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面临新挑战

2009-05-27 08:35侯圣苍张曼琳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09年3期
关键词:思想教育网络时代大学生

侯圣苍 张曼琳

【摘要】网络作为新事物,必然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构成极大的挑战。我们必须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积极探索“网络社会”中政治思想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发现新问题,分析其根源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网络时代 大学生 思想教育

网络的发展、普及,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趋向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构成严峻的挑战。研究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互联网对大学生影响的诸多表现

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点,面对网络文化这种开放性的、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和人生观都会受到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的冲击。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网络形成的虚拟社会也造成了许多大学生逃避现实,沉浸在网络社会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大学生中的发展性心理障碍给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更为复杂、更具有社会性的问题。

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网络社会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可以通过电脑的终端进行联系,使传统的可视性、亲和感的人际交往方式逐渐减少。长此以往,导致其人际交往的淡化,并逐步削弱人际交往的能力。

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从宏观来看,它可以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从微观来看, 互联网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而一些大学生识别能力和自制力不强而沉迷于电脑世界不能自拔。

网络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提出了新挑战

传播方式的改变。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加快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信息的时效性进一步突出,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传播的时空限制大大突破。它正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方式,这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方式的改变。随着电脑普及程度提高和互联网技术拓展,新的教育方式正在逐步形成。网络将和学校、家庭、社区一起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阵地。

生活方式的改变。调查显示,通信、获取信息、聊天、下载软件、玩游戏和购物是上网的主要内容。网络交友、网络旅游、电子商务等概念层出不穷,以共同的网络倾向为基础的各种虚拟组织也应运而生。网络正在成为大学生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存在。

成长方式的改变。网络的发展推动了大批在校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行动,他们大多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发展规律,首次创业的年龄普遍在20岁左右,甚至更低。他们改变了对成长的传统看法和判断依据,注重的是头脑和技术。

网络时代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效性的对策和途径

加强理论研究。高度重视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牢固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地位。鉴于网络的强大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积极探索“网络社会”中政治思想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探索其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分析其根源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和管理。加强校园网站的建设和网络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开放性、交互性等优势,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努力成才,利用学生对自己学校的关心、对自己切身利益的关注,适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收到最直接的效果。

加快网络法规建设、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当前,国家建立了规范信息网络管理的有关法规,但以青少年和大学生为对象的网络法规或相应的管理技术对策是空白的。除了互联网上的商务活动应有相关法规外,对于网络上其他信息的发布 (包括个人信息),也应该有一定的规范,而不能完全依赖于道德的约束。此外,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法制观念的教育。

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教育工作者更需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互联网无限跨越时空的特点,拓展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教育范围,消除传统受教育和咨询对象的戒备心理。(作者单位分别为:重庆市万州区三峡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思想教育网络时代大学生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网络时代“人”的再发现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