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大师的思想轨迹前行

2009-06-02 06:32焦建利
现代教育技术 2009年12期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

焦建利

【摘要】文章是对美国教育技术学领军人物学术思想研究项目的回顾与总结。作者简要回顾了领军人物的职业历程及其学术思想的轨迹,评析了领军人物对中国教育技术学学术界的寄语与期望,反思了学者思想研究的理路及该项目的缺憾,并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思想;学术思想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2—0005—03

一 引言

七年之前桑新民先生的倡议,在经历了几年的准备、策划和一年多的实施,作为美国教育技术学“五个十”工程之“十大领军人物”的“美国教育技术学十大领军人物学术思想研究”项目,在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的鼎力支持下,以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师生为核心,包括南京大学、美国乔治亚大学、唐山师范学院等学校的十五位青年学子,携手并肩,精诚合作,终于完成了项目预定的目标和任务。此时,回顾研究的历程,省察研究之得失,是项目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即本文主旨之所在。

二 如歌的人生历程

本项目目的在于通过遴选当前美国最具影响力、最活跃的十位学者,系统梳理、归纳和报道这十位学者的学术观点和思想,考察美国教育技术学发展与研究的新进展。一句话,就是为美国教育技术学十位领军人物描绘其学术思想肖像。

学者的科学研究活动以及教育实践活动在历经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磨砺后,汇聚成了其思想自身,鉴古知今、洋为中用的意图,成就了思想史和思想的交锋,也赋予了思想研究的意义。

美国教育技术学者的人生经历和他们的教育技术学学术思想的形成轨迹,对于教育技术学者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把握现代西方教育技术学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过程,理解这些大师们的理论精髓大有裨益。为此,在每篇文章的第一部分,都安排了“领军人物其人”,其目的在于试图通过领军人物的职业生涯和人生阅历,透视其学术思想的渊源,寻求其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特殊意义。

“行万里路”般如歌的人生历练,给予了十位领军人物丰沛的学术养料和学术智慧。作为雪城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创始人,伊利一生致力于变革时代技术促进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他对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界定,ERIC/IT的创建,为教育技术实践,特别是沟通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足迹遍布巴西、秘鲁、印度尼西亚、荷兰等国。乔纳森除在美国多所大学供职之外,还曾先后在新加坡、挪威、奥地利、荷兰、英格兰等国的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工作,丰富的人生阅历,孕育了学术思想的博大精深。Thomas C. Reeves曾服务的机构则涵盖了世界银行、美国陆军、美国海军、苹果公司、IBM,国家科学基金……其行业跨度之大,足迹遍布之广,实在令人赞叹。理查德•梅耶在多媒体学习和计算机支持的学习等方面发表的390多篇论文及著作章节(其中包括23本书)奠定了其当之无愧的最富创造力学者之一的学术地位。在媒体与学习的大争论中,克拉克不仅贡献了自己的思想和智慧,而且为青年学子树立了榜样,其批判精神与“拿证据来”,启迪着教育技术学人。梅里尔教授40余年的学术生涯,以一种科学的、严谨的态度,探寻促进学生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对领域无比的热忱和坚贞的研究理念,激励着青年学子……

举凡大家,都有一共同特征,即一个“通”字。他们并不局限于一个窄小的研究主题,而是扩展开来,在几个相关研究领域中驰骋,并做出高质量的研究工作,产生了后人绕不过去的学术成果。这一点,在这十位领军人物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梅里尔是计算机科学家、教学论专家和教育技术学家。Thomas C. Reeves涉足培训、企业管理咨询、教学设计等领域。乔纳森在视觉文化、计算机科学、学习科学等领域驰骋。罗伯特瑞泽早年修经济学、中等教育学、图书馆媒体文学和教育技术学。汉纳芬早年修读心理学,曾从事心理辅导和课程编制工作,其研究领域广泛,涉足学校心理学、教育评价、交互媒体研究等领域。理查德•梅耶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多媒体学习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国际开拓者和学术领袖,加州大学优越的学术氛围,为其学术创作和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 殷切的学术教诲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特别是在与十位领军人物邮件往来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对于青年学子的殷切教诲和对教育技术学发展的祈望,甚至其学术思想的哲学本源与理念,透过其经典语录或特别寄语,传递给了中国教育技术学界。

