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多角度构思小策略等

2009-05-31 07:45王金玲等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09年11期
关键词:文章主题图案人体

王金玲等

就是把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见综合起来,考虑吸取各方面的合理之处,进而形成更合理完善的见解。

一、从不同侧面构思

生活是五光十色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性格也是异彩分呈的。把这些不同的侧面“合起来”,往往可以立体地反映事物的不同状态和人物丰富的个性特征,给人一种新意。如有学生写《我这个人呀》,先写自己是一个“文静”的女孩,再写自己是富有“爱心”的女孩,最后写自己是一个“爱书”的女孩。这三个侧面组合起来,勾画出了活生生的“我”的形象。

二、从正反两方面构思

写作时从正反两方面构思,往往能揭示出一个人的“真面目”。例如,“对马谡失街亭”这件事,一般学生都认为马谡言过其实,刚愎自用,被诸葛亮斩首是“罪有应得”。但也有学生能从正反两方面想:马谡尽管失街亭有罪,但战前,在众将一片默然中他挺身而出,坚决请战,战中,身陷绝境时,不投敌,不逃跑,突围归蜀;战后,不自辩,不求情,甘愿伏法,慷慨托孤,不愧为一位忠贞爱国、光明磊落的大丈夫。这是从正面想。但他盲目轻敌,死守教条,不纳善言,以至最终“失街亭”。这是从反面想。把正反两方面结合起来就可得出马谡是一位“失败的英雄”的结论。

(鸡西市城子河区杏花学校王金玲)

人体触电大揭秘(上)

人碰到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的现象叫触电。人触电时,由于电流通过人体,会对身体及内部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威胁触电者的生命。那么其危险程度到底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一、加在人体上的电压

较高的电压对人体的危害十分严重,轻的引起灼伤,重的足以使人致死。较低的电压,人体抵抗得住,可以避免伤亡。从人体触碰的电压来看,除36V以下的安全电压外,不小于这个电压人触碰后都将是危险的。

二、通过人体的电流

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人体的电流决定于触电者接触到的电压的高低和人体电阻的大小,人体接触到的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一般来说,当人体通过0.000 6A的电流,会引起人体麻刺的感觉;通过0.02A的电流,就会引起剧痛和呼吸困难;通过0.05A的电流就有生命危险;通过0.1A及以上的电流,就能引起心脏麻痹、心房停止跳动,直至死亡。

三、电流作用的时间的长短

电流通过人体时间的长短,对人体的伤害程度有密切的关系。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越短,人获救的可能性越大。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越长,电流对人体机能的破坏越大,获救的可能性越小。

(相玉田)

成语中的物理知识

仔细研究某些汉语成语可以发现,有些汉语成语蕴涵着深刻的物理原理, 下面就从物理学的角度例析有关的汉语成语。

1.刻舟求剑

趣解1: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此人错选了参照物。因船相对剑是运动的,则船和剑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则确定剑的位置应选择与剑的相对位置不变的物体为参照物,如岸上的石头、树木、花草等。

趣解2:此成语也是寓言,大致内容不必再说,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化。从物理知识角度分析,那个楚国人的错误在于未注意到运动的分解中两个分运动具有同时性。剑的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随船一起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加速运动。用不了多久,等船到达目的地,剑早已沉入河底。既然丧失了竖直分运动,那么水平运动就无从谈起。不过,若是河足够深或航程足够小,“刻舟求剑”也有一定道理。

2.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古人看到太阳和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感慨事物的永恒与伟大。事实上,太阳和月亮的移动速度非常慢,肉眼根本察觉不到,例如月亮围绕地球公转角速度约为2.38×10rad/s。究其本源在于自转。此现象可用相对运动观点解释,地球相对于太阳和月亮日复一日地围绕地轴旋转,以地球为参考系就会看到日月东升西落。这也就天文学界在较长一段时期为地心说所统治的原因。江河的运动也一样,看到江河的奔流是由于我们以大地为参考系。

(山东临清市北门里街233号20号楼

二单元一层西户 林楚)

用这些方法记住学生的名字

日子用剪刀把一片树叶巧妙地裁剪成一只小船,一只小船儿带来了一个崭新的学期。新学期接了两个新班级,八十几张如花朵一般的小面孔,八十几个流淌着崭新时代气息的好名字,我怎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记住这些名字呢?

