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次国学研究论坛综述

2009-05-13 08:10杨子彦
文学评论 2009年2期
关键词:郑振铎国家图书馆古典文学

郑振铎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在文学创作、文学史研究,编辑出版、翻译、考古,文物保护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他还是我国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文化事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2008年是郑振铎先生诞辰110周年,也是他因公殉职50周年。为纪念郑振铎先生,总结他在多方面的学术成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和国家图书馆于2008年11月11日以“郑振铎与现代中国文化建设”为主题,联合举办了第三次国学研究论坛。论坛由社科院院荣誉学部委员刘世德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史哲学部主任江蓝生出席并发表讲话,她高度评价了郑振铎令人感怀的一生和卓越贡献,指出社会科学院的学者要学习和继承郑振铎先生的学术品质,尤其要学习和继承郑振铎先生刻骨铭心的爱国主义精神。杨义、李致忠、王世民、石昌渝四位知名学者围绕“郑振铎与现代中国文化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专题讲演。

杨义:“郑振铎——献身中国文艺复兴的卓越先驱”

郑振铎是我国现代文学和文学研究事业的杰出开拓者,也是现代文化史上少见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些最为重大的事件都是和郑振铎联系在一起的,他的贡献主要是: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一一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和组织核心;他在30年代出版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材料丰富,规模宏大,迄今仍是最重要的文学史著作之一,他是30年代中国文学格局中沟通京派和海派、左翼和其他作家的桥梁;抗战之后,他成为祖国文化的守护人,倡议文艺复兴,宣传爱国思想,抢救善本古籍,出版了钱钟书《围城》、巴金《寒夜》等许多重要作品;新中国成立后,他是文学研究事业的奠基者,先后担任了国家文物局局长、考古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文学所首任所长等重要职务。郑振铎对文学所的奠基工作,主要体现在引揽人才,知人善任,确定学术研究方向,重视收集整理图书资料等方面。俞平伯、孙楷第、余冠英、钱钟书、杨绛等一批著名学者汇集在文学所,是和郑振铎广泛的社会影响、学术交往等分不开的。郑振铎作为百科全书式的通才,在国学研究方面比较突出的工作:一是上个世纪20年代就提出系统整理中国文学历史的主张。他在文学研究会的章程中提出“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中国新文学”,以此作为文学研究会的宗旨;二是收集整理校辑古籍,出版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重要著作,运用新的资料和方法,用新的文学史观观照新的材料,三是重视民间文学研究,提高小说、戏曲、弹词、宝卷等以往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文学的地位,将之和先秦诸子、唐诗宋词看作同等重要的研究对象,收集整理了许多相关资料,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

李致忠:“郑振铎与国家图书馆”

郑振铎与国家图书馆既有公谊关系,又有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总结起来,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以私藏支持国家图书馆。1931年秋,南方水灾严重,北平图书馆为赈灾举办善本书义展,郑先生以私藏参展,以助声势。此外,还在1932年、1933年等多次捐赠珍贵图书给国家图书馆。二是为国家抢救珍贵古籍,丰富了国家图书馆的馆藏。1947年潘氏宝礼堂藏书欲行出手,但索价太高,郑振铎先生受当时北平图书馆馆长袁同礼之托,会同张元济、徐鸿宝等名流前去洽商,以助国图一臂之力。1951至1955年,郑先生以文化部文物局局长的身份,尽力回购香港陈澄华所藏被誉为“无尚神品”的廖莹中世彩堂校刻的《昌黎先生集》、《河东先生集》等多种名闻遐迩的善本古籍,不仅大大丰富了国家图书馆的馆藏,更为国家图书馆的善本珍藏增色。三是郑振铎先生殉职后,家人秉承遗志,将先生京、沪两地中外藏书。17224部94441册件悉数献给了国家,收藏在国家图书馆。其中古籍就有7700多部,善本300多种,国家图书馆辟室专藏,并组织力量编辑出版了《西谛书目》,使藏书为更多的人利用。

王世民:“郑振铎与文物考古工作”

郑振铎是新中国文物考古工作的开拓者和主要奠基人。他对考古工作的贡献除抢救善本古籍、阻止文物海外流失外,还主要体现在收集整理和出版编印了一批重要美术考古和古代社会生活方面的研究资料和著作,注重制定文物保护的政策法令,培养考古人才等方面。郑振铎非常注重中国古代版画在内的美术史资料的收集和研究,认为版画具有研究古代“生活实相”和“社会变迁”的重要学术价值,先后编纂出版了《中国古代木刻画选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西域画》、《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韫辉斋所藏唐宋以来名画集》,《伟大的艺术传统图录》等,撰写《中国古代版画史略》等重要著作。郑振铎在建国后主持全国的文物博物馆工作,兼任考古研究所工作,注重制定法规保护文物,注重文物的保护和展览,先后举办四届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创办北京大学历史系的考古专业,培养和扩大考古工作的队伍;主持制订《考古学研究工作十二年远景规划》,希望提高田野考古的科学水平,能运用翔实可靠的实物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使考古学成为真正的历史科学。他的这些工作和思想对普及考古知识,科学发掘文物,培养考古人才,从而更好地建设我国的文物考古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石昌渝:“郑振铎与古典文学研究”

郑振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健将,古典文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郑振铎高度重视古典文学,认为古典文学研究和新文学创作共同构成了新文学运动的双轮和两翼,在建设新文学的大方向上是一致的。郑振铎在古典文学研究方面著述甚丰,成就很多。他撰写了较为完备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总结了文学观念的历史进步,极大加重以往受到轻视的戏曲小说的分量,将文学分为诗歌、散文、戏曲、小说以及说唱民间文学五大部门,基本上确立了古典文学研究的对象和范畴。他注重材料收集和版本研究,认为没有新材料和新问题,就没有一个时代的新学术,对任何问题的研究,若不以充分占有材料和对材料进行真伪和优劣鉴别为前提,将徒劳无功。郑振铎在戏曲、小说、版画、弹词、宝卷方面收集整理出版的许多资料,为古典文学学科的发展,开拓了空间并提供了文献基础。郑振铎的一些结论和导出结论的方法对于上个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是新颖和有建树的,影响了一代学人,但是郑振铎对古典文学研究的重大贡献却不止在方法和结论上,他对古典文学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的科学品质的坚持和追求更为重要,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专题报告之后,一些学者就郑振铎在外国文学翻译方面的贡献等进行了发言。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承办,文学所、考古所、外文所和国家图书馆的学者及研究生两百多人参加了这次活动。

(杨子彦整理)

猜你喜欢
郑振铎国家图书馆古典文学
郑振铎的铮铮铁骨
更正说明
郑振铎炒股
考研知识点之日本古典文学中色彩词的意象研究
郑振铎虚心接受批评
重要启事
图书馆中文图书借阅排行榜
图书馆中文图书借阅排行榜(2016年3月)
国家图书馆农业部分馆成立
写在改版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