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初探

2009-06-13 05:51史莲莲
成才之路 2009年17期
关键词:表演艺术音乐课情感

史莲莲

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使学生具有感受、表现、欣赏音乐的能力。那么,选什么样的课题既迎合学生的喜好又能让教师轻松地驾驭呢?结合当前的现状,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 创设情境,成功导入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根据音乐课轻松、愉悦的特点,以“想唱就唱,想说就说”为切入点,给学生充分表达情感的机会,在课堂上大胆地说出自己对音乐的各种感受,甚至是疑问,让我们共同来解决。对学生各种离奇古怪的想法和问题,教师应以鼓励支持的态度,调动全体学生共同讨论、合作解决,使得教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越来越相互尊重和理解。只有在课堂上形成了一种友好、宽松的学习氛围,每个学生才能乐于畅所欲言。而且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快乐是产生兴趣的重要因素,要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学得快乐,就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创设出快乐的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兴奋的状态下自觉地学习。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学生就可能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教师的教诲。另外,用音乐渲染情境的方法,也能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学。如在上《京剧欣赏》一课时,我选取一首《说唱脸谱》给学生听,目的是为了把学生带入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先受到气氛感染,产生一定的内心体验,避免教学开始后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及转移。

二、 语言艺术是表演艺术的声音体现,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语言作为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是最接近学生的。在课堂教学中准确的、抑扬顿挫的声音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如果在音乐课堂中,失去了优美、生动的语言,就会使其变得枯燥无味,失去了艺术魅力,可见语言是表演艺术中不可替代的部分。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口汇集丰富词汇的好口才,只有这样才可能引导学生把音乐作品表达得清晰、准确、形象,歌词才可能表达得富于情感、恰到好处,使其更贴近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鉴赏能力和语言表现力。

三、 音乐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

如何在音乐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性,成为我们当今研究的主题。新课程强调音乐课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课堂教学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因此,教师要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机会,要为学生的参与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以及宽松的环境。体验是每一位学生成长过程必须的,只有在参与中才能体会成功的欢乐,体验展现自我的自信,体验互相合作的趣味。

四、 多种视唱教学法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识谱能力,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但是,在视唱曲谱方面,学生往往重视不够,老师必须选择较优美的曲调,通过多种的视唱方法,使学生能较准确地把握音准问题。

五、 利用表演艺术表现音乐

表演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情感表现艺术,是一种动态艺术,是一种集语言、动作、舞蹈、角色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通过其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也正是音乐学科区别其他学科的关键之处。而手舞之,脚蹈之,必然调动学生身体的各个器官,使其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从而在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中促使全面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并在不断提高的表演艺术中,不由自主地投入到音乐的美好境界中,从而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柏拉图曾说:“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真和善的。”因此,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教育手段和音乐特殊的表达方式,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永远追求真善美的人。(深州市辰时中学)

猜你喜欢
表演艺术音乐课情感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探索
情感移植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