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2009-06-13 05:51陈立红
成才之路 2009年17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写作水平提高

陈立红

摘要:农村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作文水平偏低,缺少写作兴趣现象,怎样提高农村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本文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在实践中积累写作技巧、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体会。

关键词:提高;农村中学生;写作水平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分数在中考中更是占着半壁江山。然而在农村中学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教师辛辛苦苦命题、指导、批改、讲评,整天忙得叫苦不迭,学生的写作能力却提高不快,甚至停滞不前,作文课成了学生最不爱上的课,有些学生甚至为完成任务,抄袭作文。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给学生成就感,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学生不喜欢写作的主要原因是对写作没有兴趣。兴趣,就是对某种事物积极的情绪。兴趣的产生,往往源于成功。因此,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的首要任务是要让学生拥有一种成就感。那么,怎样让学生拥有一种成就感呢?

1. 理解和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不要用挑剔的眼光来审视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任何一篇文章都能挑出毛病,即使经典之作。对于学生作文的评改,当然应该指出问题所在,并指出问题之后帮助他们找出原因,但是,最主要的应是发现、发掘学生在作文中所表现的语言表达、思维发展的优势和特长,并帮助其进一步发展。

2. 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作文

在以往的作文评价中,教师缺乏欣赏的意识和心情,即使学生写出了在教师看来是“优秀”的作文,教师给予的往往是“表扬”而不是欣赏。欣赏更易于通达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享受到尊重、理解的快乐。因而,对于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或作文中的某一闪光点,最重要的不是堂而皇之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欣赏。一次对学生作文发自内心的欣赏,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作文态度和精神生活。

3. 评语要恰如其分,富有个性

无论是优生、中等生还是差生,只要写出了优秀的习作或此次习作有明显进步,就应该正面肯定习作的可贵之处,趁热打铁,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巩固学生已有的成绩,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要使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愉悦与满足,让他们觉得自己才是作文的主人,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给学生写的作文评语,不应该是简单的,生硬的说教,而应该是娓娓的交谈。

4. 给学生提供展示优秀习作的平台

班内的墙报开辟优秀习作专栏,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及时张贴,以便本班的师生阅读、欣赏。经常组织演讲比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作文、锻炼演讲才能的机会。

二、 通过各种方式,积累写作素材

1. 加强课外阅读,做好语言积累

大量的事实证明,阅读是增长知识的有效办法之一。而农村中学生除了语文课本外,也就是买上一本作文选,一用就是三年,阅读量远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要提高语文水平,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征得学校和家长的支持,保证学生有课外书读。在课外阅读方法上,可以采取自由阅读和定向阅读相结合。自由阅读,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阅读作品,教师一般不加限制,但要讲清目的和要求。定向阅读,由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以及某一写作单元的目的和要求,确定阅读作品目录。如新课标规定初中每个年级课外阅读三五本书,教师针对记叙文的特点,有要求地布置,通过检查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已经掌握或没有掌握的问题,以便在往后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教师还应要求学生每个学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摘抄妙文佳句,多做一些笔记和卡片,这对增强学生的词汇量,激发思维,丰富语言,大有好处。

2. 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生活面狭窄也制约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通过参观、访问、搞社会调查,接触实际,接触社会,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了解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建设,能开拓知识领域,开阔眼界,丰富生活,激发与发展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写作的动机。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有机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可以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提高获得知识、驾驭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手脑并用的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新知、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精神。

三、 勤于练笔,在写作实践中积累经验技巧

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只学理论不实践,无法达到提高的目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强化课堂计划内定性作文(教学计划内规定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外,还必须抓好学生的课外练笔,提倡写随意文,其形式包括日记、周记、评论读书笔记以及信函等。这是学生写作上自由耕耘的一块园地,让他们写自己的话,写实在的话,见什么写什么,干什么写什么,读什么写什么,想什么写什么。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每人每周写作的最低量度。有了量度要求,便于教师全面总结,可起到督促检查作用。

四、 改变批改方式,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传统的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全批全改,而结果是作文发下来,学生对教师的“辛勤劳动”连看都不看一眼,教师的辛苦白白付之东流。教学中我发现叫学生结对子或以组为单位评改“自己”的作文,学生兴趣很浓,觉得过瘾,于是我就试行了。但在学生活动中,我绝不是撒手不管,而是事先做好批改指导。告诉学生首先要纵观全篇,整体评判,包括体裁、中心、选材、结构、抄写等。其次着眼局部,重在推敲词句、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的运用及标点的选择等。这样的具体指导,使学生有步骤地、有目标地进行修改,减少了修改时无从下手的被动局面,降低了学生活动的难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文课的趣味性。同学之间还增强了团结,加深了理解和友谊。评改的步骤如下:首先是同桌互改,接下来小组互评互改,择优拿到全班念,师生共同评判,让大家充分发言,说明应该怎样,不该怎样,作者在评判基础上再补充删改。这样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搞下去,就不愁文章改不好了。

总之,写好作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农村中学生,培养出他们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卢龙县石门镇杨黄岭中学)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生写作水平提高
“以读促写”,提升高中生的写作水平
以说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纠正
浅谈农村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