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苗寨

2009-06-01 09:27丁立梅
现代妇女 2009年6期
关键词:汉人苗寨苗家

丁立梅

【走近苗人谷】

去苗人谷。

天下着雨,不是出游的好天气。但一车的人,还是很兴奋,对将要抵达的那个地方,充满了期待和想像:苗人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菜?住什么样的房子?讲什么样的话?那赶尸和放盅是真有其事么?碧绿的草甸上,苗家阿哥和阿妹,又是怎样用山歌传情的?这一切,在我们脑海里,形成一幅一幅神秘的画卷,它是隔绝在红尘之外的。

负责全程陪同我们的,是一个苗家阿妹。她矮小的个儿,黑脸蛋,笑起来嘴边有两个浅浅的酒窝,很甜美的样子。她一上车就这样介绍,我的汉语名字叫龙雪晴,你们可以叫我阿妹,或点菜。点菜是我们苗家称呼女孩子的,男孩子则叫点泡。我们一听乐坏了,就一个一个互相指着叫“点泡”,“点菜”,“点菜”,“点泡”。车厢里,腾起欢乐的浪花,来自不同地方的陌生人,一下子成了熟识。

车在山道上匀速行驶,车窗外,是碧绿的山,碧绿的雨。山顶上,水雾蒸腾,如同仙境。山脚下,散落着苗人的房子,还有庄稼,是些水稻和苞谷。龙雪晴给我们讲我们将要去的苗人谷,说那里的人们一直生活在大山深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基本不与外界往来。女孩子八岁开始学刺绣,男孩子从小会唱山歌,他们的爱情是通过山歌来完成的。那里的人,以前不了解汉人,对汉人一直很抵触,如果哪家有小孩子不听话了,哭闹了,大人就这样吓唬小孩子,再哭,就把你送到汉人那里去!孩子立即吓得不哭了,因为那些孩子从小就被教育着,若被汉人捉去,汉人是会把苗人榨成油的。

现在不是这样的啦,龙雪晴的嘴边现出两个小的酒窝来,说,从前年起,苗人谷中有部分年轻人,走出寨子,走到外面世界来,他们学会了汉语,有的做了导游,譬如我。

我们的眼睛立即睁大了,看着她不相信地问,你真的是从苗人谷走出来的?她笑了,是啊。她回忆,当她把第一批游客带到苗寨时,他们村子里的老人们惊惶地问她,点菜,是不是汉人又打进来了?

现在我们苗人,已不这样看你们汉人了,他们把你们当作尊贵的客人。不过,她关照,苗人还是闭塞落后的,他们有他们的习俗,大家去了后,要尊重那里的习俗。比如,你不能给苗家孩子钱和礼物,你若给了,他们不但不会感激你,还会怨恨你,认为你那是教坏他们的小孩子,让小孩子从小有了不劳而获的念想。他们更讲究自立。

雨在车窗外,碧绿地下着。我们一时都沉默着,对未曾谋面的苗人,有了敬畏和敬重。

【鱼从天上来】

车子开不进苗人谷。

我们下了车,步行。天上的雨,这时已小多了,飘得零零散散。我们干脆雨具也不拿,让雨淋着。山间的清新气息,随便伸手一捋,就是一大把,我们深深地吸着,奢侈极了。龙雪晴告诉我们,这样的雨天你们进寨子,苗人是最喜欢的了,认为是龙王出行,我们苗人对龙王敬畏得很,我们靠天吃饭。大家听了,觉得幸运。

山间的小路弯弯曲曲,路两边,小野菊们开得星星点点。山林深处,鸟叫得欢,这边叫,那边和。这一派未染杂尘的自然,让我们陶醉。我们一行人,走了很远很远的路,才隐约望见,陡峭的山谷上,书写着三个大大的红字:苗人谷。我们惊呼,到了么?龙雪晴答,没呢,还得翻过两座山,越过一条湖,才到苗寨的。她说得轻轻松松,我们的腿,却在打颤了,怨不得苗人与世隔绝,他们要出一次山,多么难!

