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果

2009-06-15 07:25吴子长
野草 2009年3期
关键词:驾校师傅交通

吴子长

项师傅大名叫项中华,整天开着大货车走南闯北,人们见到他都喊他项师傅。时间一长,人们渐渐都把他的真名给忘掉了,只要提到“项师傅”三个字,就知道是那个,个子高高的,脸皮黑黑的,见到谁多远就点头微笑打招呼的大货车司机。

项师傅是从部队转业的。他刚到部队不久就被抽到交通学校学习,一年后被分到汽车连。在汽车连开了一年多军用卡车,又被推荐到首长那里开小轿车。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和他一起当兵的农村战友都复员回老家了,他却被转为志愿兵,然后就转业到这个上千人的制药厂,成为人人羡慕的大货车司机。

项师傅为人热情厚道,只要是别人委托的事,他都会千方百计地去完成。每次出车前总有人问,项师傅,这次去哪儿?项师傅说,去上海,有东西要带吗?于是,呼拉拉来了几个人,有要买电熨斗的,有要买毛料布的,有要买纯毛线的。项师傅为此还特地买了一个硬壳笔记本,专门用来记账的。有人当时就要付钱,项师傅说,不慌不慌,买回来再算账。下次出车,车还在仓库上货,就有人问,项师傅,这次上哪儿?项师傅说,去广州,要带什么东西尽管讲。于是,呼拉拉又围了一圈人,有要买手表的,有要买收音机的,有要买电饭锅的。项师傅一一记到笔记本上。

项师傅把货拉到指定地点,交了货,结了货款,找个小旅社住了,然后带着笔记本,一家一家去买东西。其实,这些东西,大多当地商店也有卖的,价格也贵不了多少,但是,人们总是相信大城市的东西好,真货,不得假。项师傅也乐意为大家带买东西,这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人缘。他愿意和厂里任何一个人搞好关系。他一个农村人,凭什么和这些城里人平起平坐的,有的还是大学毕业的,因此,他很珍惜这份工作。

那些年,企业效益好,厂里生产的土霉素、青霉素,还有许多他叫不出名字的药,往往供不应求,拉出去就是钱,有的货还没送钱就到了。项师傅除了基本工资,还有出车费、出差费、加班费、奖金,足够一家四口人生活的了。

项师傅抽空回了一趟农村老家,先是把责任田退了,然后一挂罗车把老婆孩子都接到城里,虽然住的是一间宿舍,但一家人在一起,不愁吃,不愁喝,也算是其乐融融了。

一天,销售科黄科长对项师傅说,老项,我给你家属找了个临时工,就在我们科搞搞卫生打打开水,一个月三十块钱,怎么样?项师傅想想,有些难为情地说,领导,谢谢你的好意,我看家属的事就算了吧,两个孩子都在上学,我又经常出车,家里离不掉一个人,我也不在乎这三十块钱……

黄科长笑笑,转过身,摇摇头说,这个老项啊,总是……

项师傅知道,所谓搞卫生打开水只是点个卯而已,无非是单位照顾他,想一个月多给他开几十块钱。他不愿意占这样的便宜,更不想让别人说闲话。

项师傅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过下去,直到退休。

可是,项师傅很快就发现有些不对劲,先是他拉出去的货不能马上拿到钱,有的要了很长时间才要到,甚至要推销员反复多次地去催;接着是他出车的次越来越少,仓库里积压的货越来越多;继而是厂里的奖金发不出来,每月只能领到基本工资……

只领基本工资很少出车的项师傅依然每天按时上下班,不过大部分时间在办公室坐着。一天下班,项师傅拿着肥皂毛巾去澡堂洗澡,发现冒着蒸汽的水池里只有几个人,就问,今天人怎么这么少啊!看澡堂的瘸腿姜师傅说,几个车间都停产了,哪还有什么人啊!又说,厂长说了,下周澡堂不能天天烧了,一周只开一天。

项师傅想,这只是暂时的,厂里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项师傅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么大的厂说不行就不行了,先是放假,领一半工资,然后是改制,每个职工要交3000元钱入股。项师傅把多年的积蓄凑了凑,包括借给乡下亲戚的钱都要回来了,就四五千块钱,交了两个孩子的学费,也只够入股的钱了。

