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初探

2009-06-13 05:51梁建华
成才之路 2009年17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教师应高中物理

梁建华

作为老师我们都知道,学习要讲究方法,方法得当,将事半功倍,否则将事倍功半,学习物理也一样,要取得好成绩,必须要采取好的教学方法。我经过几年的物理教学,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针对物理内容既严密又枯燥的特点,教师应采取一定教学手段和方法,借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物理教学中,可以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实验或实例。比如讲到惯性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汽车在行进过程中突然紧急刹车的全过程,以及重新启动的全过程,加上声音,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乘客的倾倒情况,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从大处说,独立思考是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谈不上创造,只能亦步亦趋,照猫画虎;就学习过程而言,有独立思考才能真正做到对知识的理解,有效地培养思维能力。也就是说,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都必须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

三、 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很多规律都来源于日常生活又应用于日常生活。除课本中要求的学生实验外,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做一些演示实验。如在讲“力的合成”时可以用一根橡皮筋中间提一个锁来演示;讲“竖直上抛运动”时可以用一根粉笔头演示;讲“圆周运动”时可以用易拉罐和一条细绳自制“水流星”等等。教师如果能充分地利用身边的小物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验,这对于学生不论学习物理还是将来从事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大有帮助的。

四、 讲清思路,渗透方法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果讲课叙述烦琐,将很难使学生具有明快的思维方式,如果思维不顺,将很难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强调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叙述和对知识的讲解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在讲解中注意渗透分析问题的方法。物理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方法,不仅对物理学的研究,而且对整个自然科学甚至社会科学的研究都有较大影响,能力的高低,一定意义上表现为掌握方法的多少和运用方法的灵活、熟练程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初步领会一些科学方法。领会方法重在“潜移默化”和“渗透”,而不可能把方法当做知识向学生灌输。如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极限的思想、等效的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应让学生逐步积累,逐步体会。

上述方法是我的浅见,却是我教学过程中感受颇深的。当然,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好的教学方法还有,我将不断地吸取、不断地完善。

(冀州市职教中心)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教师应高中物理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谈独立思考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谈独立思考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