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贸易开放的趋势下我国的应对政策

2009-04-29 07:17王福春王智勇
管理观察 2009年8期
关键词:跨国公司竞争力服务业

王福春 王智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服务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旅游、工程承包、卫星发射等领域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金融、保险、通讯等新兴行业也迅速成长起来。但是中国服务贸易从整体上看还是比较落后的,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种种问题,这种状况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何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及GATS的签订,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也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在开放的过程中获得的收益和成本的大小取决于我们自身的竞争力,而竞争力的提高又有赖于对服务贸易采取的相应政策。中国应该积极顺应世界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浪潮,在履行自己入世承诺的同时,争取享受GATS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促进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

(一)调整经济结构渐进开放

我们正处在协同制胜的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使得各产业只有相互支持才能持续发展。由于传统体制的约束,我国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机制还不够健全,我们必须从经济结构全盘调度优化资源配置。尤其是在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调整上,规划服务业内部企业规模和市场秩序,处理竞争和垄断的关系,推动服务技术进步方面,我们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在我国服务业内部,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基础还十分薄弱,三次产业间的结构也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和升级。服务业比重过低的产业结构对国际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构建是很不利的。因此,彻底改变“重产品、轻服务”的思路,建立高效的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机制是十分必要而紧迫的。所以应当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旅游、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既要加快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要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从区域规划上,首先在沿海地区新兴服务行业较为发达,市场潜力和竞争力都较强的大城市开放,然后再逐渐扩展。

在行业规划上,一方面以近期的国民经济承受力为考虑的基点,优先开放比较传统的行业,如旅游。另一方面也要以远期的竞争力为考虑的基点,优先开放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行业,如金融、保险、电信等,以保障我国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相关行业的强制调整迅速赶上国际先进的行业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以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完善服务贸易立法

目前,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极为落后,普遍存在这法律覆盖面窄、法律内容不规范、甚至法律法规互相冲突等多方面的问题。不少服务行业缺乏基本的行业性法规,法律真空现象比较普遍;另一些服务行业虽有法规,但与国际有关法律法规相差甚远。所以,我国应集中力量对此加以分析和研究,立足国情,加强对GATS、WTO有关条款原则的研究,参照国际上的相关规则和惯例,尽快建立、修订和完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有关法律法规,包括制定各行各业的基本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并且加强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相关的行政、刑事和经济立法,建立和完善内容齐备、能够维护服务贸易自由、公平竞争且与国际规则和惯例相符合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体系。尽快形成透明的规则,同时,依据GATS进行保护性立法,最大限度地缓和与减少外来的强大冲击波。

(三)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培育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从长远观点来看,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大力发展基础科学,挑战世界尖端技术,与先进国家齐头并进的科技发展战略是增强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同时,服务业还是智力密集型行业,许多新兴服务业的服务要依靠人的智力劳动来完成,依靠具有一定专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来提供。因此,服务提供者的素质是决定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的关键,也是制约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迅速发展的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特别是新型服务产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制定人力资源素质提高计划和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适应服务贸易开放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因此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大力培养复合型、国际型的服务业人才,要加强国内服务业人力资源的保护,通过优惠政策增强国内服务业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加快服务产业硬软件建设和投入,特别是服务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努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四)大力发展服务业跨国公司

大力发展服务业跨国公司是提升我国服务业竞争力的长期对策。服务业跨国公司是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直接参与者和主力军。在加入WTO后,服务业关心的重点不仅仅只局限于现在的引进外资,还应该树立对外直接投资的意识,因为对外投资正是有效利用外资的重要渠道。服务业跨国公司在利用外资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将更多地体现在服务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和市场占有率上,尤其是服务业跨国公司。在发展壮大我国服务业跨国公司队伍的时候应该正确认识到跨国经营活动中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一个持续长期发展的公司不可能只依靠内部积累完全成功的,必须依靠外部资源扩张:一是收购兼并;二是联盟合作。因此我国在吸引外国公司投资的同时也要积极主动走出去,寻找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合作伙伴,这是大势所趋。在组建跨国公司的规模和形式上,不能以自我扩张为主,要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和服务业的发展规律,走企业联合为主的集团化道路。在当前阶段我国服务业跨国公司还应该以制造业跨国公司在服务业投资为主,这是受我国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所制约。服务业跨国公司市场进入的方式要多样化,同时还要加强品牌战略,培育高技术含量、便捷周到的服务,从而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服务贸易的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领域中引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所谓服务贸易开放就是要使各国取消服务贸易的壁垒,最大限度地实现服务的国际间自由交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服务贸易开放会为发展中国家一些具有优势的服务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但是,在服务业越来越依靠技术知识进行国际竞争的今天,发展中国家仅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在国际服务市场上已难以进一步实现服务贸易量的扩大和结构的改善。面对国际服务贸易开放的浪潮,发展中国家遇到的是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的机遇。

猜你喜欢
跨国公司竞争力服务业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日本竞争力
谈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跨国公司的品牌战略——文化的地位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