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尼.博赞:世界上最具创意智商的人

2009-05-28 09:53
中学生天地(B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东尼芬奇笔记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伦敦郊外的河道上,一个精神矍铄的花甲老人正划着皮艇缓缓前行,偶尔与河边跑步的学生聊上几句——这就是东尼·博赞一天生活的开始。

你或许会把这个穿着普通的老人和《放牛班的春天》里兢兢业业的乡村教师联系在一起。实际上,东尼·博赞的确是一名老师,不过他的课堂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顶尖学府及全球500强企业,如微软、波音、迪斯尼等都邀请他做过讲座,至少有2.5亿人使用他发明的思维工具。这位闻名世界的“大脑先生(Mr. Brain)”是大脑潜能和学习方法的研究专家,也是世界上创意智商(Creativity IQ)最高的人。

“人的思考被局限在一行行文字筑就的监狱之中。”东尼少年时,经常因为学习而烦恼。他辛辛苦苦地记笔记,却发现记得越多,脑子越乱。为了改善记忆,他尝试用不同的颜色在笔记上做标记:下划线、着重号、圆圈或者方框……这个小小的举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上大学时,东尼注意到了善于思辨的古希腊人提出的一种记忆体系——“想象”和“联想”。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我们大部分人的笔记都是乏味单调的,跟想象和联想沾不上边,具有无限潜力的大脑被限制住了。

东尼在图书馆查找,却发现没有一本教导人们如何有效使用大脑的书籍,于是他立志找到一种高效的思考工具:它必须能轻松地把信息放进大脑,又能轻松地取出来。

为了找到这种工具,东尼在大学里学习了数学、语言学、自然科学和心理学知识(均获得学位)。他还从人类最杰出的学习者那里汲取灵感,比如达·芬奇。达·芬奇既是著名的画家,又是颇有造诣的科学家、发明家,几乎对当时每个科学命题都有所建树:他为什么会有超级大脑呢?他的思维方式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在达·芬奇的笔记中,随处可见各种图画、线条、符号。结合自己的经验,他意识到,这正是达·芬奇成功的秘密所在。

东尼知道,人脑其实是由神经束连接而成的“信息通道”,就像自然界的河流、树那样。既然人脑是自然的一部分,那么人的思考、记忆也应该向自然学习,一种崭新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诞生了!它是一个像发光的星星那样呈放射状的结构,通过使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

从那以后,东尼一直在应用它、宣讲它。他教人们用思维导图来改善记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人们发现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他教人们用它来做规划,理清复杂的思路,激发有创意的想法,一个宏伟的蓝图和多头绪的事业,可以了然于胸。

举一个例子。波音公司在研发新的飞机时运用 “思维导图”,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设计新飞机可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光是设计手册就达80000多页。每个技术人员往往只负责极小的一个设计,结果他们就像看不到大象的瞎子一样,缺乏对飞机的整体认识。研发主管为此画了一个巨大的思维导图:我们如何设计一架飞机。通过这个图,每个人都可以知道他在哪里,什么是他的责任,他的设计如何与飞行模式联系在一起,整个团队都知道所有其他人在做什么,进展如何……原本需要数年才能完成的任务,结果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便大功告成。

思维导图并不神秘,当你在纸上漫不经心地涂写时,也应该画出过类似的东西。为什么我们没有更早地发现和使用它呢?也许是因为,我们总以为伟大的想法出于天才的头脑,总是羞于记录自己不成熟的思想萌芽,结果无数灵感的小火星就在它们产生的瞬间被我们遗忘。

东尼和我们的不同在于,他“让思维不断涌现、不断发展,让它们成为不羁的骏马,不断向远方奔驰”。

猜你喜欢
东尼芬奇笔记
达·芬奇 下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达·芬奇睡眠法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二)
我的自然笔记(一)
爱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