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研究

2009-04-29 07:17金英杰
管理观察 2009年8期
关键词:问卷调查对策

金英杰

摘 要: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利益的驱动、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尔虞我诈等不道德现象在社会上时有发生。这种不良的非诚信道德风尚辐射到学校,高校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这些关于大学生的信用问题也就成了高校道德教育必须关注的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 问卷调查 对策

一、问卷调查

1.研究对象 。以某高校的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作为被试。学生总计2000名,女生1064人,男生936人。笔者发出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69份,占调查人数的98.45%。其中,一年级学生489份,二年级学生495份,三年级学生491份,四年级学生494份。

2.调查材料。采取问卷调查,所使用的问卷由笔者经过多年经验自行设计。全问卷由指导语和填写内容组成,填写内容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问答题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从7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即:影响大学生诚信的各种因素、不同形式对各年级学生诚信现象的促进情况,大学生失去诚信的主要原因、大学生作弊的原因、大学生欠费不交的情况、大学生还贷情况以及大学生造假情况。

3.实施程序。调查组分别由辅导员组成,以年级为单位,团体测试。由学生不记名填写,但需要填写班级。

4.研究结果

4.1不同因素对各年级大学生诚信的影响情况。在1969名大学生中,认为诚信观念确立与教育因素有关的学生总计938人;认为与环境因素有关的学生总计802人;认为与自律因素有关的学生总计为580人;认为与制度因素有关的学生总计380人。

4.2不同形式的促进因素对各年级大学生诚信现象的影响。促进大学生诚信形式有很多,笔者通过调查总结出四个方面,即:教育模式、建立诚信档案、曝光、签定诚信承诺书。在1969名学生中,认为与教育模式相关的有906人;认为与建立诚信档案相关的有610人;认为与签定诚信承诺书相关的有832人。

4.3各年级学生失去诚信的主要原因统计情况。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作弊、欠款现象严重。那么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呢?经调查,笔者发现并总结了四个主要原因,认为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相关的有1011人;认为与拜金主义或利己主义的滋长相关的有719人;认为与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造成相关的有979人;从众心理的有400人。

5.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分析与讨论

通过以上调查,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情况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有:大学生诚信意识薄弱,作弊、造假现象平常化,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传统教育的失误,家庭和学校诚信环境的缺失。世以人为本,人以诚为本。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立志成才的关键时期,人才的成长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丰富大学生科技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更应该抓好诚信教育。使当代大学生在诚信面前呈现主动、积极的状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慎独”。这就需要教育者系统的、全面的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心理状态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营造健康向上的诚信环境,塑造当代大学生完美人格。

二、实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相应对策

1.诚信教育和诚信观念的确立应灌输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

以德治国、以德治校,诚信教育要从小抓起,我们很多人往往是在参加工作之后,才接受诚信方面的教育,把它作为职业道德的一部分,其实是已经晚了。诚实守信应该从儿童抓起,从学生抓起,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许多国家的诚信教育是从孩子,从学生时代抓起的。在德国,家长们以身作则教育孩子诚实守信。你如果随地乱扔垃圾或者随处乱停车,马上会有人过来劝阻你,并向你灌输一套遵守社会公德,为下一代做好榜样的理论;日本很多学校的校训都有“诚实”二字,中小学生每人都有一本道德手册,名为“心的笔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记载着许多道德规范;美国大学面对学校学术欺诈明显上升的趋势,愈来愈多的大学在校规中引入了“诚信誓言”,每个学生一进校就必须签署诚信誓言,做出不剽窃,不作弊,不把从互联网下载的资料化为己有等等保证,并承诺如若有不能遵守诺言,甘愿接受一系列相关惩罚。这类誓言具有法律效力。有个大学还开除了多名严重作弊或学术欺诈的学生,震动了整个美国高等教育界。诚信誓言是相当原始的东西,很容易变成一纸空文,但是在美国大学里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没有诚信誓言的学校学生学术欺诈比例比有这样誓言的学校高出一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国家抓诚信教育的做法值得借鉴,它不仅对解决学生时代剽窃,作弊等不诚实的问题很管用,也为就业之后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奠定了基础。诚实守信、不欺骗、不欺诈、不弄虚作假,是当今世界的普遍理念,从小抓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真正抓好,诚信教育应该贯穿人的一生。

2.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和管理

师生共建良好学风校风。良好的品质是在周围环境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这就要求大学在向学生灌输道德理论的同时,要加大建设良好校风、学风的力度,使学生无论在课堂还是课余都不忘诚实可信的做人原则;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进一布加大考务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各项考试纪律和规章制度;改革考试模式,探索多样化的考试方式,既能有效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打消学生的作弊念头。完善相关法律和助学贷款系统。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完善大学生诚信管理机制。加强校园内的宣传、监督工作,努力在学校和学生中营造“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舆论氛围,在校园中积极拓展诚信监察渠道,使学生们知道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

参考文献:

[1]孟爱玉《诚信的完整内涵与大学生诚信教育》塔里木大学学报2005年12月第17卷第4期

[2]安玉发,郑培爱,卢兆彤《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成因分析及对策》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总61期)2005年第4期

[3]赵守政,孙爱玲《大学生诚信现状浅析》药学教育2005年第21卷第4期

猜你喜欢
问卷调查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