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口头评价的误区及矫正

2009-06-13 05:51
成才之路 2009年17期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洋务运动艺术化

杜 娟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课堂教学就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对教师来说,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既准确而又艺术地传达自己的意图,是一件比较为难的事情。在《历史与社会》的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业作口头评价时更是如此。由于《历史与社会》在很多具体问题上没有单一而标准的答案,而且在对具体事件的评价上本身就应该强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很显然一个客观而又中肯、全面而又艺术的口头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和锻造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就目前来说,由于种种原因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口头评价中存在着单一化、随意化、粗陋化的误区,由于这类评价在有意和无意当中过分强调标准的唯一性,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更是未加细思便脱口而出,导致用语的不当甚至粗陋,无法发挥口头评价应有的积极作用,因此在笔者看来必须要做到口头评价的开放性、针对性、情感性,实现口头评价的多元化、导引化、艺术化,让《历史与社会》的课堂充满人文气息,使学生在教师情感充沛的语言感召下,沉浸在艺术化的课堂氛围中。

因此,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口头评价作综合考虑。

一、 走出单一化的误区,做到口头评价的开放性、多元化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实施素质教育早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是由于受到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使得我们冲破这种厚重固执的模式步履维艰。在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中,为了保证学校的升学率而一味地强调高分,导致教师常常在学生的学业评价上使用标准答案,一个严重的后果是使得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僵化甚至沦丧。而且这种后遗症在当下依然存在,尤其是在教师的口头评价当中更是往往存在以简单的“是/否”“对/错”这种二元对立的单一标准来要求学生的误区,结果导致学生的视野在教师的规训和误导下拥塞入一个狭小窄隘的巷子里。这一切与《历史与社会》这门人文课程的开放性、多元性相对照,显得是如此的格格不入。

其实早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中,马克思就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是处在时刻的变动与发展之中,历史与理论的发展都应当是与时俱进的,教条主义、独断论只会导致思想的止步不前。对于《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内容来说也是如此,实践证明我们对很多具体的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常常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与前进的。因此,当学生的作业和口头回答打破常规与所谓的标准答案时,只要不突破政治立场的底线,我们就不应感到震惊和惧怕,反而应当欣喜于学生的大胆想象和创造性地思维。

因此,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口头评价中,教师要尽量避免使用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式的标准来规导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从单一化的误区走出来,做到口头评价的开放性、多元化。

二、 走出随意化的误区,做到口头评价的针对性、导引化

在当下,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学术研究中,都强调一种问题意识,即在梳理纷繁复杂的现象之后找出事物存在的逻辑关系。同样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我们强调的不仅仅是学生记住了多少死的知识,也应该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即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更强调授人以渔。

而且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关系应当是和谐的主体间关系,即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教师与学生形成的是主体间的“对话”关系。其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对于教师来说学生应是平等的伙伴,而不是灌输的对象,教师的口头评价应体现自身的主导地位,发挥起点拨、引导的作用,而不是一味地给出正确答案。但是我们发现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历史与社会》这类灵活性强、歧义性大的人文学科中,教师往往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视而不见,常常仅用“好”或者“不错”“可以”或者“还行”等模糊性语言,对学生发现与提出的问题进行没有针对性地评价,没有提供给学生在该问题上的更多视角和解决方法,而仅是在对学生的表现作一个终极评判之后便草草了事。

例如,在讲到清代洋务运动时,教师问:“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洋务运动?”学生回答:“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强运动,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朝”。教师评价:“是的,你看到了洋务运动消极的一面,但是它有没有积极的一面呢?比如它在促进中国历史的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这样的口头评价明显比简单地说“很好”“不错”等要有针对性得多,因为它能够引导学生综合客观地考查洋务运动,从而得出虽然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朝,但在客观上却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前进,因此它不是历史的倒退。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学业作口头评价应从随意化的误区里走出来,避免以笼而统之、大而化之的语言作模糊性、随意性的评价,让口头评价更具有针对性、引导性,培养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中做到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三、 走出粗陋化的误区,做到口头评价的情感性、艺术化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纽带,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正所谓“言为心声”,一个教师不经意间的语言常常不仅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学观念,更反映的是一个教师的修养和学识,尤其是在基础教育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的过程中,教师的仪表谈吐、人文素养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一个优雅博学的教师在言传的时候更注重身教。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明确指出,社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并且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进行了全面批判和拒斥进而指明了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人只有走向了全面发展才能获得自由。当下的素质教育中指导思想正是马克思所说的实现人的自由地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学到的不应当仅仅是死的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还更应该学到人生的哲学,即在道德品行、内涵素养上同样得到全面发展。尤其是像《历史与社会》这样的人文课程,本是一个培养学生综合内涵的大好“战场”,仅仅是因为教师以学生的成绩、分数来评价自身的教学成果而遮蔽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但显然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没有深刻理会这一点,他们的口头评价常常显得粗陋干瘪,缺乏丰富的情感性、感染性和艺术性,因而也就无法引起学生的激情与共鸣而让课堂显得死气沉沉,教师自觉无味,学生也昏昏欲睡。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学业作口头评价应从粗陋化的误区里走出来,多使用感情丰富的艺术化语言,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共鸣,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在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实现学生自由地全面发展。

总之,《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口头评价不仅要做到“信”与“达”,即口头评价的准确清晰而又有确定的所指,还更应该做到“雅”,即语言的情感化、艺术化,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的基础上,激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宁波市幸福苑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历史与社会洋务运动艺术化
艺术化 可否成为乡村的未来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关于洋务运动中洋务企业性质的探究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艺术化表达
用艺术化手段引领儿童走进“童话世界”
科学技术视域下中国近代化建设探析——以洋务运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