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在职高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9-06-13 05:51
成才之路 2009年17期
关键词:职高长城阅读教学

纪 君

阅读,是人类一项十分古老而又永远年轻的认识活动。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理解与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语言这一交际工具,为此就必须增强学生的语感能力。不能流利阅读的人,是不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在教学过程中,阅读又是最基础的活动,阅读能力的提高直接关系着其他能力的提高。在信息爆炸,高科技迅速进入生活的今天,离开了阅读简直是寸步难行。因此,加强职高语文阅读教学,提高职高生的整体素质就是显得尤为重要了。

借助阅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读书越多,思想就会越清晰,智力就会越活跃。因此,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我们职高语文课本,它所涉及的古今中外名人名著,学生如果能熟练地朗读以上文章,并能背诵几十篇,那么语文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就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在教学改革步步深入,教学手段多样化的今天,我们不妨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电脑教学、视听教学、音乐教学来突破以往固有的教学模式,用声音画面塑造形象、创造审美氛围。叶圣陶先生曾称“范读”为“美读”,可见正音范读的美育作用。以自己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正音范读,把学生带入文章中,带入优美感人的意境中,用强烈的感情冲击力、促使美的体验与探求的欲望扩张升腾,这样就使情感教育与美育在语文课堂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但阅读教学决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朗读上,也不能低档次只追求流畅,要有停顿、重音、感情,还应有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感知能力,即自读能力上下工夫。思维是人的大脑的一种技能,思维的发展主要靠后天的训练。在阅读的时候,人脑像一个信息处理中心,不断地搜集输入信息,并通过语言知识不断筛选认同,由低级到高级依次进行处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对思维的再思维的反思能力,通过反思扩充知识,完成自我教育、自我培养的任务。反思能力实质就是自读能力,培养学生自读能力绝不是放任自流,教育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读什么?如何读?怎样想?教给学生反思的方法,摸出规律。

阅读文章是透过书面语言领会其意义,从中获取思想和学习语言的活动程序,是人们学习和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手段。阅读时,应根据语境把握词义,把握文中的关键词句,应培养对段篇内容的把握能力,做到能够既用视力又用思想快速地感知一组在意思上连贯起来的词。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设计一些题型,布置阅读任务,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朗读自己在阅读中摘录的名篇、名段和名句。教给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全面认识客观事物。从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的创造能力。

目前,职业高中的学生阅读能力较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还是缺乏快速阅读理解能力,缺乏整理知识的能力。眼睛一刻都离不开书面的阅读,不能算是真正的阅读。真正的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感知书本内容,同时进行一系列思考,强调“快”和“细”。阅读教学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出发,比较阅读是把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集中起来,边对比边分析。比较是一种思维方法,通过比较阅读,可以调动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

比较性阅读,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 横向比较

横向比较就是对描述同一对象的一组文章作体裁、内容、主旨、结构、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多项的对照分析。例如《一段最古的长城》《长城远眺》《长城》《万里长城》都以长城为题材,但侧重点各有不同。《一段最古的长城》侧重于描述长城的史实,提示历史的启迪;《长城远眺》侧重于在登临长城远眺时的联想,抒发对社会与人生的感悟;《长城》则是表达由长城而引发的对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感悟;《万里长城》则是一篇介绍旅游胜地的说明文。通过这四篇的比较阅读,不仅对每一篇文章的侧重点十分明了,也可以从各个侧面来认识长城。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力量与血汗的结晶,被称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被誉为人类文明的纪念碑……任何一篇文章,是很难把长城的方方面面都写到的。为了求得对某一事物有一个较全面完整的认识,因此,在阅读中有意识地将相关的文章进行比较,是极有意义的。

2. 纵向比较

阅读中的纵向比较可以就事物的发展变化作前后之间的比较。纵向比较可以是两篇以上的文章作比较。例如《一段最古的长城》《长城远眺》《长城》这三篇课文写自三个不同时期,我们也可以通过纵向比较来了解20世纪60年代初期、70年代末期和改革开放十年后这三个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人们的思想认识、以及时代发展变化的不同侧面。纵向比较也可以是一篇文章中的段与段之间的比较。例如《长城》,阅读时可以将“凄婉的历史”“民族封闭的象征”“文化愚钝的标志”与“敞开胸襟的”“新世纪的”长城作比较,从中认识与感悟中华民族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另外,也可以运用纵向比较的方法,来探究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所显现的思想发展轨迹,或不同时期创作风格的变化等。比较性阅读不仅是阅读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同一读物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阅读过程中会产生新的意义、新的问题,在阅读过程中主动迎向这些问题,站在时代的高度上来认识问题,产生新的见解,从而得出更完备、更精细、更有说服力的答案,这是阅读活动的最高形式——创造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它能够使阅读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一般到个别,由个别到一般地展开思维。例如,学生在阅读“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句时,会因为身份、地位、处境、心境的不同而赋予它不同的内涵,会联想到相关的人、事、物,于是,山水草木、云气雨丝等都在他们的脑海里作了新诠释。又如,阅读《我若为王》一文,可以在想象的基础上,做出与作者同向或逆向的联想,创设出更多的思维空间,并从有限的文字中读出无尽的滋味来。譬如,“我若为王,将终于不能为王,却也真的成古今中外最大的王了”之后该怎样呢?这个问题所引发的想象就是创造性阅读的闪光点。应该说,创造性阅读的方法不止一种,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自己摸索、自己创造。

总之,职高语文教学必须打破那种教师反复讲解,篇篇分析,段段理解的旧模式,应开创一种自我主动学习的新局面。从抓感知能力入手,努力培养职高生阅读欣赏各类作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再创造意识。

(卫辉市第一职业高中)

猜你喜欢
职高长城阅读教学
《辽宁职高学报》征稿启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新课改下的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守护长城
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