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植物人的护理研究

2009-05-26 07:3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09年5期
关键词:颅脑损伤护理

王 萍

宁夏石嘴山中心医院,宁夏 石嘴山 753000

【摘 要】:无论在平时或战时,颅脑创伤都是常见的损伤。植物人是颅脑损伤后的一种常见的状态。植物人是与植物生存状态相似的特殊的人体状态。除保留一些本能性的神经反射和进行物质及能量的代谢能力外,认知能力(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知力)已完全丧失,无任何主动活动。本文通过对某例矿难植物人的护理进行研究,提出了一整套颅脑损伤植物人的科学护理流程。

【关键词】:颅脑损伤;植物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3(上)-0117-02

1 临床资料

病例:患者,男,33岁,在煤矿井下工作时候,煤层塌方,造成重症颅脑损伤,来我院立即行急诊手术进行抢救,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处于深昏迷状态,即所谓的植物人,经过我们科室的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这个植物人患者存活了7个月10天,无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护理并发症。

通过对这个植物人患者的护理,我们总结了以下的护理经验。

2 护理

2.1 中枢性高热,是颅脑损伤常见的伴随症状,多由于直接或间接损伤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所致,它可导致脑部缺氧、惊厥、颅内高压及脑水肿等症状的出现,加重或促使意识障碍。因此,采取适宜的方法有效地控制体温,是治疗护理中的关键环节。

2.1.1 降温方法

降低室温:保持病室室温在18℃~22℃,湿度50%~60%。

降低体温: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定时监测患者体温,依据体温高低采取适宜的降温法,尽量将体温控制在37.0 ℃以下,具体方法如下:①松解盖被;②头部置冰枕,戴冰帽;③酒精擦浴;④灌肠法;⑤静脉降温法 ⑥降温毯降温。[1]

亚低温治疗:物理降温与冬眠肌松剂相结合。首先用微量泵泵入冬眠肌松剂,其用量根据患者血压、心率、肌张力情况进行调整。在患者进入镇静冬眠状态后再进行物理降温,以免因患者寒战而影响降温效果,降温速度一般控制在每2~4h降低1℃,在4~12h将患者的肛温降至32 ℃~35℃,一般治疗3~7天。[2]

2.3 中心静脉护理

患者为植物人,无行为能力,家属对深静脉置管术缺乏了解,较难取得配合。因此,护士必须热情、主动,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讲解置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消除家属的紧张和恐惧,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操作过程。①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要注意局部保护,穿刺点定时消毒 、敷料定时更换,一般在冬天每周更换1~2次,夏天由于患者出汗多,我们主张每日更换1次或隔日更换1次。同时要避免因患者翻身或不自主动作导致管道接头脱落。②保持管道通畅,防止堵塞:管道堵塞常见原因有血凝块堵塞 和静脉高营养时部分静脉营养物质粘附于管腔内壁所致。置管后所有导管均接上肝素帽,并于每日输液完毕时用50U/ml的肝素溶液3~4ml封管。③预防气栓:我们每次皆需及时更换液体,并仔细检查输液系统的各个连接点,进行必要的妥善固定,使其不漏气、不易脱落。在更换输液导管时因先关闭静脉留置管,确保导管各连接完善并无漏气现象后,在打开导管的阻断阀。[3]

2.4 胃肠外营养

植物人不能进食,需要鼻饲,给高营养易消化饮食。胃管灌注注意事项:①合理安排餐次,根据病人情况,每日可安排5~6次,每次灌量250~350毫升为宜,过多病人不易接受。②温度适宜,过冷冷热都会引起病人不适,一般掌握与体温温度相似,约37度~38度左右,灌之前将一次用量在热水中加温。③灌注速度不宜过快,开始灌量要少,逐渐增加数量,待病人无不适时增加至所需数量。一次约需10~15分钟灌完。④灌饲后给适量清水冲洗管子(或补充菜水)以防残留液阻塞管道,另外加强口腔护理,每日2次。如果灌注果汁应待灌完匀浆液后1小时再灌,不可同时一起灌入,防止牛奶凝固。⑤保证卫生,灌前检查匀浆液是否变质,保证安全卫生。24小时未用完部分应弃掉。⑥每周更换一次鼻饲管。对疑有神经性胃肠出血者应及时发现并做好抢救准备[4]。

