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非手枪

2009-05-22 03:38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古筝爷爷

北 董

A

一场被气象学家称为“剪草机”的龙卷风,疯狂地袭击了八角城。从东南角到西北角,城区200多米宽内的法桐树被连根拔起,广告牌纷纷倒地,市容狼藉得不堪入目。有人说风暴之前看见了不明飞行物,有人说风暴之后看见了两条龙,苏东坎可什么都没看见。

风暴过去正是早饭后的光景,苏东坎去上学。面目全非的步行街,真成了“不行街”了。

忽然,前面有个什么东西一亮,吸引了他的目光。

“一把左轮手枪?”

苏东坎从小喜欢军事,尤其喜欢枪——图片上的,影视里的,玩具店里的,连他床下堆的都全是玩具枪。

他意识到,咫尺之外是一把柯尔特1835年发明、19世纪中期以后风靡全球的那种左轮手枪。他还知道,1981年,刺客就是用这种手枪要了美国总统里根的命。

不知是惊是喜还是怕,他的心狂跳起来。看看周围没人,他拣起手枪掂了掂,好重啊,一把真家伙!

苏东坎并不缺乏法制观念,他知道,下面的事应该是报警了。

可是,他瞥了一眼,发现枪柄上刻着这样一行字:“绝非手枪。”

他又看了看枪管,居然是实心的,没有膛孔。

这叫什么玩意儿呢?如果是玩具,何必做得这么重呢?

苏东坎仔细瞧了瞧,枪柄左侧还镌着“取长补短”字样,右侧则镌着“两相平衡”字样。

啥意思啊?苏东坎是个好奇心极强的家伙,他要好好琢磨琢磨。为了不耽误上学,他把“左轮”装进牛仔裤的口袋里,继续赶路。

“喂,苏东坎,你拣到什么了?金元宝啊?见个面,分一半!”

是同桌的女生秦琪儿,骑着一辆电动车追上来。

“没有没有,”苏东坎赶紧遮掩,“有什么好拣的,大风又没刮倒几家银行!”

苏东坎不太喜欢秦琪儿,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秦琪儿功课太棒,常考全年级第一,语英数理化样样都好,叫人心里太那个了!这个矮个子丫头功课拔尖不算,还精力过剩学弹古筝。她多次找东坎爷爷请教,可是爷爷不接纳她。爷爷背地里说:“拥有满桶水的,不要跟只有半桶水的交流,就弹筝而言,我跟她交流就是犯傻。”

爷爷一向响锣响鼓地倡导“桶水法则”,他不跟琴艺不及他的人玩筝,因此不喜欢秦琪儿。在爷爷的影响下,苏东坎也就不想接近秦琪儿。

“你不诚实!”秦琪儿盯着苏东坎鼓起来的口袋,扑闪着两只大眼睛说,“你拣到的东西在发光!给我看看!”

苏东坎低下头看一下,真是怪了,有桔黄色的脉冲光透过厚厚的牛仔布射出来!他急忙说:“放光啊,是爷爷给我买的激光魔片,小娃娃们玩的那种,没意思!赶路赶路,再磨蹭我们要迟到了!”

秦琪儿半信半疑地骑车而去。苏东坎却停下脚步,他又犯难了:“这玩意儿如此不好隐藏,又怎么带进学校呢?”

正好有两条狗在前面溜达,一条大,一条小。大狗是白色,小狗是白底上生有一朵朵别致优雅的梅花斑,这让大狗显得非常逊色。

出于好玩,苏东坎掏出“左轮”,默默地念了“砰砰”两声,分别朝它们各打一枪。

下面的事,叫苏东坎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大狗身上竟出现了别致优雅的梅花斑,而小狗身上的梅花斑则减少了一半。

他看了看弹仓,显露的是“相貌”二字。

“这是……为什么啊?”苏东坎惊呆了。“我再试试!”