我决定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第一节语文课,我给新学生布置一个奇怪的作业:看谁有办法让老师最先记住你的名字。同时交代了一个我一贯的做法:用小纸片写好自己的名字放到桌角的塑料布下,老师巡视时就记住了。

第二天再上语文课时,我眼前一亮,学生的创造力让我吃惊。

马永宝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纸条上,给自己上唇粘了一道白胡须。崔梁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32开的白纸上,用中性笔将笔画描得很粗,用塑料吸管儿做旗杆,一面小旗正迎风飘扬在桌角上呢!

最有趣的是刘玉坤同学,他把一张16开白纸沿对角线剪开一段儿,分别往回卷成筒形,中间用牙签一穿,接上一截吸管,最简单的小风车做成了。他的桌子挨着窗口,小风车还在得意地旋转呢!而且老师的讲桌桌角也插了一只同样的小风车。

还有许多学生都采用了各自的新方法。我不仅记住了好多学生的名字,主要的是拉近了学生和教师心灵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与教师的爱生之心在平等而愉快的碰撞中得到无声的开发。

(密山市兴凯湖农场中学郑长勇石铁权 )

板书标注图案法

标注图案法是用生动、形象、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来揭示文章主题的方法。运用标注图案法揭示文章主题,既形象、生动,又含义深刻,使人产生联想。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爱子、子爱父、父子情深的感情。我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这一特点,首先在黑板正中板书“背影”课题,根据教学进程,围绕背影依次明确、板书出现四次背影时作者的反映,然后明确父亲、儿子的种种表现都源于“爱”这一文章主题,并围绕课题背影用红色“心”形图案表达这一主题,不仅明确了叙事散文的特点,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还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教学王愿坚的短篇小说《七根火柴》。首先,我用红色、白色粉笔在黑板正上方并排绘制了“七根火柴”表示课题。其次,抓住白描写主人公无名战士语言和行动的词语,进而抓住无名战士在生命垂危之时,一心想着部队,把自己仅有的、生命的火种“七根火柴”、“奉献”给部队。紧扣中心,板书“奉献”。最后,借助“无边的黑夜里,一簇簇篝火烧起来了”,迅速用红色粉笔围绕“生命垂危”、“奉献”绘制熊熊燃烧的火炬图案。正是无名战士给予部队的七根火柴给部队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希望,为部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利用火炬图案构成了一幅鲜明夺目的画面,不仅揭示了七根火柴的真正含义,还使学生脑海中浮现无名战士的崇高形象,闪现出无名战士身上所具有的革命精神。这又何尝不揭示了文章主题呢?

(山东省曲阜市职业中专 郭有印)

蝴蝶效应

气象学家Lorenz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Texas引起龙卷风?”论述某系统如果初期条件差一点点,结果会很不稳定。他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就像我们投掷骰子两次,无论我们如何刻意去投掷,两次的物理现象和投出的点数也不一定是相同的。Lorenz为何要写这篇论文呢?

这故事发生在1961年的某个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办公室操作气象电脑。平时,他只需要将温度、湿度、压力等气象数据输入,电脑就会依据三个内建的微分方程式,计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气象数据,因此模拟出气象变化图。这一天,Lorenz想更进一步了解某段纪录的后续变化,他把某时刻的气象数据重新输入电脑,让电脑计算出更多的后续结果。当时,电脑处理数据资料的速度不快,在结果出来之前,足够他喝杯咖啡并和友人闲聊一阵。在一小时后,结果出来了,不过令他目瞪口呆。结果和原资讯两相比较,初期数据还差不多,越到后期,数据差异就越大了,就像是不同的两笔资讯。而问题并不出在电脑,问题是他输入的数据差了0.000 127,而这些微的差异却造成天壤之别。所以长期的准确预测天气是不可能的。

(摘自《百度吧》)

猜你喜欢
文章主题图案人体
运用典型材料 突出文章主题
人体“修补匠”
排便顺畅,人体无毒一身轻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巧用对比 突出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