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2009-04-29 07:17苗喜平
管理观察 2009年8期
关键词:监事会董事会经营

苗喜平

摘 要: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公司治理中已经远远超越了临时性、分散性的简单管理手段,上升为一种企业制度;它能够有效贯彻公司的战略目标,将公司战略与日常经营活动联系起来,使得各个层次预算得到衔接,它进一步清晰了公司权力分层体系的责权利关系,促进了公司治理的优化。

公司治理结构通常被看作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运作的效率和效果。公司治理结构与全面预算管理问题源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导致的代理问题,其本质是一种控制与激励机制的制度安排,用以支配企业中若干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

一、全面预算管理是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效手段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经营中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和不断改善。加强预算控制、推进全面预算管理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预算管理可以保证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与效果,同时,预算管理也是现代企业制度下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保证之一,是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效手段。

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在一个多层委托代理、权责分明、相互制衡、相互协调机制下的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结构同时也受各利益相关方权利制衡的影响。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利益相关方之间权力的制衡构成了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点在于明确划分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和监事会各利益相关方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形成权力制衡,控制与激励并存的机制,保证公司恰当地经营。监事会监督董事会和经理的经营行为,董事会对经理经营业绩进行监督和评价,股东大会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的经营业绩,掌握公司资产的最终控制权,可见公司治理结构首先是一种监督与控制机制。其次,公司治理结构还是一种激励机制,通过工资、奖金、股票期权的激励,促使代理人除完成代理合约要求的基本任务外,还表现出创造性的革新精神,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二、良好有效的预算管理必须以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为前提

所谓全面预算管理是按照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层层分解、下达于企业内部各个经济单位,以一系列的预算、控制、协调、考核为内容,建立的一套完整的、科学的数据处理系统,自始至终地将各个经济单位经营目标同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联系起来,对其分工负责的经营活动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并对实现的业绩进行考核与评价的内部控制会计管理系统。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预算管理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地位。由于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的权利、责任安排,所以,可以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利益协调的重要机制。全面预算管理在各单位,各部门的权利控制,是对公司治理结构中,公司内部契约制度安排(即: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和控制)的细化,而预算的完成情况又可以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考核与评价的依据。实际上,一个健全的、全面的企业预算制度是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体现,而良好有效的预算管理又必须以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为前提。

在预算管理实践中,一方面各部门参与到预算的制定中来,促进信息最大范围的流动,使预算编制的沟通更为细致,增加预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过去很多企业只是由财务部门完成预算并进行实施,降低了预算的权威性,造成企业预算软约束,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让企业管理层参与制定预算,而且,为了使董事会、监事会能够更好的考核、评价企业管理层的经营情况,及时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降低委托代理成本,还应该让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参加制定企业的预算。为此,可以成立企业预算委员会,其成员可由各重要职能部门经理组成,并设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及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组成主席团。预算委员会协调各部门信息的共享,使各部门就基础假设达成一致,再由主席团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最终的预算。各部门对部门预算负责,管理层对企业总体预算负责,分别形成各部门与管理层的考核标准。从根本上说,只有经过预算委员会的审批,否则不能接受任何预算或预测数据。这一预算管理组织形式的职能不仅仅是预算的制定,还包括预算的实施、调整、监督等后续环节。这样不仅能够使企业管理层加强对企业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控制和评价,也保证了企业管理层按照其委托人(企业的股东及其代理人董事会)既定的战略目标进行经营,为委托人考核、评价代理人经营业绩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三、全面预算管理作为激励的基础,为公司治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密切相关,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全面预算管理为公司治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作为激励的基础。同时,预算是绩效考核的基础,科学的预算目标值可以成为公司与部门绩效考核指标的比较标杆。预算管理在为绩效考核提供参照值的同时,预算管理委员会也可以根据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去不断修正、优化绩效考核体系,确保考核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真正发挥评价与激励的作用。在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措施,确保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激励作用。

在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引导企业员工积极的参与预算编制,自觉的控制预算的执行情况,当预算执行出现偏差时,及时的、积极主动的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自觉的完成预算目标。即通过预算管理全过程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顺利地完成预算任务,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刺激和满足员工的受人尊敬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要,容易使员工产生成就感;另一方面,又有效的激发了员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完成企业预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全面预算管理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形成的,全面预算管理在公司治理中已经远远超越了临时性、分散性的简单管理手段,上升为一种企业制度;它能够有效贯彻公司的战略目标,将公司战略与日常经营活动联系起来,使得各个层次预算得到衔接,它进一步清晰了公司权力分层体系的责权利关系,促进了公司治理的优化。◆

参考文献:

[1]余绪缨. 1999. 管理会计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李健. 2001. 公司治理论. 经济管理出版社

猜你喜欢
监事会董事会经营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面对冲突与碰撞,董秘该如何履职?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学会监事会召开2018年度监事会会议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浅谈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现状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