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我自己

2009-05-28 09:53朱娟娟
中学生天地(B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刘轩刘墉哈佛

朱娟娟

刘轩,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朱丽叶音乐学院高材生,散文专栏作家及主持人,台湾型男代表。听到这些头衔,你会说,哦,这是个了不起的青年才俊。可刘轩有个更著名的头衔,那就是他是著名作家刘墉之子。听到这儿,你就会感到亲切多了——原来是他呀,那个总是出现在刘墉励志书中的主人公。如今,那个在父亲智慧光环笼罩下成长起来的男孩早已长大成年,拥有自己的世界。

老爸是我见过的最联盟的人

记者(以下简称记):很多人知道刘轩,是从你的父亲刘墉开始。我们都知道,刘墉老师是著名作家、是励志大师,你眼中的父亲是什么样的?

刘轩(以下简称轩):他很强。我老爸是一个很强势的父亲。很多时候,碰到初次见面的朋友,他们都会说你长得跟你老爸很像,你说话跟你老爸很像。我说谢谢,我是刘轩,我是我自己。

说说生活中的老爸,他最爱美食,要么就是巧克力、冰激淋,要么就是鱼翅;他最擅长的运动,以前是羽毛球,现在是乒乓球。网络断的时候他会发火,然后打电话给我,说这个屏幕上面又出现什么什么情况,让我帮他一个一个解决。

记:据说,你当初选择攻读哈佛大学的心理学专业和父亲有关?

轩:一开始是为了要给他看病,后来发现他病情太严重了。哈哈,开玩笑。其实,我原先是想进音乐系,但是哈佛大学是比较注重乐理的,所以我就作罢,转了经济系,可又觉得太生硬了,最后换学心理系是因为它比较实用。

以我的观察,我老爸最大的问题就是他太聪明了。在哈佛念了十年的书,我见过很多聪明人,但我不得不承认我爸是一个最聪明的人。当你自己的老爸是你见过的最聪明的人时,那是很可怕的,我小时候做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他。

我老爸给我最好的礼物,就是他没有怀疑我的一些选择。我换科系,他也没有太大的意见,他觉得只要你学得好就可以。我现在才突然发现,对我影响最深的东西就是自由——学术环境的自由,家人给我的自由。

学这学那,拼凑成了今天的我

记:刘轩的履历表可以用“耀眼”来形容。中学时代的你是什么样的?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轩:中学时代是我功课最好,也是我最用功的时候。我时常6点不到便自己起床念书,为了早上可以从容地去应付考试。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我是全校公认“最聪明的学生”。当时从英文都不会说的第一代新移民到功课第一的尖子学生,我拼了命也要维持我的地位,但同时还要让同学觉得我好像没费什么力气,哈哈。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老师说:“上次考试大家考得很烂,只有一个同学拿满分”。当时整班人全转头瞪我。没想到老师说“No, 不是刘轩”,全班同学都很吃惊,我则是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缩到椅子里,但同时,内心突然觉得好轻松啊!

记:哈佛大学给你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轩:对我自己来说,在哈佛最大的成就是拿哈佛的钱办了一场演唱会。这当然不是我自己唱的。我找了很多的朋友,包括以前的音乐老师,我们写了一个申请,哈佛就给了我们一笔钱,我们就在学校宿舍办了一场演唱会,结果非常轰动。你们会觉得很奇怪,我念的书跑哪里去了?它当然对我非常重要,可我真正看中的是实际行动造成的影响。所以,所有的理论我都必须跑到外面去验证。

哈佛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它给了我一些机会让我去验证,让我真正了解了我所学的东西。而且,这个学校有足够的资源可以让你想要做什么,就能做到什么。

记:你从看似前途很好的心理学转去朱丽叶学院学习音乐,后来从事的职业又跟学的专业不一样,理由是什么?