他看见了一辆桑塔纳和一辆秃尾巴的小汽车。

他又默念了“砰砰”两声,分别朝它们各打一枪。

啊,桑塔纳的后部分缩短了,那辆“秃尾巴”的后面却长出了一截“尾巴”,车型漂亮多了。

苏东坎非常开心,一连好几次“取长补短”,在猫、蝴蝶、蚂蚁、鹦鹉身上演习了左轮手枪。突然,“左轮”“嘟”地响了一声,如蜂鸣,枪管上文字提示:最后3发。

他愣了一下。

B

聪明的苏东坎,很快就得出结论:左轮手枪打出了一种“催化剂”,能够让被打的双方发生反应,实现“取长补短”,达到一种优劣的平衡。小白狗的梅花斑,是它的优点,一瞬间被大白狗“取”去了一半。

他转动轮形弹仓,竟发现了不同的字样:“学业”、“琴艺”、“武功”、“足球”、“身高”、“血压”、“脉搏”等等。

“回家!”他大胆地决定弃学半天。那个秦琪儿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去吧,这把左轮手枪太神奇了!

苏东坎跑回家,褂子都被汗浸透了。爸爸妈妈不在,爷爷在看电视。

“你……出什么事了?”爷爷看出情况反常,撂下遥控器问道。

“爷爷你看!”苏东坎掏出“左轮”,把两条狗、两只猫、两只蝴蝶……“取长补短”的故事告诉了爷爷。

“你瞎说啥呀!”爷爷不予理睬,又把遥控器抓起来。“大白天说梦话呢你!”

“爷爷!我如果瞎说,”苏东坎急了,信誓旦旦地,“就叫我变……变葱头!”

爷爷知道东坎平日并不说谎,相信了他的“梦话”。他翻来倒去看那枪,沉吟了良久后说:“这……如此说来,这不是平凡之物,这是圣物,有来头啊!”

“圣物真好玩!”苏东坎说,“有魔法,比真枪还有趣!”

“糊涂!”爷爷严肃起来,一把抓牢孙子的胳臂,拉到演奏古筝的琴凳前,“你光想玩!玩!泥菩萨开膛——没心少肺!来!验证一下!举一反三地说,这圣物应该能把爷爷弹筝的技能平分给你!”

“那……咋会呢?”苏东坎摇摇头说,“我连半桶水都不够,只能算是半瓢水、一茶缸底儿水,弹筝又不是长相!”

爷爷把弹仓调出“琴艺”,说:“你打!开枪!”

“我……打咱爷俩?”

“打!”

苏东坎像刚才一样“砰”了两声,分别朝自己和爷爷打了一枪。

苏东坎一直记得,他当时就感觉到脑门儿麻了一下。

“你弹筝,试试!就弹《浏阳河》!”爷爷把孙子摁到琴凳上。

以前并不喜欢古筝的苏东坎毫无把握地戴上几枚玳瑁假指甲。

“你把腰板挺起来,提提精神!”爷爷说,“开始,《浏阳河》!”

苏东坎竟流畅而准确地弹了一曲《浏阳河》。

“嗨!你看你看,”爷爷兴奋地拍打孙子肩膀,“连小三度的上滑音都按得没点儿错!再弹,弹《春江花月夜》!”

苏东坎已经来了劲头,学着爷爷像模像样地弹了一曲《春江花月夜》。

“嗨!你看你看……” 爷爷想不出词儿,只好“无声胜有声”了。

苏东坎欣喜若狂,挥舞着左轮跳起脚来。

“哦,”爷爷忽然想起什么来,说,“你说,那小狗的梅花斑失去了?我来弹筝看看!”

糟糕透了,爷爷的演奏技巧果然大打折扣,绝对达不到在电视台一展丰采的水平。看来,他的“梅花斑”真的丢掉了。

“哎呀,这……”老人家面露苦色,目光在古筝弦上凝固下来,低沉地说,“多少年的道行,眨眼之间就……”

“爷爷……”苏东坎也有些难过了,他不想掠夺爷爷的功夫哇。“我该怎么把本事还给您呢?”

“不能了,”爷爷戴上老花镜,再次看过左轮说,“这上面印着呢,操作没有可逆性。不过,爷爷不后悔,把本领传给孙子,你那桶水多了,爷爷心甘情愿啊!”

“这枪,交给哪儿……啊?”苏东坎问爷爷。

“交给哪儿?糊涂!”爷爷说。

C

苏老先生的古筝演奏,在八角城是家喻户晓的。他老人家从12岁开始学古筝,弹了一辈子——尽管是业余。一曲《渔舟唱晚》曾经在电视台业余民乐大赛中拿过金奖。他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拥有满桶水的,不要跟只有半桶水的交流,否则就是犯傻。”

苏东坎小时候不太明白爷爷这句话的意思,后来上了学,爷爷反复对他进行熏陶,他就听明白了:不要跟功课差的同学结伴,他不如你,你学不来人家的东西,却白搭了东西给人家!

