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谷歌盗取中国文化资源

2009-05-13 08:06孙定
计算机世界 2009年43期
关键词:毕淑敏著作权人作家

孙定

这件事令人震惊!

10月16日,中国作家协会官方网站发出公告:“文著协通过中国作家网就谷歌侵权致著作权人。”公告希望广大作家登录谷歌网站,查看作品是否被收入。

著名作家毕淑敏得知消息后,感到万分震惊。她向媒体表示,“看到文著协发来的函件之后,真是惊心动魄,名单上赫然列出我的158部作品,当时心里除了惊奇,确实是有一种愤怒。”记者问她是否写过158部作品,她也感到纳闷,“我自己从来没统计过,估计谷歌是采用了机械化大规模扫描方式,海量操作。这太可怕了!全中国没有哪一家能够做到,他们把一个最大的资源弄到手。这里面一定有强大的商业利益。”

作家徐坤气愤地说: “作家作品未经授权就直接收入数字图书馆,这样做简直就是文化霸权。”

11月3日,谷歌图书搜索战略合作部亚太区首席代表埃瑞克•哈特曼与文著协官员张洪波面谈了3个多小时。谷歌声称,扫描的作品为部分在美国图书馆的中国作家作品,仅提供摘要,不提供全文预览,所以并不涉及版权问题。但谷歌也不得不承认,“图书馆扫描计划未经包括中国作家在内的任何人授权”。

这一事件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所谓国际公认的知识产权制度,谷歌这样的公司并不在意,保护自已时可以用,侵犯别人利益时就不用。现在中国强大了,中国著作权人有能力和他们理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著作权人如不方便上网,根本就不知道自已被侵权。看来谷歌的逻辑就是这样霸道: 我扫我的,反正你也不懂,侵一百次权也不会有一个来找,来找再说,不来找我就得手。仗着自已科技强大,不管不顾,一意孤行。

除开知识产权不讲,毕淑敏的担忧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金沙江畔到处都是河沙,黄金含量极低,但用高科技日复一日处理沙子,就能得到可观的黄金。海水里重水浓度极低,但用高科技日复一日处理海水,就能得到足以制造核设施的重水。谷歌的业务与此类似,用高科技处理含金量比较低的信息,得到大量高价值的搜索结果。

今年年初,《华尔街日报》总编辑汤姆森愤怒地批评Google这类新闻整合网站是网络“寄生虫”。美联社主席辛格尔顿4月6日在加州举行的年度会议上说:“我们不会再坐视不理,眼巴巴看着那些网站以法律歪理拿走我们的工作成果。我们非常生气,不能再忍受下去了。”

“滤沙得金”会毁掉美丽的金沙江,所以被禁止。“滤沙得金”毁掉了美国伟大的新闻业,所以遭人愤恨。现在“滤沙得金”企图染指中国文化资源,不能不令人担忧,不能不引起国人警觉。

也许谁都说不清楚谷歌的“滤沙得金”会对我们的文化有何种伤害,也说不准谷歌能得到多大的商业利益。在这种充满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不妨参照保护秦始皇陵的思路,任你把开掘秦陵的好处说破天,我只守住一条: 任何情况下,谁都不许动,要把宝藏留给子孙后代。

猜你喜欢
毕淑敏著作权人作家
《毕淑敏心灵独白》
著作权转让声明
著作权转让声明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善良是颗种子
毕淑敏:愿你的“生命借记卡”物超所值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著作权许可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