项师傅以为,交了钱,厂里有了自己的股份,又有了流动资金,工厂肯定会好起来的。可是半年不到,入股的钱还没拿回来一半,工厂就彻底垮了,连一点响声都没有。

工厂没了,工人散了,各找各的门路去了。项师傅有一技之长,不愁没有饭吃。他先是给人家开出租车,车主开白天,他开夜里。他喜欢开夜车,天一黑,接了车,他就大街小巷地钻,只要不说话,谁也不认识他。如果是白天,他一个国营大厂的大货车司机,给一个私人小老板开车,碰到熟人了,面子上还真有点过不去。

项师傅渐渐习惯了晚上开车,白天睡觉。白天睡觉起来没有事干,他就把从乡下往城里搬时没有舍得扔的铁锹和锄头找出来,又找来半块砖头把上面的锈打磨打磨,然后在宿舍楼前的荒地上开辟了一块菜园地,撒点菜籽,栽点菜秧,拾弄拾弄,一家人吃的蔬菜也不用花钱买了。没有工厂的日子,虽然心里空落落的,但还能过得去。

项师傅开了几年出租车,觉得这样长期昼伏夜出,像做地下工作似的也不是事情,人受不了,身体也吃不消。何况自己年龄也大了,想换一个轻松一点的工作。于是,他找到了在市交通学校当队长的老何。

老何是项师傅的战友,他们是同一年当的兵,又是同时分到汽车连的。老何是城市兵,后来提了干,一直干到营职才转业的。老何刚转业时,项师傅曾开着大货车去看他。那时候交通学校还不行,事业单位,没有奖金,虽然是干部转业的,还没有他这个工人拿的钱多。自从下岗以后,项师傅就再也没有去找过老何。

老何见到项师傅很是惊讶,说我以为你早不在市内了,怎么到现在才来找我!

项师傅舌头在嘴里搅了半天,竟然没有发出声音。这些年他已经很少说话,家里人很少跟他说话,外面的人他懒得答理,舌头和嘴似乎都不听使唤了。

项师傅嗫嚅了半天,终于说,我,我,我不在市内。

老何说,老项,凭你的技术到哪儿不是香饽饽,我以为你到南方去了呢!

项师傅终于吞吞吐吐地把自己这几年的遭遇跟老何说了。

老何说,你这个老项啊,总是……唉!

于是,项师傅成了交通学校的一名教练员。

项师傅干工作特别认真,每天总是骑着那辆旧的永久牌加重自行车,第一个来到教练场。他先把车开出来,找一块好一点的场地停了,然后打开车门,提着两个大号热水瓶,去锅炉房打开水。打好开水,如果学员还没有来,他就把那些笨重的铁墩子一个一个从车厢里搬下来,插上竹杆,再把学员们坐的塑料板凳一个一个摆到树荫底下,专等着学员们来练车。

平时别的教练都坐在树荫下,抽着学员敬的烟,喝着学员泡的茶,聊天、扯淡,让学员自己去练,如果碰到哪个学员没有按照要求练车,或者把车练熄火了,不管什么原因,上去就是劈头盖脸一阵熊,然后换别人练。

项师傅很少坐在树荫下扯淡,学员练车时他总是站在旁边看着,碰到动作不对的地方马上纠正。他也从来不熊人,总是耐心地讲解,帮助学员分析原因,有时还拿着粉笔在水泥地上画解剖图,帮助学员提高。碰到胆小的女学员,他还上车手把手地教。

项师傅从来不收学员的礼,也从不接受学员的吃请。不像有的教练,三天两头要学员请客吃饭,不然就想方设法刁难你,让你上车就害怕,一练就熄火,考试总是不合格。

由于工作认真,教练有方,跟项师傅练车的学员,每次考试合格率都是最高的。有的学员几次考试不合格就急了,要求换教练,有的甚至拿着整条的香烟来找项师傅,要当项师傅的徒弟。项师傅总是说,你去找何队长,他让你跟我学就跟我学,我没有这个权。何队长时不时地也安排一两个老是考试不合格的学员来跟项师傅学。

