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普后续表中容易出错的指标

2009-05-31 02:28
数据 2009年4期
关键词:登记注册法人零售

王 健

经济普查后续表填报、收审、录入进入关键环节,要想做好普查表的审核、验收工作,掌握收、审、录、验环节的审核技巧尤为重要。北京市房山区城关街道经普办工作人员在验收了大量的普查表之后,对在审核过程中发现的容易出错的指标及其审核要点进行了梳理……

在经普后续表审核工作中,除了表间或平台控制的逻辑关系可以通过平台系统掌控外,表与表之间的数据指标平台系统不能直接控制逻辑关系,只能靠人工审核进行表间的逻辑核对,归纳起来有以下七种容易出错的指标。

对法人单位基本情况(以下简称101表)的审核(限企业填报)

101表大部分数据是清查库带入的,要重点审核表中“登记注册类型”与“控股情况”之间的关系。“控股情况”尽量少选择“其他”项(特殊情况除外)。在选择“登记注册类型”时要结合103表中“实收资本”项列出的各项资本金进行对应审核,简单地说: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或公司出资形式多为“法人资本”,自然人出资的为“个人资本”,审核时可以通过“实收资本”的出资比例来确定101表中的“控股情况”指标。当然“登记注册类型”不能简单地以企业的法人执照上所列的类型划分,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其“登记注册类型”。

101表“期末从业人员”与法人单位劳动情况(以下简称I104表)表间的审核(限填报2008年I104表的单位)

101表中的“期末从业人员”指标,要等于I104表中的“期末人数”减掉“不在岗职工”数;“期末从业人员”指标的其中项女性,也要与I104表中的期末人数的其中数“女性”减掉“不在岗职工”的其中数“女性”后的数据相等。

I104表中的“平均人数”指标,要与103表中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相等。

101表中“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审核

101表中“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应等于I104表的“劳动报酬和生活费”扣掉“不在岗职工生活费”后的数据,并且要与103表中的“应付工资总额”或者叫“职工工资”指标作相应的对比,出入不能太大,若变化较大,应与企业核实原因。

101表中的“经营方式”和“期末零售营业面积”的审核

部分批发企业在填报此指标时,多为“独立门店”,但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批发企业是石油或化工企业,多以厂院的形式经营,填经营方式选择“独立门店”是不合适的,应该选填“其他”项。

在填写“期末零售营业面积”时,部分批发企业将自身的企业占地面积全部填报,是不正确的。应该是看批发企业除了批发业务活动之外,是否有零售的业务活动,如果有,按零售业务活动所占的面积数填报(最好不超过50平方米),不应将企业的全部面积填报出来;如果该企业没有零售业务活动,是纯批发企业,此指标应为空。

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商品购进、销售和库存(以下简称E102-1表)与批发和零售业财务状况(以下简称E103-1表)之间的审核

两张表有着含税与不含税(增值税)的关系。在审核中发现有的企业将E102-1表中的“期末库存商品总额”指标与E103-1表中的“存货”指标,填报的是相同的数据,这是不正确的。如果两个指标相同,必然有一个是错误的。假如“存货”指标里,除了库存商品外,的确没有什么各类材料或物资等项目,也要有一个17%税的差距。

E103-1表中“流动资产”和“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审核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是一个纯统计指标,但是大多数企业怕麻烦不按制度规定的计算方法获得,只是用(年初数+年末数)/2的方法求得。通过验证,此种计算方法与正确的计算方法相差较大。有的填的甚至就是流动资产年末数。如果两个指标相差较小,应与企业核实。建议将此项指标作为今后统计执法检查的必查指标。

关于非工业主要能源消费(105表)的审核

首先用能源的消费金额除以能源的消费量,算一下每种能源的平均单价是否合理。但目前有的企业填报消费金额时,却没注意此指标是保留两位小数的,有的取了整数,特别是能源消费量较小的单位,金额不足千元,却因四舍五入进到了千元,造成能源单价的提高。

猜你喜欢
登记注册法人零售
论法人的本质
零售+深度进化
捐助法人治理结构在我国的发展
我看新零售的成败得失
参附注射液30 106例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医院集中监测
法人和法定代表人有什么区别?
零售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