情的事物,蓦地,泪水就润湿了眼眶,拥有,真好!

想起那些淡淡忧伤中的快乐,想起那些琐碎而深刻的感情,蓦地,我笑了,拥有,真好!

拥有……因为深爱,所以偏执。

因为巨爱,所以为爱。

人,为爱而生。

《想北平》是一篇典范的家园之思的作品,老舍先生是北平人,离开故乡,学生一般是能理解他对故乡的思念,但老舍先生反复说想北平想到说不出口,甚至“要落泪”了,学生初读无法理解,甚至认为矫情,针对这种情况,我补充了背景,并引导学生去体味“说不出的爱”到底有多深,用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注脚。于是有了这样的解读,也许稚嫩,但有了个性。

《西地平线上》鉴赏/吴柳雯

作者用神奇的比为我们描绘了一轴无与伦比的画卷。

文章先是描写了日落前的罗布泊的荒凉、静谧甚至是诡异。试想,已是午后,可是作者却是处在一片瘴气雾霭之中,更何况音乐是如此悲怆。伤感的“死亡之歌”,此情此景说是“地狱”实在不为过。但是,读到这里,总不免使人心生困惑,如此阴暗而阴冷的画面,与落日何干?即便有联系,只怕那落日也是禁锢于苍白的罢。

然而,这正是作者的高超之处。我想,第九段“死亡的感觉”应该是与第十二段的“回光返照”相映衬的吧!第十段是过渡段,而第十一至十三段则是描写罗布淖尔日落的高潮。想来那番壮美到令人窒息的落日美景,正是前面那压抑到极致的罗布淖尔的爆发吧!

此时,罗布淖尔的太阳在作者笔下是如此绚丽。只是赶路中的一次匆忙回眸,时间便由此定格,那落日,震撼了一切。在空旷的地平线上,一片血红在燃烧,燃烧罗布泊坚定的信仰。那戈壁、那荒滩不再是死气沉沉,所有一切都开始畅快呼吸、跃动,在落日渲染成大片大片的丹色,似乎连空气都氤氲着无限生气。如果说罗布泊的一天是一出戏,日出是开场白,晌午是冗长的戏文,那么罗布泊的日落,绝对是美到极致的压轴戏!还有什么能与之抗衡?这份美已至颠峰!在这空旷荒凉的西部大漠,落日,用它特有的壮美,给了我们最辉煌的心灵震撼!它已超脱了自身,它已不再仅是自然界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它是生命的昭示。看,落日下胡杨在深情呼唤,在倾心微笑,那屹立的,那倒下的,那朽化的,俱在千年亘古的风中舞蹈!谁说这沙漠只会孕育死亡?谁说死亡只是痛苦的代名词?听啊,落日在诉说,诉说死亡的庄重与尊严!罗布泊,这块貌似静谧的西部土地,将不再沉默!沉默的沙粒、沉默的树林、沉默的太阳,都无不昭示着生的活力与希望!泰戈尔说,惟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弹出千古的绝唱!罗布泊——落日,这份涅磐情结,我想或许只有亲吻过罗布泊的作者、真正追寻过沙漠的三毛,才能体味得更深沉、更长久……

都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般情况下,夕阳留给我们的除了美丽,更多的是苍凉与无奈!但高建群先生的“西地平线上”给我们展示了少有的壮美,留下无限的希望与震撼!但这样的主旨初读是难以理解的,更何况是阅历不丰富的学生?如果我们还按照传统的课堂模式教学,学生的印象只能是浮光掠影甚至是不理解,因此我尝试放开课堂,走出教室,发散思维,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走近夕阳,将西地平线与东地平线对比,将平原与高原上的夕阳对比,再结合作者写文章的背景,学生的理解就深刻了,个性理解自然呈现!

所以,如果说学生的思维是那荷上之月的话,那么教师就是那一片“淡云”。这片云太浓了,势必导致学生阅读思维的无法渗入,人文情感的缺席,没有闪亮的机会,学生面对教师的滔滔不绝,只能作壁上观。这片云太淡了,学生则无所适从,也会让思维的“刀枪入库”,精神的“马放南山”。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是第一位的,不再是规定性课程的教书匠,而是健康价值观的倡导者,先进教育理念的拥有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是终生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学会求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教师与学生一道开发课程资源,能够促使自己心理素养日益提高,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

程建红,江苏省如皋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罗布泊研究性落日
落日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大漠落日
落日
罗布泊之咒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多喝水
彭加木 拓荒罗布泊
研究性学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