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对豆薯块根产量的影响

2009-06-01 10:36文西强陈忠文
长江蔬菜 2009年19期
关键词:余庆县薯率块根

文西强 陈忠文

不同种植密度对豆薯块根产量的影响

文西强 陈忠文

豆薯又名地瓜、沙葛、凉薯、土瓜、地萝卜等,食用部分为块根,其块根营养丰富,既可作水果生食,也可作蔬菜炒食。贵州余庆县常年种植面积在300 hm2左右。为了提高豆薯产量,增加农民种植豆薯的经济效益,对豆薯不同种植密度进行试验,探讨不同种植密度下豆薯产量效应,为指导农民种植豆薯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豆薯种子“余庆地瓜1号”2 kg,由余庆县农业局种子管理站提供。

1.2 试验处理

试验共设3个处理,处理A:行株距10 cm×10 cm,密度66700株/667 m2;处理B:行株距20 cm×20 cm,密度16675株/667 m2;处理C:行株距30 cm×30 cm,密度7411株/667 m2。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长4.8 m、宽3.6 m,小区面积17.28 m2,重复间及四周留30 cm的过道,四周栽5行保护行。

1.3 试验方法

试验地设在余庆县白泥镇子营社区彭毕昌农户责任地,海拔580 m、土质黄壤、肥力中等,光照条件好。播种前每667 m2施复合肥30 kg作基肥,2008年4月16日播种,每穴播2粒,苗高10 cm进行匀苗,每穴留1苗,同时用6%密达颗粒剂穴施,每穴施5~6粒防治蜗牛、蛞蝓为害。苗高35 cm时,每667 m2施复合肥20 kg作追肥,同时进行摘心,防止地上部分徒长、促进地下块根膨大;开花期及时摘除花蕾,以减少养分消耗。9月15日采收豆薯块根。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密度对豆薯块根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3个处理中,667 m2种植66700株豆薯的块根产量最高,为6849.4 kg,居第一位;其次是667 m2种植16675株豆薯的,块根产量2259.9 kg,居第二位;667 m2种植7411株豆薯的,块根产量最低,为1137.8 kg,居第三位。

对表1豆薯产量作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豆薯产量影响显著,不同种植密度间豆

薯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经LSD测验,处理A(66700株/667 m2)、处理B(16675株/667 m2)、处理C(7411株/667 m2)两两处理间豆薯块根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2.2 不同种植密度对豆薯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2可知,豆薯柄长、横径、纵径随种植密度加大而缩短,单株产量随种植密度加大而降低。豆薯大薯率随着种植密度加大而降低,豆薯中薯率、小薯率随着种植密度加大而提高,这是由于随着种植密度加大使单株营养面积减少所致。减少豆薯小薯率有利于提高豆薯产量,生产上要求选择光照条件好,肥力中上的田块种植豆薯。

表1 不同种植密度豆薯产量比较

表2 不同种植密度豆薯经济性状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显著影响豆薯块根产量,不同种植密度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豆薯密度7411~66700株/667 m2时,产量为1137.8~6849.4 kg/667 m2。

根据人们生食豆薯块根习惯,提出薯块大小划分有利于引导豆薯块根向商品化生产种植。

建议在生产上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施肥水平减少豆薯小薯率,适当密植可显薯提高豆薯块根产量,从而增加豆薯种植户种植豆薯的经济效益。

[1]邓清,邓树林.绿色食品蔬菜——豆薯[J].江西农业科技,2003(5):22.

文西强,余庆县农业局种子管理站,贵州余庆,564400

陈忠文,余庆县农业局种子管理站

2008-12-17

猜你喜欢
余庆县薯率块根
影响宁夏贫困山区马铃薯商品薯率的气象因子分析
My Pen Pal
My winter holiday plan
My weekend plan
不同收获期对甘薯“金徐薯69”产量的影响试验初报
德钦乌头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凉山州马铃薯“青薯9号”早春(冬)作栽培技术研究*
木薯块根拔起的最大应力数值模拟及试验
历史的足迹,真实的写照——《余庆县志》(1988-2005)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