渐渐地,项师傅的名气在交通学校就大了起来,连校长也把自己熟悉的人安排到项师傅手下学车。校长也不止一次在大会小会上表扬项师傅,说他工作认真,为交通学校争了光,要求所有教练员向项师傅学习,并承诺,年底学校给成绩优异的教练员重奖。

其他教练员都不相信校长的话,因为教练员都是学校聘任的临时人员,除了基本工资,另外考试合格一次,一个学员奖励二十块钱,不可能再有其他什么奖金了。

项师傅没有考虑这么多,心想,既然是老何介绍来的,校长不会让他吃亏的。

令项师傅没有想到的是,年底时,他果然得了一笔不小的奖金。

项师傅在交通学校一干就是五年,转眼就进入新世纪了。

新的世纪,学车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交通学校根本不能满足学车人的需求,于是,交通学校又在每个区设立了分校。就这样依然不能满足需求,于是,一些私人驾校被批准设立,还有许多黑驾校也出现了。一天老何找到项师傅,说我们合办一个驾校吧。

项师傅说,我没有一分钱资金,怎么和你合办,你要办你办,我给你打工。

老何说,不用你出一分钱,借你的名字用一下就行了,你的名字就是品牌!

于是,以项师傅名字注册的“项中华汽车驾驶学校”就挂牌成立了。

正如老何说的,项师傅的名字就是品牌,驾驶学校牌子一挂出去,来报名的人就络绎不绝。因为项师傅这些年带的徒弟就有好几百,而且分布在全市各个角落。星期天,他有时出去办事,走着走着,就有一辆车在他身边停下来,然后从车里伸出一个头来,说项师傅上哪儿去?上车我送你。于是,他上了车,本来半天办的事,一会儿就办好了。这些人有的还有些面熟,有的他根本就不认识了。无疑,这些人都曾是他的学生。

这些分布在全市各个角落的学生,就是他们驾校的活广告。

来报名的人都说,项师傅为人正派,技术精湛,跟项师傅后面学驾驶,心里踏实。

说是驾校,其实就项师傅一个人在忙前忙后的。老何除了双休日在这里全天候招呼,平时时不时地开车过来溜一趟,问问情况,或交待两句就走了,一切都是项师傅在负责。

项师傅一个人当了两台车的教练,不能像在交通学校时那样尽心,或手把手地教了,只能轮换着来,哪边有情况就照顾哪边。这两台教练车都是老何从旧车交易市场买来的二手车,但老何像宝贝一样金贵着,生怕把车搞坏了,因为一旦坏了就要自己花钱修。

老何办驾校除了想挣点钱以外,主要还是心里有怨气。这次交通学校调整领导班子,本来老何是最有希望进入领导层的。无论从专业上考虑,还是这些年对学校的贡献,老何都是最大的。他还曾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呢。但是,上面来考核时,有人举报他有经济问题。

结果他的副校长的位子被一个年轻的科长挤掉了。

项师傅明显感到,在私人驾校当教练和跟在交通学校当教练不一样。交通学校是公家的,教好教坏一个样,无非是多合格一个多得二十块钱奖金。不合格的学员继续学,什么时候学会什么时候走,补考费自己出,油费是公家的,没有任何压力。私人驾校为了节约费用,总是要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益。驾校消耗最大的当然是油,为了省油,当然是练的时间越短越好,合格率越高越好。特别是老何,每个学员来报名时,他都要承诺,保证人人通过,个个合格。

项师傅也感到,现在的学员和前几年的学员不一样了。前两年学员学车是为了学技术,为了开车,给公家开车,或自己开车经营,当然不敢马虎。现在的学员学车是为了拿照,有的是拿照以后好摸公家的车;有的是家里有了车,没有照不敢上路;有的是怕涨价,先拿个照在手放着,也算是投资了。因此,这些学员心思不在学技术上,而是在如何拿照上。只要能拿到照,学不学都无所谓。

第一批学员刚练了一个星期,老何就说,星期天桩考,这两天你给他们测试一下。

项师傅说,恐怕不行吧,以前至少要练二十天以上。

老何说,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我们是速成班,理论考试合格的都在等着练车呢!