轩:实话实说,我在心理系念到后来,认为在我人生的那个阶段不适合再继续念心理学了。哈佛心理研究所不是培训心理辅导师,而是培训未来的教授。学的知识渐渐变得非常非常专业,方向很窄,一个很小的现象你可能研究一辈子。我想,如果我再继续念下去,过了30岁还没有工作经验,将来说不定会一直困在这个象牙塔里。那不是我的个性,我希望到外面去。

我29岁的时候,从美国搬到台湾。很巧的是,我老爸在我29岁的时候从台湾搬到了美国。这不是故意的。三十而立,我告诉自己,我在30岁之前必须把自己放在一个新的环境,迎接新的挑战。所以,一开始我只想要一份工作,任何工作都好。最早我进入一家广告公司,做市场调查,后来到创意部门,然后到广告制作,拍广告,再然后因为广告客户需要音乐,我又帮他们配乐。在这个过程当中,慢慢形成了我现在的工作状态。

记:你学了这么多门类,转了这么多行,现在回头看,有什么感想?

轩:应该学更多!转更多!趁着年轻的时候多做尝试,有什么好怕的!?我还很惋惜当年没有多打打球,多出去露营、爬山,多做些有益身体健康和培养团体精神的运动。回头看,我觉得那是少年非常重要的学习和锻炼。有关我所有一路学来的东西,不管多么乱七八糟,其实都没有浪费。它们全拼凑起来就造就了现在的我。

谈时尚、谈新书、谈恋爱

记:常常被称作“帅哥”“型男”,你觉得自己“时尚”吗?自认为在2009年做过的最时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轩:“时尚”最早来自于法文,是随着时代,跟着时代脚步的意思。我觉得这是一个蛮有意思的说法,“时”就是流行。可是,中国又给它加了一个“尚”,让我们想到“高尚”“崇尚”。这个词因此被放到了一个新高度,其实“时尚”应该是非常生活化的东西,可以说即是“时下”。

我今年去巴黎。在巴黎的大街上,随处可租脚踏车,只要一个欧元就可以租一辆车。那天我们在巴黎聚餐,每个男生都西装革履,女生都穿洋装礼服,而后我们十几个人却在巴黎的大街上骑脚踏车,那是一个很棒的景观,我认为那很时尚。

记:你刚刚与父亲合作出版新作《奋斗书》,你认为最精彩的是哪一部分?

轩:我说过,我父亲很强,有时候我甚至认为他通灵。当然我觉得这个也是他最大的问题——你给他讲什么东西,可能刚讲到一半,他已经知道你接下来要讲什么,他甚至就开始为你解答了。很多时候他把问题想得太快太周到了。所以这就造成有时候我们父子在沟通上有些问题。

这本《奋斗书》我觉得蛮有意思的,因为我们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沟通方式。以前就是在通电话时,可能是我讲两句,后来听他半个小时。而现在,我们可以有一个平等对话交流的机会,每个月都有这样的机会,我看到他写的东西,真正地好好分析他,然后再写我自己的想法。他也可以看到我的想法。

记:美国校园应该没有“早恋”这一说,关于恋爱这个话题,你有什么想对现在的高中生说?

轩:其实没什么建议。谈恋爱这种事情是不管你读了多少书都没有办法准备的,但它也是天经地义,迟早会发生的事。不要因为同学全在谈恋爱就觉得你非得谈恋爱不可,那是最不真实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恋爱时机,那跟你个人的心理、生理和命运的发展都有关系。那是只有你自己才能拿捏的!

记:请你给中学生推荐一本书。

轩:有一本很棒的书,是一位哈佛的脑神经学教授写的,谈的是她亲身经历中风过程的故事。她不但从一场严重的中风中痊愈,而且还回顾了当时的整个过程。那时她的左脑几乎失去了全部功能,因此她失去了逻辑思考能力,对时间和空间都没有感觉,而她竟然进入了一个“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当下”的极乐世界!如果你感兴趣我们人是怎么思考的,我们的意识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怎样建立所谓的“现实世界”的感觉,你一定会喜欢这本书!它在台湾的翻译名称是《奇迹》。

猜你喜欢
刘轩刘墉哈佛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通信装备维修任务量建模方法
刘墉 从寒门子弟到“华人之光”
攀登心灵的高山
刘墉测字劝降
刘轩维
美人鱼
刘墉《平凡》中的不平凡
哈佛演讲:从5亿到7000亿
查尔斯·埃利奥特:改变哈佛的人
女儿考上哈佛 妈妈做的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