谷口有望风台,草棚儿搭在半空中。据说是当年土匪出没的谷口。有游客攀上草棚子里去,换上土匪服装,拍照留念。我们问龙雪晴,你们怕土匪么?龙雪晴答,怕,也不怕。那些土匪,也是苗家人哦,穷得过不下去了,才上山做了土匪,他们劫富济贫的。

一时我们都无言。我们本以为的“坏”里面,谁知道有多少人生的无奈呢?

我们沿着当年土匪出没的山路往山上攀登,显然,这是经过修饰的一段山路,有护栏,有顺势而凿的石阶,在黑乎乎的山洞里,有点好的蜡烛照明。即便这样,我们还是走得一步一滑的,有的地方,须得手脚并用才不至摔倒。不时有惊叫声从我们当中传出。这个时候,龙雪晴必会从前方回过头来关照,小心哦。到底是苗人谷里走出来的姑娘,她走得很轻快。我们不由得表示敬佩。她却轻浅地一笑,说,我们苗家人,从小,就在这些山上滚爬的。

我们继续向山顶攀援,对面山壁上,有洞穴,在半山腰。有个男人,赤膊在里面。我们惊奇不已,那么陡峭的山壁,他怎么上去的?他呆在里面干什么?龙雪晴显然跟那人很熟,她冲他一阵叽哩呱啦,那边回她一阵叽哩呱啦。我们问,那苗家阿哥在做什么呢?你跟他说什么呢?龙雪晴说,他在捉鱼呢。我跟他说,要他当心山上的野兽,天黑的时候就回家。

捉鱼?在山洞里捉鱼?我们越发惊奇不已。

龙雪晴淡淡笑了,说,是啊,他在捉鱼。山上有溪流流下来,有鱼被溪流冲下来,经过这个山洞,他在山洞口守着呢。

我们仰望那座山,想着鱼从天上来。 这样的捕鱼方式,怕只有苗人谷这地方才有。我们问龙雪晴,他真能捉到鱼么?

龙雪晴望望对面的山说,总能捉到几条吧。

大家“哦”了声,很快被一块奇石吸引了去。而我,却一直在想,寂静的山林,寂寞的深谷之中,山壁洞里那个捉鱼的苗家男人。我有些难过。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难过。

【静静的苗寨】

坐船渡过一条叫杏花湖的湖,我们上岸。踏上蜿蜒向上的石级,苗寨就掩映在石级之上的一片深山中。

一路只闻水声,哗哗地流。那是山涧溪流。树木青翠葱茏,绿意缠绕。我们只觉得,身上的衣裳沾染着绿,呼出的气息,沾染着绿,我们成了绿人儿。不闻人声。这样寂静地走了一路,终于望见一截矮墙,立在寨子前。有童稚的歌声响起:“苗寨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苗寨来,收获特别多。”是改版的《小城故事》。我们都被这歌声逗笑了,我们中一人紧走两步,跑上去问,谁教你的?那猴子一样灵敏的男孩子,一个翻身跳下矮墙,说,老师教的。转身跳着跑了。

整个苗寨,静。只有一幢幢房子,参差摆开,一律的黄泥抹的墙,黑瓦顶。房与房相接处,都是青石板,曲曲弯弯,蜿蜒如蛇游。缝隙处,绿草绿得肆意,有种荒凉的美。龙雪晴说,白天到苗寨,是见不到大人的,大人们都到地里干活去了,他们每天早出晚归,一天只吃两顿饭——早饭和晚饭。

果真的,转遍整个寨子,看到的,只有孩子,和狗。那些孩子,三四岁到五六岁不等,再大一些的,都跟父母到地里去了。可能是近两年见到的游人多了,一群孩子并不怕生,绕在我们身边走,亦能听懂一些我们的普通话。我们给他们拍照,他们会摆出造型来,而后轰笑着跑过来,看相机屏幕上自己的样子,说出“漂亮”这个词。

