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道二十讲(六):篆书之道

2009-06-02 05:21程方平
中国教师 2009年21期
关键词:小篆篆书书写

书道二十讲(六):篆书之道

程方平

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通过统一文字为其控制全国的文化和思想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其综合六国文字之共性,在战国集成大篆用于通行文字后,再通过简化、规范而形成小篆,为日后中国的长久统一提供了划时代的主要文化载体,也为文字和书道能藉此承前启后奠定了基础。从历史的角度看,历朝历代国土的统一是一时的,而文字的统一意义更为深远。这种统一和规范有利于教育、传播和文明的积淀,较之以往文字的复杂多变,这也是一种“解放”和疏通。在世界各民族中,中国人是最早通过法律的保障而具有统一文字的意识的。通过现行文字,中国人可以轻而易举地认识小篆并可以通过小篆找到识认甲骨文和各类先秦文字的钥匙。仅通过文字一途,中国人就可以与古人轻易沟通,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据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叙》记载,秦时虽官定小篆为通行文字,但大篆、刻符文字、虫书、摩印文字、署书、圜书、隶书等7种文字与之并用,时称秦书“八体”。可见,在小篆通行的时代,其他书体的并用虽然范围有限,但都应是篆书发展的相关滋养。

篆书,此处主要指小篆或秦篆,传说由秦朝宰相李斯奉旨所创。其主要借鉴了先秦时期的规范大篆,参以甲骨文、金文、六国文字等,通过去芜存菁最终简化而成。康有为在其书道专著《广艺舟双楫》中沿用汉朝人的说法指出“秦篆变石鼓体而得其八分”,是说秦篆与石鼓文的形制晟为相近,有直接的承继关系,变异程度并非颠覆性的,改革是渐进和舒缓的,而石鼓文亦是当时的集大成之变。较之上述支字的不规范、不稳定,甚至还多少带有一些族微和图腾等象征意义,小篆的文字性更为突出,而且造型更加规整和秀美。

与先秦诸种文字的字形相比,小篆主要呈竖长方形,大小一律、章法规范,笔画一如既往,线条没有粗细变化,更讲究圆润匀称,充分体现了秦朝初期的时代文化风貌。唐朝书论大家张怀瓘在其《六体书论》中称:“小篆者,李斯造也。或镂纤屈盘,或悬针状貌,鳞羽参差而互进,琏璧错落以争明。其势飞腾,其形端俨:李斯是祖,曹喜、蔡邕为嗣。”张氏所言,概括了小篆的特色和师承,其对小篆基本情状的描写虽过于文学,却能给后人留下了比较开阔的体验和想象空间,揭示了小篆之道的基本讲究。

所谓“篆”,包括大篆和小篆,造字时确定用“竹”字头,可知其主要是在竹木简上书写。关于“篆”较早的明确记载当属《论语》中提到的“韦编三绝”,即孔子读《易经》读到串联竹简的皮绳三次断开。孔子的时代人们所写的应该是大篆或六国文字,秦汉篆隶出现后被统称为“古文”。由于在简牍上书写,所以横向的拓展受到限制,而竖向的拓展却可游刃有余,致使秦代出现的小篆会演变成竖长状,而不是横宽状。可见,书道的变化会因主要书写工具的变化而有所改变,相应的审美和设计也会受到一定的局限和规范。当然,记载秦篆的载体并不仅仅是竹木简,刻于石壁、铸于铜器、书于布帛、刷干彩陶的作品也是比较多的。只是因为金石载体坚固不变、传之久远,所以今人见之最多、最清晰的往往是铜铸和石刻上的文字。

与书于竹木简上,或铸于铜器物上的篆书相比,摩崖石刻中的篆书由于展示空间的拓展而富有气魄和博大的气象。

从整个中国文字和书道历史的角度看,统一与规范是小篆的主旋律或主要特征,也由此确定了小篆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张怀瓘曾这样评述小篆及其影响:“画如铁石,字若飞动,作楷隶之祖,为不易之法。”所谓“画如铁石”,是讲张怀瓘主要所见载于石刻与铜器的篆书作品,笔画一律而有谨严之风;“字若飞动”是讲小篆笔画较之以往各书体轻盈而雅致,严谨而有韵味;“作楷隶之祖”是指草篆生隶,继而生楷,其书写传统一脉相承;“为不易之法”则说明自小篆始,中国方块字的典型特色已经形成和确定,尽管后世的隶(包括章草)、楷(包括魏碑)、行、草等书写有波折提顿等手法从而使文字形成粗细、疏密、偏正等变化和动态平衡的效果,但基本的书写没有根本变化。

