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的物理教学感悟

2009-06-13 05:51尚颖波
成才之路 2009年17期
关键词:新课改物理教学

尚颖波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知,让生活走进物理,物理走进社会,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实施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物理;教学

新课标要求要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并注重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具有社会责任感。这样的新课改为教师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同时也对新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物理教师如何在新课标下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呢?

一、 要更新教育理念和转变教学观念

新教育理念更新和教学观念转变是新课改得以实施的关键。在启用新教材、实施新课改前,教师要积极参加新教材培训,理解新课改的目的、任务和宗旨,了解物理新教材的编写特点,从而树立物理新课改的理念。同时结合物理学科特点,探索一些新教法,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并应用在自己的教学中。

对刚使用新教材、实施新课改的教师来说,课程改革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教师对新课程不熟悉,对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不理解、甚至是误解。在教学中表现为教学没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学中,还有部分教师的教学不是面向全体学生,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在教学中,不重视实验探究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只强调学生学会理论、记住理论,忽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这些方面主要原因是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没有对教师考核量化的科学评价体系。诸多的因素造成了新课改不能完全实施,甚至只流于形式。

总之,我认为这些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有缺陷的,学习是建立在人的依赖性、客体性、受动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了人的能动性、主体性、独立性的不断消退。新课程理念彻底转变了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能动性、主体性、独立性以及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上的根本改变。

二、 物理教学要强化学生的体验和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的体验和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新课改在教学过程的重要体现。学生的亲身体验过程是他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教材上写的、教师讲的、从媒体上得到的,对学生来说都是间接经验,间接经验要转化为直接经验才会具有生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探究。

对于新课教学,一般采用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每一节新课的教学要安排讨论与交流环节,让学生去交流、去体验、去建构知识。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自我获取知识,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推理、概括中自行得出结论。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点拨、评价的主导作用。学生通过实验,亲自去发现问题,来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探究,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了物理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归纳总结,有效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课堂教学要给学生感受体验的机会,课外也要给学生感受体验的时间与空间,课外要让学生多独立思考,自我理解知识与整合知识。要让学生通过自我体验的过程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与判断信息。通过以上学生的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等活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既减轻了他们的负担,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 物理教学要密切联系实际

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也就是说物理教学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新课改的重要特点。联系实际的对象包括自然现象、现代生活、科学实验,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等。使学生理解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从更广阔的角度认识物理学的重要作用。

传统的中学物理教学只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与生活实际、科学技术的联系不够,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习物理常常演变为解题训练,应用和实践似乎与物理不相关,所涉及的习题大多是模型化的,如“小球、轻杆、轻绳、光滑水平面”等高度理想化的模型,学生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很少需要对研究对象和物理情境进行抽象和理想化处理,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学生学起来也困难。

在新课程改革中,一类以自然现象,生产、生活实际,现代科技为素材进行命题,这些问题中往往创设了一些相对比较新颖的情境,比较真实、全面地模拟和再现了生产和生活的实际情境。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上的重大发明、科技成果等,这些问题把中学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弥补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不足。因此,如何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要让生活走入课堂。让生活走入课堂,首先要教师多观察生活,处处留心生活现象,注意收集和整理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素材,如刹车、蹦极跳、心脏功率等问题,将实际现象转化为物理模型;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紧扣时代脉搏,与现代科技同步。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的高科技问题与中学物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如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嫦娥一号等有关航空航天等问题,把高科技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

四、 物理教学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造就创造人才的重要前提,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传授,更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人。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创新是能力的灵魂。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个好的教师不是把课讲得好不好,而是启发学生提出深刻的问题。长期以来,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创新教育相对薄弱,学生的创造欲望被压抑,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违背了时代的要求。

在教学中,问题的提出要具有非常规性、应用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问题的解决过程必然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正因为问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和多样性,使学生无法预先建立与之相对应的问题解决模型,缺乏相关的解题经验,必须要在原来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特别是问题中所具有的开放性和探索性,更是给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因此,在鼓励学生质疑的同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理解的自由,允许学生对知识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

五、 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为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可采用以下方法: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用具有惊险性出乎学生意料之外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讲述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些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总之,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作为课改的实践者,教师的身上担负着课改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要在课改中大胆探索、积极尝试、主动转变旧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认真学习落实新课程标准,向新课改的更高方向努力前进。(巴彦县第三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新课改物理教学
只因是物理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我不是教物理的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