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把握教材

2009-06-13 05:51何广清
成才之路 2009年17期
关键词:图册高新技术课本

何广清

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教学一定要很好地把握手中的教材,做到心中有纲,手中有本,教中有法。因材施教,则是搞好教学的基本原则。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初级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所招收的生源素质与市区同类学校的生源素质相比较,差距较大。因为素质优良的学生已被省级的实验学校录取,而素质中等的学生也都选择市区条件较好的学校就读,所以面对素质较差的生源,老师在教学中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资质而施行相应的教育,学生便很难学习应掌握的知识。

过去,我校使用的是湘教版的地理课本,该课本内容较为详细,学生们一般都能从书本中掌握到应学的基础知识,而从2007年开始,我校改使用《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课本。该课本文字较少,图片较多,我认为该课本较适合大中城市以及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习。若是一位老师初次接触这本教材,一定要花较多的时间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补充教学内容;况且目前的地理教师,真正行家出身的并不多,大多数是半路出家的,所以教师要彻底吃透教材,这样才能教给学生掌握更多实用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该书配套的《地图册》的编写确实不错,内容丰富,文字介绍详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课本的一个补充。下面着重分析《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课本第四章内容。

一、 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第一个问题: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学生初次接触,一定要讲清自然资源的概念,一是自然性,二是有用性。

第二个问题: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在时间上:夏秋季多,冬春季少;空间上: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总体呈现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态。既然课本此时提到南北方的问题,我们不如顺便把我国四大区域的划分给学生介绍一下,要学生看《地图册》P33页,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最后作总结并讲述清楚:

(1)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兴修水库(可引导学生看《地图册》水资源开发利用图,顺便介绍一下长江、黄河的几大重要水利枢纽,如三峡、葛洲坝、龙羊峡、小浪底)。

(2)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这样会让学生认识到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性,它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本环节务必要给学生讲请楚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我国华北地区耕地多、工业多、人口多,但水资源短缺,南方地区虽然水资源丰富,但现在也有不少地方缺水,要提高人们的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

第一个问题是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这个问题上节课已经学习了,无须多讲。关于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一定要抓住耕地、林地、草地。可引导学生看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个重点,一定要让学生知道这三点:

(1)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2)山地多,平地少;(3)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第二个问题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应补充农业的概念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其中最重要的是种植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北方地区,由于南北方地区降水差异明显,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为旱地。在农作物的种植亦有区别:南方种植水稻、甘蔗、油菜、棉花;北方种植小麦、花生、甜菜、棉花(最好列表对比讲解);林业则较为简单,介绍一下我国的三大林区即可,但要补充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带。畜牧业可让学生看《地图册》P10页,知道我国的四大牧区,亦可简单介绍一下四大牧区的优良牲畜。

第三个问题是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1 000多万,再加上耕地的后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面积逐年下降,今后势必会影响到粮食的问题,所以一定要保护耕地,抓紧粮食的生产,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可在此介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以及其发明的杂交水稻的重要性。

三、 第三节工业

课文首先导出了工业的概念,应强调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同时要补充工业的主要部门,可引导学生看《地图册》P13页里中国主要工业分布图。

第一个问题是矿产资源与工业。授课时应该要强调工业与矿产资源的密切关系,同时向学生介绍两大能源矿产——煤炭和石油。在讲述煤炭资源时,让学生知道煤炭资源的分布地区,重点讲解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三个省区:山西、内蒙古、陕西。特别是山西,煤炭资源储存量占全国的三分一以上,号称“煤海”。同时可以利用图表将大型煤炭基地及所属省区展示出来。在讲述石油资源时,注意以下三点要给学生讲清楚:一是石油资源的分布地区,二是新疆地区大油田的建设开发,三是各省区的大型石油基地(最好列表展示)。铁矿资源是发展钢铁工业最基本的原料,钢铁工业又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我国铁矿资源分布广泛,其中河北、辽宁、四川三省铁矿储量最大,但是我国铁资源贫矿多富矿少。可告诉学生,我国的石碌、大冶就是富矿。强调我国的钢铁工业布局比较合理,钢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显示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有关我国的九大钢铁工业中心的分布,应向学生说明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资源丰富(煤炭资源,铁矿资源);(2)交通便利;(3)市场前景好。

第二个问题是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我国有四大工业基地分别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它们都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在这里应该补充我国三大工业带:(1)沿海工业带;(2)长江沿岸工业带;(3)陇海—兰新工业带,并作相应的讲解。

第三个问题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课文已有介绍,让学生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它要满足以下两点:(1)为当代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要学生掌握高新技术产业的三个主要特点:(1)科研人员所占比例大;(2)研究开发费用大;(3)产品技术复杂程度高。高新技术产业包括哪些产业,课文内容不全面,应该予以补充说明,至少让学生了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依附大城市,呈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最后是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节省能源和原材料、废物少、污染小等特点,有利于保护环境,同时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 第四节交通运输

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完成课本P28页的填表,然后完成课本P33页复习题第三题,在讲到我国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时,应明确铁路运输最为重要。引导学生学会看列车时刻表,同时补充我国铁路主要干线“五纵三横”及大型枢纽站。有关航空及公路,内容较简单,可让学生自己阅读。有关我国东西部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可让看课文P31页图,影响这种分布格局的因素有:地形、气候、人口、经济等因素。最后关于交通运输作用,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向学生明确地肯定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内容要为学生的具体实际而设定,知识基础较差、课堂纪律较差的班级讲课时间不宜过长,尽量控制在15分钟内把重点问题讲清楚,然后出些问题要他们去做,可能效果会好些。对知识基础较好、课堂纪律较好的班级,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应多引导,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但应注意讲练结合、加深印象,这样才能较好地掌握应学的知识。

(韶关市铁路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图册高新技术课本
南宋 佚名 盥手观花图册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图册》正式出版
《日本级进模排样图册》简介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