在唐纳德•伊利眼里,克拉克是一个“积极而富有创见的人”[1]。他的“相信你的观点,但紧接着是证据”[2],给予中国青年学子的,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无独有偶,理查德•梅耶指出,“教育技术学领域应该继续作为一门科学来发展,在这门科学中,理论要通过数据得以验证!”[3]这一点,与当年胡适先生的口头禅 “拿证据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何等的一致啊。

多才多艺、栖身于多个学科领域的乔纳森教授指出,“我所做的工作都是变革学习文化!我愿意做与问题解决相关的一切工作(课程)!”[4]其研究的哲学根基和出发点,清晰可见。

对社会负责,推进有社会意义的研究,体现的是学界领袖的风范、大学者的良知。胡睿认为,Thomas Reeves教授的主要学术思想和实践“基于对社会有益、实用、提升教育和学习的出发点”[5]。在寄语中国学者的时候,Thomas Reeves教授说:“中国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者不仅面临巨大的挑战,而且也迎接着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诸如数字化学习之类的教育技术创新,他们应该侧重于向那些数以百万计的潜在学习者们扩展高等教育,特别是在技术和科学领域,同时保持最好的中国大学的高质量。这一点可以通过基于设计的研究的过程来实现”。[6]

瑞格鲁斯认为,“渐渐地,教学文献指出了对那些与新近涌现的认知心理学相一致的教学理论的需求。”[7]正是基于深厚的教学理论的功底和对教学问题敏锐地洞察,瑞格鲁斯在专注于教学理论和教学研究的学术生涯中,奠定了其在学术共同体中的声望。

迈克尔•汉纳芬则说,“教学设计和技术领域现在缺乏的不是燃料,而是火种。”[8]在与本文作者的邮件交流中,汉纳芬博士这样解释他的这句隐喻性的话:“燃料”是指大量的有关学习、设计与技术相关的课题以及这些问题为研究共同体提供的机会(他们随着技术、正规学习与非正规学习、学习工具等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缺乏“火种”则是指这样一个问题,即很少有学者和学术专业人士真正投身于对这些问题的严谨规范的研究之中。因此需要动员更多的、更严谨的学者去发现和研究这些学科赖以建立的重要问题[9]。

提到沃特•迪克,人们立刻想到的应该是迪克——凯瑞模型,而沃特•迪克却说,“教学上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徙居于有经验的专业人士之头脑中,而不是模型中。”[10]如此善意的忠告,实在令人感动!

四 对话与思想的碰撞

2001年是联合国确定的“文明间的对话”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阐释说此举的目的在于激励人们“关注人类的文化和精神生活”,“维护人类的独立及其丰富的多样性”[11]。“认识到人类不同文明的成就,体现了文化多元性和创造性的人类多样性”“重申不同文明的成就构成人类的共同遗产,是全人类灵感和进步的源泉”[12]。

在当代全球化的趋势下,在中西文化日益频繁的交流和对话中,教育技术学界既要实行科学的“拿来主义”,又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实现中国教育技术学的世界化,走“和而不同”的道路。

本项目的目的在于增进对话,促进思想的交流。在研究的过程中,本系列论文的十五位作者通过查阅、研读和讨论十位领军人物的代表性著述,与领军人物直接或间接地理性的心灵对话,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与他(她)身边的同事、学生开展深度访谈与交流,从而构筑了一个学术交流的舞台和管道,聆听来自其他文明的精神教诲,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这是人类进步的必然。我们教育技术学学术共同体,应当倾听西方学界领袖的声音,联系我国学科发展实际,增进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对话交流从来都不是单向的,其形式也多种多样。以著述文本的解读为介质,以邮件联络作桥梁,稚嫩而“仰视”的目光,对真知灼见的渴望,映射出思想的激情碰撞。它虽非大师间的平等对话,而初生牛犊般的勇气,也许莽撞,但毕竟翻开了对话交流的篇章。

引介美国学者的思想,我们时刻也没有忘记中西之别。但是,“本土化”是以理解和消化为前提的。今日之“依附”,为的是平等对话与创造超越。我们既要克服西方至上和盲从,也应防止一味以“本土化”为“铁理”,从而可能将自身掉进固执的“中西之别”的陷阱。

的确,单纯从思想的角度解释思想,容易使思想主观化。为此,我们主张,学者学术思想的研究,首先要做的是对学者研究成就及其思想内容要旨融会贯通,从中寻出一个脉胳,演成一家有头绪、有条理的学说。也就是说,要梳理出领军人物学术思想的条理,要在资料的搜集审定和整理上下一番功夫,其中包括与学者的充分沟通对话与交流。