应该指出,小篆是从当时诸多新旧书体的蜂起争雄中脱颖而出的,传统的痕迹显而易见,同时代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官方器物上的文字精致秀美,文人雅士创作的文字充满志趣,刀笔官吏在简牍等物品之上的行文实用随意,从多方面给予了小篆创制丰富的营养,为其日后的发展拓宽了多元的通道。

秦朝暴戾而短命,但其在中国文字统一和规范的探索方面确实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自秦之后,篆书的通行文字地位很快被隶书取代,为了继续保持独立书体的地位,篆书的功用和风格必须不断进行与时俱进的改变。现在可见的秦时典型篆书作品包括琅琊台、泰山、会稽诸山刻石,也见诸铭文、诏版文等,共各自的特色风格已经呈现出来。可见,虽是规范统一,也为百花齐放留有了开阔的创作和表现空间。在书道发展的历史上“立与“破”的博弈和此消彼长一直是其不断发展创新的机制和精神所在。

秦汉之时,是传说中的毛笔发明之时,相信在此之前的很长时间内已经有人探索使用类似牦笔的“软笔”进行书写活动了。在现在发现的战国简牍中,不少文字是刀笔吏和民间书写者运用“软笔”书写的,可见今天仅从金石遗迹中学习篆书是眼界狭隘的,未能窥尽秦篆演进变化的全貌。汉初的官方文字一定还是篆书,何时改为隶书并无确切的记载,但战国以来隶书的影响已经开始逐渐超过篆书,新朝代需要的文化新气象也需要在文字形态上有所体现。

就小篆的发展变化而言,金石类文字占据主导地位,尊崇的是基于刻画产生的“硬笔”效果。这种状态_直延续到清代,特别是一些著名学者起而“尊碑抑帖”,更强化了对金石刻铸文字的依赖,而此前出现的各篆书大家均是在传统的大格局中做一些具体和微小的改良。宋代槱在《负暄野录·篆法总论》中写道:“小篆自李斯之后,惟阳冰独擅奇妙。常见真迹,其字画起止处,皆微露锋锷,映日观之,中心一缕之墨倍浓。盖其用笔有力,且直下不欹,故锋常在画中,此盖其造妙处。江南徐铉书亦尔,其源自彼,而得其精微者。余闻之善书者云:‘古人作篆,率用尖笔,变通自我,此是活法。近世鹤山魏端明先生,亦用尖笔,不愧昔人。常见今世鬻字者,率皆束缚笔端,限其大小,殊不知篆法虽贵字画齐均,然束笔岂复更有神气。山谷云:‘摹篆当随其喁(同歪)斜、肥瘦与槎(木筏或茬)牙处皆镌乃妙,若取令平正,肥瘦相似,俾令一概,则蚯蚓笔法也。山谷此语,直自深识篆法妙处,至于槎牙、肥瘦,惟用尖笔,故不能使之必均。但世俗若见此事,必大哂(微笑)嫌,故善书者往往不得已而徇之耳。”

据此可见,在宋代以前对秦篆有所发展且今传比较有名的只有徐铉和唐代的李阳冰等。尽管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列举了萧何、崔瑗、曹喜、蔡邕(有“三体石经”传世)、韦诞、陈遵、韦昶等人兼善篆隶,但因作品未能今见,因而难以判断和赏析。在新莽、东汉时期还有一些篆文石刻,魏三体石经中的篆

体也比较规范,在汉瓦、铜镜、兵器,量具等器物上也留有装饰性的篆字,但由干或数量极少、或残缺不全,或书者不明,且未能形成风气,所以只能点到为止。而在技法和讲求方面,注重“变通”、有“神气”、“识篆法妙处”,而不简单地囿于均整、平正、肥瘦一概等约束,沦落至“蚯蚓笔法”。与此前难见真迹的现实相比,李阳冰留下的墨迹已经能为后人提供实际书写的直接参照。尽管今天写大小篆均应行中锋而圆转用笔,但最初证实其用笔技法的还是李阳冰留下的墨迹。值得提到的是,三国吴天玺元年七月所立的“天发神谶碑(又称“天玺纪功碑”)”是一特殊例证,其字似篆似隶,有明显的方笔,是融合篆、隶,以及当时流行的魏碑等的圆、方、秀、险、变化等笔法创作而成的,兼有秀美、道劲、浑厚、挺拔、坚实、老辣的特点,给人以新鲜的篆书感受,似有皇家气象。对于突破秦篆过于秀美的程式与藩篱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再一次显示出碑刻书道的特点,也可以使人突出地感受到三国魏晋刻工高超的书艺水平。

