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用"×◎%#"编织而成的帽子

2009-05-28 09:53沈奇岚
中学生天地(B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贴标签局限编织

沈奇岚

“你知不知道他们怎么说你这类人?你们×◎%#……”人生中总有些这样的时刻,突然被粗暴地划分到某一个类,这种时候总是让人有些恼火又无可奈何。那些“×◎%#”的词与我有什么关系?

我所经历过的“×◎%#”的词,有时候是“你们上海人呀,好精明,×◎%#……”,有时候是“你们80后呀,热爱物质,×◎%#……”,或者“你们文艺女青年呀,×◎%#……”。等到了德国,就成了“你们中国人呀,×◎%#……”。

那些人总试图定义我,归类是最轻松和最不负责任的方式,他们表现得好像十分了解我的喜好和优缺点,说出的无非是这样那样的偏见。每个人都有过这么不负责任的时刻吧,在开始聊了三句之后,就自负地以为了解了对方的全部。“那些外地人”“那些物质女郎”“那些差生”“那些学生干部”,这些定义都是多么简单粗暴的划分。好像给别人贴个标签之后,就觉得完成了对对方的认识了。他们以为真实生活中的人就像漫画里的角色,有着容易把握和定义的特征与性格。

如今说腻了80后这个词之后的媒体,开始寻找新的定义来喂养眼球,比如所谓的90后:90后如何如何,×◎%#。大家乐此不疲地拿一堆形容词来塑造着90后,定义着90后。

被定义的人总是不服气,就忍不住会说:其实我不是这样的,我是那样的。真的不喜欢好端端的见面,变成了某种辩论,“并非所有的中国人都吃狗肉”“文艺女青年并不热爱折腾感情”“不是所有德国人都爱喝啤酒”。

我花了很多的时间,来解释我和他们以为的“×◎%#”不一样。其实这样的争论毫无用处。那些持有偏见的人没有想过自己可能是片面的,或许给人贴标签要比说“我可能理解错了”容易得多,解释到最后,他们的偏见依然好好地停留在原处。

后来我发现,和那些定义争论,就像和一个带着帽子的隐形人过招。那顶飞舞的大帽子就是那让人恼火的定义,当人们莫名其妙地说“我看你戴着这顶帽子”的时候,我与它的反复争论并没有让它消失,反而让站在台下的人们看得兴致勃勃,甚至觉得那帽子下必然存在着某个隐形人。我越是与帽子争吵,人们越是确定隐形人的存在。争到最后,帽子就戴到了我的头上。然后人们说:“我说的对吧,你就是戴这顶帽子的呀!”

所以当人们将自己简单分类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去理睬那顶帽子,无论那是顶漂亮的彩色帽子,或者一顶破草帽。那些用“×◎%#”编织而成的帽子,和自己其实毫无关系。那些是无聊的人们设置的陷阱,让被定义的人去耗费无谓的时间精力来戴上或者破坏这顶帽子。

“80后”“90后”“文青”“愤青”,那么多的帽子,都是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们为了省事而发明的东西。他们不想多花时间来了解世界和人的丰富与复杂,所以制造了容易辨认的帽子来简化这个世界。

这世界喜欢给人乱扣帽子的人到处都是,如果每一顶帽子都要去认真解释,哪里有什么时间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呢。

如果万一被扣了帽子,心里不服气的时候怎么办呢。争论无用,那就不要同意那些自以为是的大人们,永远不要把自己留给别人去定义。无论任何人如何定义了自己,说“你们呀,就是×◎%#……”的时候,要记得,那无非是一些心怀偏见的懒人不能了解你的缘故。别对号入座,也别生气。人的惰性让人们不去了解人和世界复杂性,贴标签是最安全的方式。永远不要让别人的局限成为自己的局限。有句美丽的英文叫做:The future is unwritten。谁都不知道未来的模样,谁又有资格来定义另外一个人呢。

那些愿意花时间来了解你的人,就会渐渐发现,你不是他想象的“×◎%#”。你就是你,独一无二的你。“90后”这顶虚拟的帽子,不值得让人在舞台上倾情表演。如果你喜欢这帽子,就戴上玩。不过不必和那些宏大的帽子吵架,否则吵着吵着,那个隐形人就存在了。

不如转身。如果舞台上只有一顶帽子,就不会有任何观众。

猜你喜欢
贴标签局限编织
小熊贴标签
拒绝被贴标签
体验编织的乐趣
竹自清高,编织美好
我给酸奶贴标签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
不受身材局限的美服
我国破产法的适用局限与完善建议
庄一强看医改走出行业小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