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失业问题当成发展机遇

2009-05-14 15:50
环球时报 2009-05-14
关键词:救济金失业者职业生涯

孔保罗

多年来,就业问题一直困扰着世界。而当我们对失业进行客观而冷静的考察,却发现它根本不是,也不应该是一个社会问题,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杠杆。

失业绝大多数是暂时的

按照西方的主流失业理论,失业是就业机会减少造成的,所以很多人都自然而然地认为失业是长期的,甚至于是终身的。这是一个认识误区。任何人都有可能失业。据统计,目前西方国家企业平均寿命为12年左右。西方社会绝大多数人都在企业中就业。企业消亡,人们就会失业;而且如果假定人们的平均职业生涯为40年,那么仅从企业寿命来推断,平均每人一生的失业次数,最保守的估计也在3次以上。因此失业是每个人都可能会遭遇的问题。

但对绝大多数失业者而言,失业都不是长期的,更不是终身的,而是暂时的和短期的,因为任何失业者都可以重新就业。西方国家对最近几十年失业者的失业时间统计表明:一般人们失业后重新找到工作,平均为13周左右,而且有近50%在5周之内。除非不找工作。失业一年以上的比例不到5%。如美国,在过去60年,有44.9%以上的失业者,在失业5周之内就找到了新工作。失业26周以上的比例仅为12.9%。

从整个职业生涯来看,失业更是短暂现象。我们对日本和澳大利亚平均失业时间的调查统计表明:即使假定人们的平均职业生涯仅为40年,那么西方社会的个人平均失业时间最多也不会超过整个职业生涯的5%———平均而言,人们在绝大多数时间(有38.18年)实际上都处于就业状态,而不是在失业状态(仅为1.82年)。而实际上人们的平均职业生涯超出40年。因此相对于每个人的整个职业生涯而言,失业更绝对是一种短期现象。

众所周知,目前西方国家都有失业救济金保障。无论哪个国家,失业救济金的领取一般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通常不会超过6个月),也就是说,任何失业者都只能领取一定时间的失业救济金,而不能无限期领取(除非是残疾人士,而残疾人所领取的已经不是失业救济金)。这种时间性的规定,就是建立在失业的暂时性、短期性基础上的。

当然,社会上的确是存在着长期失业者。不过他们所占比例非常低,一般不会超过失业者总数的5%。更为重要的是长期失业有两类:一类是不会找工作。如果我们把失业6个月就看作是长期失业的话,那么大约有10%的长期失业者属于这种情况;一类是根本不找工作。对于这种长期不找工作的失业者,不能认为他们是真正的失业者。

仓促就业酿成社会问题

从理论上来看,人类社会的就业机会也不短缺。因为就业实际上也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行为,这个需求是无限的。

那么,为什么还会存在大量的失业现象?这是由于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企业不断萎缩甚至消亡。此外,每天都会有一部分社会成员形成工作能力而必须就业。因此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新失业者和新的求职者。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在不断产生失业者、同时又不断消化失业者的过程中前进的。失业是动态的。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中国缺少大量的就业机会。最近由于受西方经济危机的影响,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营困难,乃至倒闭,因此农民工大量失业。中国官方学者估计,目前失去工作的农民工约2000万。因此,也有人认为现在中国至少缺少2000万个农民工就业机会。其实从长远来看,即使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继续下去,最近失业的2000万农民工,只要继续寻找工作,也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全部就业(除非不找工作或者工作能力丧失)。

问题在于,由于需要工作的收入,农民工不能等待,必须立即就业。尽管就业市场存在着巨大的职业技术工人的需要,农民工只要接受职业教育就可以胜任这种工作,可是他们根本没有条件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于是农民工就业的问题就产生了。可见中国所缺少的是农民工仓促就业的缓解机制。

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如此。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率可以达到100%,通常都是在70%左右。但随着毕业时间的延长,就业率会不断上升。中国也是如此———事实上中国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率并不低于其他国家,而且在毕业26周后,80%左右都能找到工作;除去不找工作的之外,一般在毕业后52周都可以就业。这是一个规律。可是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必须在毕业时就有工作,否则他们没有足够的生活来源。大学生就业之所以会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关键也在于仓促就业。

预支未来的工资给失业者

要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就业问题,必须建立仓促就业的全面缓解机制,使失业者可以不必仓促就业。迄今为止,西方社会解决失业问题的基本模式是:发放一定时间的失业救济金,可以让失业者维持最为基本的生活需求;同时提供一定的就业信息和免费职业培训。但中国不可能照搬这种模式。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失业人口也是世界第一。如果发放失业救济金和提供免费培训,仅仅是农民工这一块,每年就至少需要上万亿,社会保障体系和政府财政根本不可能支撑。

笔者认为,中国可以采用就业贷款保障模式———预支未来的工资给失业者———来建立缓解机制。毫无疑问,就业贷款———预支工资给失业者需要一笔巨大的启动资金。对中国而言这一启动资金更是极其惊人。不过它并不需要由政府出资,也不需要社会保障体系出资。目前中国金融信贷体系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资金相对过剩,有近50万亿人民币的资金没有安全稳妥的流动出路。建立渠道,用这50亿流动资金贷款给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就业保障,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而对于失业者来说,赖掉社会保障的债,就是赖掉了自己的社会保障。只要他们能继续就业,根本没有必要赖账。这个体系的建立过程,将是中国巨大的发展机遇。▲(作者是旅居澳大利亚的华人学者。)

猜你喜欢
救济金失业者职业生涯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美企批失业救济金加剧“员工荒”
领救济金的镇干部
法失业者拒绝工作机会要受罚
“奔五”的凯莉·米洛:从邻家女孩到流行歌手
德国人嫌失业救济涨得太少
国企重组若引发下岗潮善待民企可吸纳失业者
Kobe Bryant beats Michael Jordan’s career points
命运大不同
俄鼓励失业者采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