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哭了

2009-06-12 05:18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拔萝卜游戏规则弱者

邬 平

集体活动“拔萝卜”结束了,孩子们意犹未尽。晨晨坐在小椅子上,涛涛继续和他玩拔萝卜游戏。刚开始涛涛没有拔动晨晨这个“萝卜”,接着栋栋和润润也来帮涛涛拔,“萝卜”终于松动了。再后来,加入游戏的人越来越多,充当“萝卜”的晨晨被小伙伴们拉来拽去,表情很痛苦。可是大家一时玩得兴起,没有松手的意思,晨晨急得快要哭了。

我见状立即上前叫停,摸摸晨晨的头,问他:“你们还在玩拔萝卜游戏,对吗?”晨晨轻轻点了点头,但表情很委屈。“那你为什么不高兴呢?”我接着问。他没有回答。我于是转过身问其他孩子:“你们知道晨晨为什么不高兴吗?”大家摇摇头。“晨晨,你说说为什么不高兴。”我说。“我……我不想当萝卜。”晨晨低声说。“小朋友们,你们问过晨晨愿不愿意当萝卜吗?”我问大家,大家摇摇头。忽然一个响亮的声音叫起来:“老师,他没说不愿意和我们玩。”“那你们怎样才能知道小朋友愿不愿意和你们玩呢?”我又问孩子们。“要问问他愿不愿意。”苗苗说出自己的想法。“那怎么问才算是有礼貌呢?”孩子们争着说:“请问你想和我玩吗?”“我们一起玩好吗?”我说:“对了,以后我们玩游戏之前要和小朋友商量好。”孩子们都点头称是。接着,我又作进一步引导:“故事中的老爷爷为什么要用很大的劲拔萝卜?”“因为萝卜拔不动。”“当萝卜被拔动了,他们还使劲拔吗?”“没有。”“那么我们在玩拔萝卜游戏时该怎样做呢?”孩子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我们不能把萝卜拽得太重、太紧,不然他会痛的。”有的说:“萝卜拔起来以后,我们就应该把萝卜搬回家。”有的说:“我们可以和被拔起来的萝卜宝宝一起跳舞。”……

事后我对这一事件作了反思。我认识到,产生这一事件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内向的晨晨不善于表达,大家不知道他内心的想法。二是孩子们没有明确游戏规则,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在解决矛盾时,教师首先要就事论事地作出评价,不宜盲目地批评孩子。孩子在交往中产生冲突很正常,一味地保护弱者,有可能反而会让大家远离弱者,更不利于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要注意引导孩子换位思考,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同情或帮助弱者。同时要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要帮助孩子明白,只有学会主动表达才能让他人了解自己的想法。要让孩子学会商量,共同明确游戏规则。就本案例而言,教师可将故事情节中的内隐规则转化为游戏规则,引导孩子开展有序的游戏。

猜你喜欢
拔萝卜游戏规则弱者
强者搭桥,弱者筑墙
拔呀拔呀拔萝卜
弱者
漫画
如果你想拔萝卜,就这样!
拔萝卜
漫画
游戏规则
游泳
趣味数独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