苏东坎懂了,后来,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再到初中,他坚持了“桶水法则”,从不跟差生玩。他的功课保持着中上等,可是他朋友很少,同学们说:“他不用躲咱,咱还想躲他呢!酸样儿!”

苏东坎自己缝制了一个黑布口袋,把左轮手枪装在里面,不让脉冲光射出。他开始物色“取长补短”的对象,以实现“两相平衡”。

正上着语文课。

邹老师说:“秦琪儿同学的作文《我的奥运梦》在《西北少年报》发表,获得了征文大赛的金奖,喜报寄到了学校。下面,我们请秦琪儿同学念念她的这篇作文,请大家认真听。”

苏东坎可没心思听作文,他在桌膛里把左轮手枪的弹仓调到了“学业”,隔着桌板朝秦琪儿打了一枪,再掉转枪口,朝自己打了一枪,嘴里小声念叨“砰砰”。

苏东坎就等着单元考试了。

灵验得很,苏东坎的各科成绩大大提升,前进了12个名次。秦琪儿则大大落后,第一的宝座丢了。

秦琪儿哭了。

第二天,秦琪儿没来上学。她躺在八角城中心医院里。

爷爷也躺在八角城中心医院里。爷爷是在去公园的路上突发心脏病,心脏几乎停跳。

苏东坎在医院走廊里看到了秦琪儿的妈妈。苏东坎问了一句:“阿姨,秦琪儿闹啥病啊?”

阿姨说:“叫做——心动过缓,人没劲儿。”

苏东坎再问:“为什么心动过缓呀?她一向身体不错的呀!”

阿姨说:“有一位老爷爷去遛鸟,突然发病,心跳几乎停止跳动,我们女儿把自己心跳的速度匀了一半给他,老爷爷保住了性命,我家秦琪儿就病了,心跳得太慢了。”

苏东坎吃了一惊:苏东坎是为救爷爷而减慢了心率?难道……

“阿姨,我可以看看秦琪儿吗?”

阿姨问道:“你认识她?”

苏东坎说:“我们是同班同学。”

苏东坎走进了秦琪儿的病房,看见一男一女两名记者正跟秦琪儿聊着什么。秦琪儿嘴唇发青,脸色苍白,下巴一扬一扬的,呼吸显得很吃力。她的胳臂上插着点滴管。

“苏东坎你来啦!谢谢啊!苏爷爷好些了吗?”秦琪儿问苏东坎。

苏东坎说:“爷爷脱离危险了,听说是你救他一命的,谢谢你——对了,你是怎么救我爷爷的呢?”

秦琪儿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我……拣到了一把怪怪的手枪,能取长补短,砰砰,把我们的心率平分了……”

苏东坎一听,差点儿跌倒。

一股巨大的羞愧感,让苏东坎无地自容。他甚至觉得爷爷不肯跟秦琪儿交流弹筝也有些卑鄙。那条极度自私的“桶水法则”简直比毒蛇还可恶。

“苏东坎,”秦琪儿说,“告诉同学们不要惦记我,医生说,我的心动过缓是临时性的,三两天就能恢复正常。我单元测验考砸了,你能不能给我说说第7道数学题?”

“你的个子,是太矮了些啊。”苏东坎说出的,是这样没头没脑的一句话。

秦琪儿愣住了:“你说什么呀?”

“秦琪儿,”苏东坎沉重地说,“我对不起你,我也有一把左轮手枪……”

苏东坎把手枪拿出来,转动了一下弹仓。

“老天爷成全我,给我一次安慰良心的机会——还好,有‘身高呢!我俩平均一下吧!”

秦琪儿刚刚喊出一声不要,苏东坎已经朝自己扣动了扳机,他喊了声“身高”,再一枪,打中了秦琪儿。

两名记者都被突发的“枪击事件”吓坏了。他们想夺枪,苏东坎已经主动把”左轮“放在病床上,说:“没子弹了。”

D

秦琪儿的个头长高了14公分,苏东坎的裤脚就擦了地面。

苏东坎从不愿意谁说起这件事,因为他觉得这有一种“报答”的味道。如果不是人家秦琪儿先救了爷爷一命,我苏东坎会不会把自己的个头献出来呢?

猜你喜欢
古筝爷爷
不甜不要钱
冬爷爷
站着吃
爷爷说
美好
第一次弹古筝
我爱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