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的做法初探

2009-06-13 05:51李彩霞
成才之路 2009年17期
关键词:红磷白磷化学

李彩霞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 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人教版新教材按照义务教育新大纲规定的31项演示实验内容,在各章节中共安排了几十个课堂演示实验。这些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对这些演示实验,我全部安排在45分钟课堂教学中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在“燃烧和灭火”的教学中,我对白磷的燃烧演示实验进行改进,将铜片上的两块磷分别放在试管中,用胶塞塞紧,放在热水中。这样既解决了污染问题又加快了实验速度。演示结束后,我请学生思考三个问题:(1)为什么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2)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燃烧?(3)红磷能不能燃烧?接着再补充演示红磷燃烧的实验,将少量红磷放在铁纱网上,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请学生观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最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出燃烧的条件。学生反映这样学既能理解,又记得牢。我在初三化学课堂教学中补充和改进的演示实验约占全部演示实验的五分之一。

二、 开发家庭小实验

新教材配合教学内容,设置了很多家庭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当我第一次向学生布置绪言课的家庭小实验——观察蜡烛色态、构造及点燃时的现象,作为家庭作业时,学生感到很新奇。而第二次布置家庭小实验——用玻璃杯、饭碗和小蜡烛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第27页演示实验2-1的改进),学生开始产生兴趣,大多数学生在家里动手做了这个实验,有的成功,也有的不成功。第二天到课堂上七嘴八舌询问老师,经过简要解释和指导后,有的同学回家又重复做了这个实验,一旦做成功了,其兴奋之情自不必说,学习化学的兴趣也随之激发出来。后来,每逢做演示实验时,学生往往会问老师:“我自己在家里能不能做?” 例如,我把教材第19页铁钉生锈演示实验中的(1)当做家庭小实验,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在家里做。到了上铁的性质这节课时,将实验室预先做好的铁钉生锈实验的三支试管展示给学生看,并请他们与自己所做的家庭小实验结果对照,学生很自然就接受了“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这一事实。进而再请学生思考:“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哪一部分锈斑最明显,为什么?”启迪学生对教材第19页讨论题“你对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能得出那些结论?”进行探究,从而对铁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三、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

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

针对有些实验反应慢、药品用量多的情况,以及实验微型化的发展趋势,我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装置的改进,利用生活中毫不起眼的废弃的微型用品设计实验装置,使实验生活化,微型化。例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他们只用一个废弃带胶塞的青霉素瓶,一个废弃注射器针头,两个玻璃杯就完成了实验。实验过程是取一小粒白磷,用滤纸吸干水分,放入青霉素瓶中,将瓶放在玻璃杯的温水中浸泡,白磷迅速燃烧,燃烧停止后,将瓶放入另一杯凉水中,在水中插上针头,使其浸在水面下,水很快进入瓶中,效果很好,学生也很激动,没想到小小的青霉素瓶还可以做实验。

通过这些形式,不仅调动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效果很好。

(唐山市丰南区柳树0中学)

猜你喜欢
红磷白磷化学
邪恶的空中焰火:白磷弹
邪恶的空中焰火:白磷弹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包覆红磷的制备工艺
把白磷弹关进“笼子”
阻燃成炭剂trimer和微胶囊红磷复配阻燃聚甲醛的研究
红磷膨胀阻燃体系阻燃聚甲醛的研究
氢氧化铝及红磷协同阻燃热收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