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政协传播、提升政协形象的对策与思考

2009-04-29 07:17
管理观察 2009年8期
关键词:形象传播

陈 凯

摘 要:人民政协是我国政党制度有效运作的重要载体,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组织,在当代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一些人认为政协是“养老院”,政协和政协委员是一种摆设,仅仅扮演的是政治协商的角色,作用也只是“鼓鼓掌,拍拍手”而已,在民主监督和参与政府公共管理的发挥的作用有限等。

关键词:政协 政协意识 传播 形象

近年来,随着传播学研究的逐渐深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出现,以及公民民主法治意识的广泛觉醒,原来那种单一向度的、平面化的传播模式已经有了很大改变,政协的作用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近年的“两会”宣传报导有可喜的进步,一些委员在电视台上做广告征集群众意见,各地政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络上“政协委员博客”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市民旁听政协会议等形式也在部分地区逐渐推广,政协民主监督与人大监督、新闻媒体监督、社会舆论监督有渐趋结合之势。这些新型的传播平台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原来那种单一的宣传模式的不足,增强了传播的实效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政协传播的载体和平台虽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但从现状来看,政协传播体系中的资源还比较分散,尚有待于进一步加以整合、优化,政协的传播方式也要进行机制的创新,从而形成政协传播的合力,增进政协传播的实效。为此,笔者认为:

一、整合资源,搭建社会信息平台

政协委员与公众之间必须有一个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全国政协委员蒋洪就提出,要在政协的官方网站上,按统一的格式给每一位委员设置网页,并向全社会开放,以便让公众知道每一个委员在干什么,也可以让委员知道公众有怎样的要求和愿望。目前,各地政协已经建立了网站,但发挥的功能仍然是不充分的。从信息上来说是不完整的,委员的提案只选登了部分,大会发言和小组发言记录基本没有;从委员的权利上来说,是不公正的,每个委员没能拥有平等的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从社会信息平台的构建来说,虽然为委员开设博客提供了条件,但是缺乏总体的构架和统一的规划,比较凌乱,不具有所期望的功能。因此,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搭建一个公众的系统的信息平台。在这个信息平台中,一是政治传播中要充分介入社会主流意见,要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带给公众启发和思考。二要解决各级政府与公众的信息对接。三要转变政治传播的角色。要改变以往政治传播的单向传播,改变那种以会议或文件的形式通过演讲或做报告实现广场效应、会场效应的模式。总之,要通过政协及政协委员作用的发挥、人民群众公民意识的觉醒、媒介传播的载体搭建,实现媒介的传播资源、社会的思想资源、政协的组织资源的有效结合。

二、改进方式,增强政协宣传实效

一要从领导活动报道多,向领导活动与委员履职报道并重转化。要改进领导活动的报道,努力探索对领导活动报道的新写法。要在报道领导活动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委员履行职能的报道,如政协委员的调研、视察、各类会议以及委员在社会生活中的很多活动。二要从程序性报道向程序性报道与实质性报道并重转化。程序性报道必不可少。如,全委会按照议程开会、进行选举,常委会通过建议案等,这些程序性的内容必须要报道,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民主,也是政协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政协委员和政协各项活动、委员的观点也可以构成新闻,报道可以用“委员来信”、“议政建言”等形式来体现,达到新闻性、群众性、针对性、可读性的要求。三要从结论式的报道向结论式与行进式、全过程报道并重转化。结论式报道是需要的,但有些工作可以用其他形式报道。如提案的整个形成落实过程,就可以形成一个行进式和全过程的报道。四要从报道形式单一向报道的多样化转化。报道形式有许多种,但可以尝试多形式多角度报道,尽可能使政协报道更加丰富多彩。政协的有些宣传内容,可以用通讯、特写、言论、文章、图片新闻、短讯、综述、来信等形式来体现。

三、加强监督,努力提升委员素质

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只有一支高素质的委员队伍,才能积极履行职责,展现政协良好形象。一要把好政协委员的选拔推荐关。为此,在委员选拔推荐中要在尊重界别意愿的情况下,要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并通过传播媒介向外公布,听取群众的意见。二要注重政协委员的学习培训关。通过委员活动日、知识讲座、专题辅导报告、外出学习考察、订阅学习资料等形式,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委员的自身素质。三要加强委员的履职监督关。政协组织要加大考核,从而使委员有任务、有压力,与此同时,更要加强来自群众的监督,这样可以使委员更加有责任、有动力。一是建立常委、委员在委员基层组织中报告履职情况的制度,特别是常委向委员报告履职情况的制度,让常委、委员们每个人都接受大家的评议,其述职评议情况作为届中和换届时决定去留的重要依据。委员的履职报告还要抄送所在部门或单位,以便他们了解委员的日常工作情况和在政协组织中发挥作用的情况。二是邀请群众参加政协有关协商议政会议,让群众进一步缩短与政协和与委员的距离。三是将委员参政议政的情况、成效和委员业绩向社会作宣传,将委员接受履职考核的情况向社会作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建立正常的委员劝退制度,每届期间对确实基本素质低的委员按程序实施劝退并及时通过民主的方式补充,有效激励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发挥作用,使委员队伍的素质在动态中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访谈录》.俞可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政治学十五讲》.燕继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作者简介:陈凯,男,1978年5月出生,江苏省通州市人,上海交通大学2006级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现工作于江苏省通州市政协办公室。

猜你喜欢
形象传播
铁骨柔情——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形象
开创硬汉派侦探小说先河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简述中国戏剧语言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