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课件的教学设计

2009-06-13 05:51
成才之路 2009年17期
关键词:课件教学内容目标

宣 航

课件指一门课所用的教学软件,堂件指一门课中的某一堂(节)课所用的或某一知识点的教学软件,它们是未来远程教育和虚拟世界的主要教学媒体,能真正满足教学第一线需要,它的教学设计的编写是非常关键的。

一、 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目标,每个负责任的教师都会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认真备课,精心安排教学内容,斟酌教学顺序、表达方式、例题案例、板书布置、语言用词等,这就是教学设计。

那么,教学设计有什么重要性呢?

首先,课堂教学效果决定于教学设计。组织教学过程的职责在教师,教学过程必须讲究科学性、逻辑性、启发性和趣味性。其中趣味性指寓教于乐,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让科学的魅力吸引学生努力学习,可见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其次,课堂教学需要教学设计。从教育设计学的观点看,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和研究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实施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效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再次,编写课件更需要教学设计。教材仅仅是文字、图形等形式的知识载体,计算机课件、堂件较文字教材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它是多媒体形式的知识载体;(2)它是具有一定交互能力的知识载体;(3)它是众多知识点形成的具体非线性结构的知识载体。因此,课件、堂件的知识表达能力更强,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对其科学性、逻辑性、启发性和趣味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而就对课件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课件教学设计的一般方法

课件的教学设计过程是知识与心理学、教育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过程。教学设计过程由学习需求分析、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评价等阶段组成。整个教学设计是一个“编制—实践—评价—修改—再实践”的循环过程,是逐步求精的过程,需要不断分析、不断调整目标、不断调整内容和不断调整策略。

第一,学习需要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学习需要分析,包括学生概况分析和学习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指摸清学生的一般心理、生理背景,如年龄、性别、学习动机、认知成熟程度、社会经历等,了解学生从事该课程学习的认识态度、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认知结构特点。学习内容指按照相关学科的教学大纲或教学基本要求形成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现有认知结构的差异,从而确定教学的起点。

第二,拟订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教学目标是学生完成本阶段学习后在知识和能力上应达到的新的水平,它是课件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课件评价的依据。一般规范的教学目标包括:教学对象、学生完成学习后知识能力的期望水平,达到并实现期望水平的条件及相应评价标准。

第三,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是相辅相成的,教学目标中所确定的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确定后,教学内容也就基本确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特别重视规则的学习,要让学生把学过的若干规则和概念,通过有效的认知策略组织结合起来,灵活应用。

第四,确定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教学策略是完成即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的程序、形式和媒体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考虑,它包括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老师需要综合考虑教学信息的选择、获取、组织和存储,并把形声教材与文字教材、电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互补作用,包括知识的讲解、举例、说明、媒体的演示、提问、练习、反馈和评价等。

第五,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调整的手段。教学设计有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为形成性评价提供信息的方式很多,比如,随堂小测验、调查问卷、老师自己的观察等。形成性评价为前面的工作提供反馈信息,帮助分析学生需求,从而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总结性评价是在多次形成性评价并摊牌修改教学计划之后才进行的。应当指出,任何评价都不是最后的结论,没有一个教学设计是十全十美的,每个教学设计都应该精益求精,逐步优化,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三、 常见的几种课件模式

根据多媒体的内容和作用的不同,课件可分为以下五种模式。

1. 课堂演示模式

这种模式是为了解决某一课程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而开发的。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将教学重点以多媒体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既有形象逼真的图像、动画,又有悦耳的音乐。

2. 个别化交互模式

这种模式是让计算机扮演教师的角色进行个别化教学活动。课件须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将知识分解成许多相关的知识片段,形象生动逐步讲解演示,边讲边练,逐步展开,逐步深入。

3. 操作复习模式

这种模式是通过回答问题的形式来训练和强化学生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般由计算机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然后计算机判断答案是否正确。

4. 教学游戏模式

这种模式用来产生一种竞争性的学习环境。游戏的内容、过程都与教学目的联系起来,寓教于乐。通过游戏形式,教会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并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5. 资料工具模式

提供某类教学资料或某种教学功能,包括各种电子工具书、电子字典以及各类资料库、图形库和动画库等,可供学生在课外进行资料查阅使用。

四、 课件教学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1. 课件教学设计应面向学生的认知结构

对学生的认知结构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希望学生不但懂得知识,而且熟练得应用这些知识的条件。

2. 应重视师生双边交流

教学就是“教”与“学”的完美结合与和谐统一,但在实践中往往并非如此。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老师不应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技术,取要之有度,用之有道。

3. 合理选择媒体信息

根据内容分析,结合各种媒体信息的特征,确定使用何种媒体表达效果会更好。

4. 课件的美学性和教育性

屏幕设计应做到均衡简洁、布局合理、整洁美观、行动形象、符合教学要求,始终使用一种或同类效果来过渡。这样学生看屏幕感觉自然,注意力放在屏幕教学内容上而不是分散注意力去看屏幕的各种花样。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课件教学内容目标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