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外墙渗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2009-05-25 04:25张翠青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5期
关键词:渗漏房屋建筑措施

张翠青

摘要:房屋的外墙渗漏给用主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它不仅影响房屋的外观质量、适用性及耐久性,严重的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总结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房屋工程外渗漏的墙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渗漏;措施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主力军的建筑业得到迅猛发展。由于设计、施工、使用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外墙渗漏是建筑工程的通病之一。如何减少和杜绝外墙渗漏,是我们建筑业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笔者在多年的建筑施工与监理的实践中积累了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与同行们进行探讨。

1 设计方面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1.1 设计方面的引起外墙渗水的原因分析

1.1.1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制定防水工程的设计规范,造成设计人员无规范可遵循;如何进行防水设计, 采用何种防水材料等等, 均没有明确的规定。

1.1.2 细部构造不当引起的渗漏。很多建筑设计人员不按规范设计,如雨棚、阳台、鹰嘴、滴水槽、穿墙管、外墙预埋管件等一些部位,由于这些部位相对繁琐,在设计时没有画出大样图,只给出略图,或以说明简而言之。

1.1.3 设计人员对使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缺乏了解,特别是对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性能、适用范围、使用条件等知之甚少,不能根据建筑物的不同部位,选用不同的防水材料,从而因选材不当而造成浪费或渗漏。

1.1.4 建筑师在设计中重视外观设计, 为美观而超越设计规范,对外墙防水不重视,基本上对外墙的防水没有概念。甚至还不知道外墙还需防水。

1.2 预防措施

对设计原因导致外墙渗漏应采取事前预控的手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2.1 制定设计标准和设计规范。近年来,尽管颁布了一些有关防水的国家、地方标准规范,但对当前的发展缺少指导性、前瞻性。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这些标准、规范就谈不上与时俱进了。因此,要对规范、标准及时修定。

1.2.2 加强设计人员的责任心,增进各工种间的协调配合。强化建筑设计人员的规范化、标准化设计十分必要,特别对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建筑死角、工序衔接、结构衔接、结构材料变化的部位,以及设计工作中难处理的细小部位,决不允许设计人员偷工、含糊设计。必须要求设计人员在重点(容易渗漏)部位给出详细的大样图和说明。例如: 在外墙设计中,窗台坡度、鹰嘴、滴水槽、穿墙管、门窗、梁柱与砌体墙间的接缝等处要有构造详图或详细说明。

1.2.3 在建筑设计中,为了建筑物的外形美观、线型流畅,建筑师往往会忽略结构设计和关键部位的防水要求。在机电、管道设计时,设计师随心所欲地在外墙上布设穿墙管道,也不管该部位能不能开孔。更为可气的是,布置管道了还不和其它工种交流。因此,任何一幢建筑物的设计,都是各工种间的密切配合,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完成的。

2 施工方面的原因分析和防治技术措施

2.1 施工方面的引起外墙渗水的原因分析

施工方面的因素是造成房屋渗漏的主要原因。即使有合格的防水材料,优秀的外墙防水设计,但由于施工不认真,仍然会使房屋外墙发生渗漏。因此,确保施工质量, 是提高房屋防水质量的关键。造成施工质量低劣的主要因素有:

(1)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没有足够的防水专业施工队伍。绝大部分的防水由不具有相应资质的防水施工单位施工。从事防水施工的工人基本上没有经过培训,更谈不上持证上岗,甚至有些防水是由丝毫不懂防水技术的工人去进行房屋防水施工操作,象这样的工人去施工,若不发生房屋渗水那才是奇迹!

(2)防水施工时没有对工人进行施工工艺的技术交底,让工人随意施工。如,梁、柱与砌体接缝处粉面时未按规范要求放置铁丝网或虽然放了但宽度不够。由于,这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砖砌体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为0.5×10-5℃, 混凝土为1.0×10~5℃, 二者相差将近一倍。在相同的温度下,砖砌体和混凝士的收缩变形不同, 导致连接处开裂是漏水的多发处。

(3)抢工期、赶进度。上一道工序完成后未达到设计强度,甚至上一道工序刚刚完成就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外墙梁与砌体墙间的顶坡砖按规定应待其下部墙体砌筑7d后,采用立砖斜砌挤紧,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工人为了方便把顶坡砖与下部的砌体同时砌筑。

