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动机、文化融入与语言学习

2009-05-27 08:35陈晓枫罗学锋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09年3期

陈晓枫 罗学锋

【摘要】身处于目标语环境的语言学习者对目标语人群、目标语文化的情感倾向和对目标语文化的融入行为对目标语学习会产生积极影响,也就是说,情感动机和文化融入对语言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反过来,若想真正融入目标语人群和文化,目标语学习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关键词】情感动机 目标语 文化融入

情感动机、文化融合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研究者们观察研究的对象。但是情感是非常复杂的字眼,涉及到了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动机有三个显著特征(Beck, 1978):有精力的行为、目标导向和对努力的坚持。情感动机是以情感为目标导向,对某事持之以恒的坚持努力。目标语(在应用语言学与第二语言教育领域中),指的是除了母语之外,学习者正在学习的任何一种外语,也常被称为第二语言。

笔者留学英国期间,经常见到有中国留学生在英国居住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却经常与本族人(即中国人)打交道,而没有强烈的动机融合到目标语环境中去,也没有强烈的动机与国际学生交朋友,他们英语的进步是很有限的,他们的英语水平并没有显著地随着时间的加长而有所提高。相反,对目标语人群非常感兴趣、有强烈的愿望要融入目标语社会和文化中的学生,尽管初到英国时英语口语一般,但一段时间之后英语口语和整体英语水平飞速进步。由此可以推测,态度、情感动机对于语言学习,尤其是第二语言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强大影响。

情感动机与语言学习相互促进

其实对情感动机与语言学习之间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50年代的加拿大,Gardner和Lambert就从社会教育学角度对此进行过研究。这项研究最初始于对婴儿学习母语的观察,他们得出结论,婴儿学习母语的过程总是与婴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依赖有很大关系。婴儿对父母的感情依赖、信任和交流的动力驱使着他们尽最大努力地倾听和学习母语,直到有一天开口说话。研究者们又通过案例和研究发现,不仅母语学习如此,外语学习也是这样——情感动机在语言学习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Lambert在其研究中曾提到过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个讲英语的美国人在一个心理语言测试中却更频繁地使用法语,频繁程度甚至超过其母语英语。后来,在访问中得知,这是因为他对法语读物、法国文化和欧洲文化的喜好超过其他任何语言和文化,甚至超过他自己的母语——英语。这也许是Gardener所研究的融合性动机的最初雏形。Nida(Gardener,1972)也推出了一个个案:一位智商很高、有非常好的老师、又很努力的传教士,在学习外语时却极其困难。后来才发现,原因是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带着他和全家人移民到了美国。到美国之后,他就对英语和美国文化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兴趣,而对其他任何语言一点兴趣也没有,甚至是憎恶。结果是,他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都是讲英语,而没有兴趣学习他父母的本族继承语。这个例子也从相反的方面说明学习者对目标语、目标语人群和社会的强大感情倾向会很大程度地影响他们对目标语的学习。

之后,Gardener和Lambert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又对11个学习法语的学生进行了研究。他们分析了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五个变量:语言天赋、言语能力、态度(和动机)、听力和口语技巧。在测试他们的法语水平时,这其中有两个因素的差异对结果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态度动机和语言天赋。这就意味着,对于生活在目标语环境中的学习者来说,其对目标语和目标语社区和文化的感情和态度及其努力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第二语言的学习成绩。1959年,Gardener和Lambert又在第二语言学习领域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来验证这个结论的普遍性。后来,Gardener又将其发展为更加复杂和动态的模式,即情感态度动机对第二语言学习成就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第二语言学习成就反过来又对情感、态度和动机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由此可见,学习者对目标语及其人群和文化的情感和兴趣对语言学习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反之,如果对周围目标语的人群和社会比较漠然的学习者则进步有限。

只有融入目标语文化,才能提高学习效果

文化与语言是密切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基石,同时又反映文化。学习者要真正地了解目标语文化,不学习语言是不行的。学习者只有通过语言学习才能够了解目标语人群是如何通过目标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语言背后是他们的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文化融入是指学习者在行为上融入目标语的文化之中。当一个人融入当地的目标语文化,就会对当地人或目标语所在人群产生兴趣,理解他们的行为习惯。但是为了更深一步地学习和融入目标语人群和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学习他们的语言。而对目标语人群的积极情感、强烈好奇心、积极的探索精神和融入他们文化的急切愿望,是学习者学习目标语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动力。

一个学习者对目标语人群和文化如果没有任何偏见和歧视,他对身处其中的目标语人群、社区和文化就会充满积极的情感,从而有强烈的愿望融入其中。与目标语人群进行接触,对目标语进行学习,是使他这种愿望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而在这一强烈动机的驱使下,与目标语人群和文化的频繁接触会使目标语学习有很大进步,也会对目标语的学习效果有重要的积极影响。相反,如果对目标语及其人群与文化没有丝毫兴趣,不想接近,无欲探求,这种学习者肯定也没有精神动力去学习这种目标语。或者即便是学习,他们那种漠然的、脱离周围目标语人群和社会文化的、闭门造车式的学习态度,对目标语的学习效果和成绩也是值得怀疑的。

综上所述,对语言学习者而言,尤其是对身处目标语环境中的学习者而言,情感动机和语言学习效果关系密切。而由情感动机所导致的文化融入行为更加与语言学习效果的提高有着直接的联系。学习者对目标语及其人群的情感动机和融入目标语人群、社区和社会的行为,可以对他们的目标语学习有很大的、重要的积极影响,而如果想要融入到目标语环境和文化中去,语言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