自汉以后,由于新创制的各体文字在书写、阅读、识认等方面都远远方便于篆书,所以篆书的实用性大大降低,相关的作品也日渐减少,即便是在后来的石刻作品中,正文也多用魏碑、隶书、楷书、行草等书体书写,只是碑额、标题和治印等依然使用篆书,继续保持着其尊贵、显耀、谨严和端庄的有限地位,篆书之道的大格局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至明清,篆书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再次呈现活力,涌现出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以及民国时期的吴昌硕等突出的代表。除促进篆书焕发活力之外,还推动了以篆书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篆刻的发展与繁荣。自此以后,篆书、篆刻均倡导“宗法秦汉”,加之甲骨文被发现、钟鼎文的大量出土,以及战国、秦汉竹木简的发掘,使得书家不断能见到先秦时期的书写实物,不仅眼界打开了,思想也解放了,使篆书的研究和创作有了丰富的参照。这样,在清代之后,有更多专门的篆书作品涌现出来,而不是仅用其书写碑额、标题,做装饰性的摆设了。

早期的篆书作品,包括金石和简帛上的文字,笔画均比较单一,没有过多的粗细差别与变化。在一件文字作品中,对同一文字的书写比较统一和规范,一字多形的现象在小篆中首先被取消了。只是存之千难万难金石的小篆文字,由于材质硬度较大,刻画困难,所以依然常会出乎书写者的原本设想,在客观上表现出一字多形的现象和效果,装饰意味仍旧很浓。篆书之道,重在规整、统一、庄重、典雅、古朴、流畅,稍有变化并注重气势、风韵等,柔、刚之态均可表现。随着书写能力的成熟和书写量的扩大,先秦时的篆书也出现了草体和简体等一些“变体”,而这些实践和探索也许就是后来隶书、行书和草书的滥觞,也是篆体突破程式的参照和探索。清人王澍在《论书·语·篆书》中说:“篆须圆中规,方中矩,直中绳。篆书用笔须如绵里铁,行笔须如蚕吐丝。篆书有三要:一日圆,二日瘦,三日参差。圆乃劲,瘦乃腴,参差乃整齐。三者失其一,奴书耳。(李)阳冰篆法,直接(李)斯、(曹)喜,以其圆而劲也。笔不折不圆,神不清不劲,能圆能劲,而出之虚和,不使脉兴血作,然后能离方遁圆,各尽变化。一用智巧,以我意消息之,能安排有蹟,而字如算子矣。”其对篆书要领的论述、品评可谓精当,基本反映了篆书审美的主要特点和创作要领。

近代以来,关于篆书的探索一直没有中断,有粗狂的、有纤细的、有兼容其他各体形成风格的、也有类似于现代美术字体现装饰效果的,风格各异,体现了时代风貌和自身活力。值得关注的是,自清朝以来,书篆者大都兼作篆刻,既用软笔(尤其是毛笔中的羊毫),也用硬笔(包括硬笔与刻刀,以及现代刻字等),更能体悟先秦篆书“软硬兼施”的探索之路和创作感觉。

应该强调,由于篆书介于当代文字和古文字之间,是今人探取先秦文化的钥匙和工具,通过文字的表现本身,也可以整体感受当时人们的审美、体验和表现的能力与兴趣。所以,要想写好篆书并有味道,必须提升自己对古文、古史、古代文学、古代哲学伦理思想,以及古代绘画、装饰等方面的修养,学会运用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工具书,关注出土文物的新动向,保证自己作品的书写起码不出文字方面的基础错误。同时,不能仅追求与古代碑帖、简牍书写的相似,而应给予作品汲古出新的内在活力与精神,写出优秀文化和传统的品位来。

(责任编辑:张瑞芳)

猜你喜欢
小篆篆书书写
饶宗颐老照片一组
张晓东《篆书国有岁以团扇》
鲁大东篆书苏轼“人生十六乐事”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书写春天的“草”
小篆香
我说当代篆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