考试前一天,老何在全市最豪华的五星级大酒店锦江饭店请了一桌,把车管所所长和考试中心的有关人员都请来了。吃过饭又到财富聚会去唱歌。唱过歌出来已经是十一点多钟了,其他人都开车走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落在后面。

老何说,小胡,你家住哪儿,我送你。

小胡上了老何的车,坐在副驾驶的位子上。车一发动,转眼就到了。

小胡说,到了,我下车了。老何说,别急。然后就对坐在后排的项师傅说,老项,把座位上的塑料袋拿给我。项师傅拿起来,好像是两条香烟。老何接过塑料袋,递给了小胡。小胡也没客气,拎着就下了车。临关车门之前,小胡说,明天早一点,七点钟之前到。老何说,知道了,安排过了。

考试中心正常考试时间是上午九点到晚上六点,中午不休息。但预约的除外。项师傅带的十几个学员七点钟之前就到了,在还没有正式考试之前就开始考了。按说,桩考有红外线控制,是做不了假的。但小胡是主考官,他就站在考试车跟前,在转弯打方向时说一声,基本上都能过去。结果他们十七个学员全部合格。为了庆贺他们取得的成绩,中午学员们抬石头请老师吃饭。学员们都在为自己一次过关举杯痛饮,而项师傅却有些闷闷不乐。

吃过饭,学员们都兴高采烈地回家了,项师傅却忧心忡忡地说,马路杀手将会越来越多。

老何说,这关我们屁事,那是交警队的事。

不愁吃,不愁喝,日子过的就是快,转眼又是年底了。

春节长假,项师傅难得清闲几天。他决定回老家看看。这些年由于生活窘迫,他已经很少回老家了。老家虽然父母早已不在了,但还有兄弟姐妹,还有侄男外女。另外,大儿子去年考上了大学,二儿子也上了高中,虽然驾校不是自己的,但名字是自己的,老何也算够意思,年底分给他一笔钱,这样回去也不算丢面子。

年初二吃过早饭,项师傅就来到长途汽车站。虽然老家只有一百多公里,但车并不好坐,因为年前下了一场大雪,路还没有全部通。直到快中午时,项师傅才坐上车,下了车又走了一段路,来到弟弟家时天已经快黑了。

项师傅是一个人回去的,一是两个儿子从小就到城里,对老家已经没有感情,二是路滑车少,票价翻番,也是为了省钱。

项师傅在老家待了好几天,和亲戚朋友们玩得很开心。他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这么开心过了,如果不是初八要上班,他还是不想走。他虽然十九岁就出去当兵,在外面奔波了三十多年,但他对老家还是有感情的。

年初七上午,项师傅从老家出发了。由于过年后一直是晴天,气温回升,雪化得非常快,车和路都正常了,项师傅回到市里时才中午一点多。可是,直到晚上七点多,老家人打电话过来问,家里人还没有见到项师傅的面。

原来项师傅一到市里就出车祸了。就在项师傅下了长途汽车,正在往公共汽车站走时,被一辆疾驰而来的黑色轿车撞倒。由于撞的是头部,项师傅当时就口鼻流血,昏迷过去,送到医院后,不治而亡。家里人见到他时,他已经躺在殡仪馆的抽屉里。

家里人是在晚间新闻里看车祸的报道,然后打电话到交警队询问才知道的。

项师傅永远不会想到,那个撞他的黑色现代轿车的司机,原来是他的一个学生,年前刚拿到驾照。这位学生中午应邀到一位同学家吃饭,还喝了一点酒。吃过饭,他驾着家里刚买的轿车回家,因为父亲下午要用车。轿车开到长途汽车站附近时,他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横穿马路。本来他想踩刹车减速的,顺便问一声,老师上哪儿去?他还可以送他一截。可是,慌忙中,他把油门当作了刹车,一脚猛踩过去,车往前一蹿,正好撞到项师傅的头部。

他顿时傻了。等有人打了120把交警喊来,他还没有反应过来。

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这样呢!……他面对着躺在地上的老师,一个劲地喊着。

交警很快就把他带走了。由于是酒后驾车,他被交警队扣留了。

由于交警在项师傅身上没有找到任何证明他身份的证件,只好把他当作无名尸体送到殡仪馆。

猜你喜欢
驾校师傅交通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工读驾校
工读驾校
太原工读驾校的品牌之路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驾校学车无合同 报名考试费用多
图说交通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