只有一个小女孩,她远远落在一群孩子后,一直不笑,神情忧郁,看上去不过五六岁。龙雪晴却告诉我们,不对,她十岁了。这让我惊讶。我走过去,试图跟她搭话,我说,你衣裳上绣的花真好看,谁绣的?她答,我绣的。我提出要给她单独拍照,她想了想,问,可以带上我的妹妹吗?原来,她留在家里,是为了照应两个年幼的妹妹。

照片的效果很好,我让她看,我问,漂亮吗?她淡淡扫一眼,答,漂亮。脸上依旧没有笑容。后来,我走到哪里,她都跟到哪里,静静在一边,如一朵静静的小野花。我问,你干吗不说话呢?她突然冒出一句,你们那儿也有黄瓜吗?我愣住,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她兀自答,我们这儿长好多呢,很好吃。我转脸看她,她的眼睛避开我,望向大山外,两汪深潭水,映着几多迷惑:那大山外,到底是怎样一个世界?它带给她五彩的冲击,让她明显地有了不安。我突然明白了她的忧郁所在。

我问她,上学吗?她摇摇头说,只念到二年级。又补充,我们这儿只念到三年级的。我不敢再问什么,对她笑笑。想送她一件礼物,但想起苗人的忌讳,忍忍,作罢。

饭后看两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表演击鼓,有迎宾鼓,丰收鼓等。鼓槌上的彩带,在他们手中,飘忽如蛇舞。也跟着他们学跳竹杆舞,我们笨拙得像一群鹅,惹得一边的苗家小孩哄笑不已。那些孩子加入进来,很耐心地教我们跳步子,身影灵活。我们亦接受了苗人的吉祥礼物——锅灰。龙雪晴满场追着我们抹,一边告诉我们,苗人的吉祥礼物,只在新婚时,新人才可以得到的。大家笑着躲闪着,一个一个的脸,都被抹成大花猫。

我们离开苗寨时,一群孩子跟着,一直跟到寨子外。当我们走了好远好远的路,回过头去,依稀看见寨子口,一群小小的身影,依然站着,像一朵朵静静开着的小野花。青山环抱中,他们身后的寨子,美得像上帝遗落的一个梦。

小贴士:

1、苗人谷,清朝乾隆、嘉庆时期苗族人民起义的扎营地,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凤凰县山江镇,距离凤凰古城16公里,辖区面积4平方公里,是凤凰新近两年开发的以展示悠久深厚的苗族历史文化为主的标志性景点,曾被国内外专家学者公认为中国“苗族活化石”。

2、苗人谷自然风光秀美。狭长的幽谷中谷中藏洞,洞中藏谷,峡谷迂回曲折,穿山洞穴气势壮观,飞天瀑布美轮美奂。可游景点有:百米特种悬道,匪壕,苗人谷口,匪穴探密,回头一线天,深谷飞瀑,土匪城堡,定谷神柱,匪穴洞,早岗古苗寨,苗家古宅等。特色的苗家饭,必要尝一尝的。

3、出行路线:从凤凰坐车,约四十分钟,可抵达山江镇。车进不去,只能停在镇口。下车步行,一小时左右,可到苗人谷。游完苗人谷,去早岗苗寨,途中要经过杏花湖,坐竹筏,欣赏沿途风光。

建议:穿轻便的平底鞋,必须是防滑的。随身最好携带一把雨伞。■(责编 时光)

猜你喜欢
汉人苗寨苗家
西江千户苗寨
苗家歇饮
一颗柿子
王芝藕
苗家小阿妹
醉了雷山(敬酒歌)
美丽的千户苗寨
秦人称谓小议
美丽的千户苗寨
民族整合与文化认同:努尔哈赤汉人“恩养”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