2.2 预防肺部感染

植物人患者一般都做气管切开,按气管切开常规护理,如吸痰、雾化吸入、气管内滴药,及时进行气管内套管及吸痰用物的消毒等。定期痰培养,并做药敏,选用有效抗生素。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探视,避免外来呼吸道疾病的传播引起交叉感染。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保持一定温度、湿度,每日用紫外线消毒病房,减少陪住,这样可以预防坠积性肺炎。[5]

2.5 预防泌尿系感染

植物人患者需要长期留置尿管,加强护理工作预防泌尿系感染:①行导尿术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插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尿潴留患者膀胱高度膨胀,首次放尿不可超过1000ml,以防腹压骤减引起虚脱及膀胱粘蟆急剧充血而引起血尿。②引流管要牢固地固定在床沿上,避免翻身时将尿管拉出,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而影响尿蔽流出。发现引流不通畅时,应及时检查并调整尿管位置,酌情处理,使尿管保持通畅。③每日定时开放导尿管,不可使尿管长期开放,避免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一旦拔除尿管,膀胱充盈缺如。④倾倒尿液时不可将引流袋提高于床沿,以防引起逆行感染。⑤应每日清洗会阴,保持尿道口清洁。根据病情,给予患者多饮水以利尿,达到膀胱冲洗的目的,每日用0.02%呋喃西林500ml冲洗膀胱,严防泌尿系统的感染。⑥每日更换尿袋一次,每周更换尿管一次,并每周常规做一次尿常规检查,如有尿路感染及时治疗。

2.6 预防压疮

①褥子要保持干燥清洁。②若皮肤有轻度破损,可以用碘洒涂以患处,一天两次。有条件者,用氧气吹破损处10分钟,一天两次,破损的局部马上就会干燥,局部会较快治愈。③若褥疮已经形成,用盐水局部清洗后涂上红霉素[药膏即可。若是臀部发生褥疮,最好用氯霉素[药水或庆大霉素点于局部。因为这两种药对大肠杆菌感染的褥疮效果较好。若较重的褥疮,可用双氧水1~2mL进行局部冲洗,待泡沫出现后,立即用盐水再冲洗,然后局部用些抗菌素,敷上油纱条即可。分泌物多者一天换一次药,伤口干燥后二天换一次药。也可以在局部清洗后,用些生肌的中药。

2.6 促醒

2.6.1 患者要多与外界环境接触

①室内要保持空气清新,患者要经常晒晒太阳。②要经常将患者推到户外转转,多看看外面。外界的刺激,对于患者的促醒是非常必要的。③不能出去的患者也要经常坐起,最好将双脚放于地上。经常活动腰背部,保持躯干关节的功能位,不要总让患者躺在床上。

2.6.2 语言

与植物人交流①对患者进行感官刺激:植物人的心理学研究者认为某些患者的大脑中有信息加工机制存在,所以实施感官刺激或感官疗法很有必要,可以使外界的感官刺激,从不被认知到朦胧感知最终变得有效,感官刺激的过程也是激发患者的信息加工机制不停运作的过程,起到了积极促醒患者的作用。②注意说话语速:与植物人患者交流的时候,说话语速要慢,语调要温和,对相同的话语要多进行重复。③给患者唱歌:可以经常给病人唱一些歌,尤其是患者平素喜好的歌,唱的时候要充满情感,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态,是否在注意听,这种方式要远比听耳机要好的多。

2.6.3 运动

给患者进行被动活动全身个关节,按摩肌肉,预防关节废用和肌肉萎缩。有利于苏醒之后回归家庭和社会,让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6]

3 结论

总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降温、中心静脉的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和压疮并发症、促醒等六个主要方面,通过对这六个方面的经验总结,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对应方案,在一定程序上提高了颅脑损伤后患者的成活率,降低了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林珠莲.颅脑损伤伴中枢性高热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0,15(9):715.

[2]刘麒,韩小岛,赵琳.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1)A版:1020.

[3]王庸晋主编.急救护理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43.

[4]顾沛主编.外科护理学.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39-45.

[5]王庸晋主编.急救护理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319-322.

[6]顾沛主编.外科护理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192-194.

(收稿日期:2009.1.2)

猜你喜欢
颅脑损伤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护理路径对老年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
车祸致颅脑损伤伤残鉴定分析
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与损伤部位相关性研究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