(4)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建设单位为了降低造价,施工单位为了拿到工程尽量压低投标价,甚至明知亏本还要接下来做。在施工中,必然出现偷工减料或使用劣质材料。如进行涂膜防水施工时, 则往往因涂膜厚度或使用一些含量偏低的防水涂料而导致防水失败。

2.2 防治技术措施

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预防外墙渗水经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2.1 砌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砌块在砌筑前放置的时间不宜小于一个月,据研究分析,此时的砖块收缩量已达到总干缩值的50%以上。使用这时的砖块来砌筑对防止砌体的早期开裂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另外,砌块的强度一般较小,因此在运输、搬运过程中,尽量减少碰撞,以防出现缺棱掉角的現象。砌筑砂浆要按规定的配合比拌制,严禁使用泥砂。

2.2.2 砌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首先,砖在砌筑前24h应对砖块冲水湿润,同时冲洗表面泥粉,严禁干砖上墙。根据砌块的吸水、失水特性,适宜的含水率为10%~20%。若砌块含水率太大则砌体易变形;而干燥的砖块则会使砌体松散开裂。

其次,外墙砖砌筑时严格禁止半头砖的集中使用。砖墙砌筑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揉挤的“三一”砌筑法,有助于提高灰缝饱满度,溢出墙面的浆渍(舌头灰)应刮平顺压。灰缝宽度控制在8-12mm,水平灰缝的位置,应在砌筑前在墙、柱或木方上画好线以便控制。梁底与墙间缝隙是外墙渗水的多发处,梁底顶砖的砌筑时间应在下部砌体完成7天后进行,此时砂浆强度已达70%以上,砌体已充分沉降,再用斜砖顶紧, 斜砖上下两端砂浆应填充密实,这对防止梁与墙间的开裂有一定的作用。

最后,为了保证墙与梁柱的整体性,严格按照构造、设计要求设置砌体拉结筋和构造柱。

2.2.3 抹面施工的质量控制

首先,防水材料的质量控制。在现场施工中使用以劣充好的防水材料是普遍现象,在材料检测时使用正品材料,实际使用时采用劣质产品的调包方法。因此,工程监理对防水材料选择、施工质量的控制等都要严格监理。

第二,抹面前做好穿墙孔、脚手架连接孔等的封堵,以及墙面裂缝的检查。外墙面穿墙孔、脚手架连接孔在抹灰前,在孔洞四周凿出2倍孔洞直径以上,深度20mm的喇叭口,冲洗干净后,分2至3次用1: 2的加入膨胀剂的防水砂浆填塞孔洞至浆溢出,外侧做成凸出墙面约5mm的圆形。墙面上出现裂缝的部位,要用水泥浆填充密实,也可采用注浆的方法使其密实。

第三,抹灰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抹灰前应对墙体进行浇水淋湿,以清除浮灰和湿润墙面;②对于表面比较光滑混凝土墙面及其它构件,应将其表面清洗干净,再用水泥基聚合物进行“毛化”处理以增强粘结力;③抹灰厚度大于20mm的地方要分两层或几层施工,在第一道抹灰结束时要用扫帚扫毛,养护2到3天抹下一层,必要时适当设置钢丝网;④混凝土和砌体的温度线膨胀系数相差近一倍,因此在砌体墙与梁、柱及混凝土墙的接缝处放置铁丝网并在缝两侧的宽度至少有150mm,以保证砌体墙与混凝土构件的整体性

3 用户使用不当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3.1 用户使用不当的引起外墙渗水的原因分析

通常情况,用户在使用前均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装修,他们在墙体上随意钻孔、打洞,但对洞口及螺栓周围缝隙未做防水密封处理,导致渗水,严重破坏墙结构。

3.2 预防措施

首先,在用户入户前进行宣传,如城需在外墙打孔、改变外墙结构以及改变内部结构时,要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

其次,减少外墙遭到可见性破坏。例如,在可能需安装空调位置,可预留一个穿墙洞和设计一个可放置空调主机的平台。

综上所述, 造成外墙渗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产生渗漏。但从设计、施工管理过程中只要严格按规范、标准执行,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就能有效地控制渗漏问题。

参考文献

[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2]重庆建筑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李继业,刘福臣. 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与防治措施[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渗漏房屋建筑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探析高层住宅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
结构自防水在高层地下室施工技术中的应用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漏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