学科学术思想的研究,既要关心和叙述精英人物尤其是领军人物的思想,也应重视“一般思想”的研究,亦即重视那些对现实社会生活发生了切实影响的普遍思想观念。也就是说,我们既要研究领军人物的学术思想,同时应当将其学

术思想置于学科历史长河之中,重视美国教育技术学学术共同体思想的参照作用,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把握学科思想的发展与演进。在历史情境中探求思想的生成与价值,在国际的空间中比较借鉴和学习先进的思想。这大概就是侯外庐先生所说的既需要注意考察思想家个人的思想体系与同历史时代其他思想的关系的“横通”,又要注意考察不同时期思想的流变“纵通”。

我们应当将“思想”从“文本”与“历史”中唤醒,承接伟大的中、西方思想传统,养成宏大开阔的视野,打破学术壁垒,贯通东西学术,回到鲜活的思想的研究源头。展现思想变迁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历史关联,把握时代精神与精英思想的转呈激荡,探寻教育实践与技术发展之潜在逻辑,便成为教育技术学人物学术思想研究的核心理路之一。

五 循着大师的轨迹前行

教育技术学家学术思想的研究,不仅是一个艰难而又紧迫的理论课题,同时也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学术使命。

美国教育技术学界群星璀璨,高手如林。许多重量级人物足以与本系列中遴选的领军人物比肩。他们对于美国乃至整个世界教育技术学的发展,都产生了并正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我们深知,在美国教育技术学领军人物学术思想研究项目中遴选的十位领军人物,只是这个群体的代表。

美国教育技术学十位领军人物的学术思想,认知的视角自然很多,其内涵也很丰富,也绝非我等青年学子在短时间内所能尽揭。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研究团队的同仁深感在综合认知和整体把握领军人物学术思想方面,在领军人物学术思想的重点研究与整个美国教育技术学的纵向历史透视与横向比较分析驾驭上,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加之这十位学者中,绝大多数仍处于研究和创作的高峰期,他们的思想和理论还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之中,对这些学者的学术思想的介绍和评述,也就只能是阶段性的了。

由于对领军人物教育技术学思想的演进缺乏更系统地梳理和更长期的研究,本系列文章对领军人物学术思想之间的异同、联系和发展并没有进行研究,对整个教育技术学思想家总体缺乏足够的把握,致使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只是十个伟

大的思想肖像,这的确是一大遗憾。尽管它已经超出了这个项目所能承载的使命。

作为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学者,必然会背负“十字架”。因为基本理论研究不仅要研究者把握教育之真谛,而且要熟谙技术之要义;既要熟悉西方文化,又要了解中国之实际;同时还应当兼有史学家的严谨与思想家的宽阔。

这个项目结束了,而对话才刚刚开始。我们将循着大师的思想轨迹前行……

——————————

参考文献

[1]Molenda M H. A biography of Richard E. Clark[M]. Learning from Media: Arguments, Analysis and Evidence, Clark R E, Greenwich, Conn: Information Age Publishers,2001: 339-345.

[2] 钟洪蕊,魏先兰.批判与探索:理查德•克拉克教育技术学术思想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6):5.

[3] 贾义敏.多媒体学习的科学探索——Richard E. Mayer学术思想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1):5.

[4] 贾义敏.学习的未来:学会解决问题——戴维•乔纳森教育技术思想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3):5.

[5][6]胡睿.做对社会有益的教育技术研究——Thomas C.Reeves 学术思想介绍[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7):5.

[7] 汪晓东. 继往开来:Charles M. Reigeluth 学术思想探析[J].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4):5.

[8] 秦炜炜.兼容并蓄 有容乃大——迈克尔•汉纳芬教育技术学思想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0): 5.

[9] 源自本文作者与汉纳芬博士的邮件访谈.

[10] 李阳,杜文超.系统化教学设计观之典范——沃特•迪克教育技术学思想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09,19(8):5.

[11][EB/OL].

[12][EB/OL].

Go Ahead Following the Masters Thinking Track

——Review on Project on Research of Top 10 Educational Technologists in USA

JIAO Jian-li

(Future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 review and conclusion on the Project on Research of Top 10 Educational Technologists in USA. The author reviews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of top 10 researchers, analyze their messages towards research community, reflect logic of research on thought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ists, finally prospect future directions of further research.

Keyword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oughts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on Academic Thoughts

猜你喜欢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偏远地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
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
教育技术学历史研究方法与学科发展的多视角分析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工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