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翳礼赞》中的阴翳之美

2009-06-15 07:25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阴翳传统文化

何 放

摘要: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派的主将,他贯穿半个多世纪的创作。为世人留下一批独具日本特色的唯美主义经典之作。谷崎以被虐和嗜虐的官能美、内感美成名于日本文坛。

《阴翳礼赞》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分析了作者独特的审美特质以及为何沉溺于这种阴翳的神秘幽情美。

关键词:阴翳;幽情美;传统;文化

谷崎润一郎先生在《阴翳礼赞》中曾写下过这样一句话:“美并非存在于实物当中,而在于物体与物体所造成的幽明的色调跟阴暗的对比中对阴翳的如此礼赞,其实是对传统文化中的“幽情”的赞美,阐述的是一种阴暗的美学”。作者发怀古之幽思,把现实中正在逐渐消失的“阴翳世界之妙”描述得生动细致、入木三分。诚如作者所言,是本人有在幽暗之中寻求美的强烈倾向,这一点在平安时代的《源氏物语》中便有记载:女人隐藏在永远幽暗的深处,恋慕中的男子也只能在黑暗中微闻其声。微觉衣香,触其鬓发,摸其肌,想其娇媚之态。然而正因如此,更觉其风情万种,有一种令人心驰神摇的魅力。这或许不合现今一切声称透明化的状态,但是不可置否,在谷崎润一郎先生闲道来中,人的灵魂不难触及到我们的原罪却是在阴翳的庇佑下,而在匆匆的社会激流中得到片刻的安宁,昏黄的灯光,温暖而复古的壁炉,纸质的窗帘,谷崎润一郎先生在这篇宁谧与安详中娓娓提醒着我们朦胧的诱惑,同时也阐释这复古的追思,心灵的宁静与纯粹在这片刻的阴翳中走到永恒的升华,阴翳或许就是现代过于轻快浮华生活的救赎之地。所以谷崎先生在礼赞“阴翳”——一种昏暗不明之美,即一种暧昧之美。这确乎是日本人才独有的趣味。后来的日本作家多次谈到了日本的暧昧,今天看真的不无道理。他反复玩味日本过去居室中模糊幽暗的情致。并且谈得十分入情入理。

谷崎先生如此深醉于阴翳的幽情美之中,还来自于他对中国文化的留恋,在他的思想中,既有强烈的民族性在里面,又早已模糊了民族性。他是日本岛国上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真正意义上的专家,更是东方文明本质上的传承者和诠释者。因此东洋的大和为贵与中国的中庸之道难道不是在阴翳下滋生发展的宠儿吗?我们在阳光下,透明下,苦苦追求寻觅的到底为何?为何生活在水电煤气都很方便的现代生活中却找不到自己的那片安静的阴翳?为什么有人愿意放弃已得的一切,在他人迷惑不解的眼神中去追寻那种茅庐躬耕的偕乐生活?其实不仅是日本,中国,也有类似的趣味存在。那些轩敞明亮之所有时真的缺少一点情致。而需要将光线遮挡一下才更好。灯笼蜡烛之光的魅力并非全是来自怀旧,而实在是那种光色和润泽安慰人心。强烈的光会使人厌烦,而平和的光一般是反射光,是人类在长达几万年的时间里才适应的光源。当年的日本还是无电时期,夜里照明要依赖灯烛,这在他看来是美得以保全的物质条件。而日本的传统美,也随着电灯时代的到来而白白丧失了一大部分。

很喜欢日本偕乐园老板的风格,暗色的艺术家和生意人的统一体,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努力抵制西方现代文明带给旧式生活的冲击和影响,怀念那种带有阴翳朦胧的生活,坦然放弃一切的所谓“现代化”。去追寻幽暗的、朦胧的、无形的寂静。浅浅的幽怨中努力隐藏对西方冰冷透亮文明的嫌厌,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大和民族久远的暗流的协调和谐的怀念,甚而近于痴情的细弱的神经质的爱,老先生对东方神秘的暗流之美的推崇,对大和民族深沉文化的苦苦支撑,而发人深省的近于呼吁的感慨……我们为何不用心聆听一下谷崎老先生的谆谆之言,而用东方之魂去感触和体会这种幽暗的阴翳之美,去追怀一下我们黑发黄肤的非透明状态,去用心欣赏艺伎暗暗装饰中一低头的温柔。

缘何西方金发碧眼之流喜爱透亮无暇而又坚硬冰凉的钻石,而渊源的东方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钟情于温润含情的玉,信与情的融合却如散入云中一般阴翳。缘何?缘何?包容与庇佑的安心,阴翳的魂。综观如此,又何止是象征身份的诸如玉佩之列的贵重品,且不说稀有的和氏壁,纵使是小小玉观音又需在阴翳中自然地许久雕琢,即是伸手即来的笔墨纸砚,昔日的和谐温欹,却几完全被而今的便捷的钢笔。洁白的版纸等西方文化的产物所掩埋。无怪乎谷崎润一郎先生对住房中的电话、电扇、窗帘、电灯、壁炉甚而浴室、厕所都要费心捉摸,去尽力弥补西方的坚硬光感造成的不和谐,与大和精髓的强烈冲突,不过不免忧心,这些真的有用?佛语中“相由心生”,心在何处,日本的资本化而带动经济的迅猛发展的同时,这些细腻的本土文化的繁繁琐琐是否有人注意到也被西方来的飓风一并席卷,谷崎先生的思想还延续多久!

在谷崎先生的忧心与不露痕迹的凄怨中,我们是否也该反思一下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儒家之道,悠久的孔孟之学在何时被国外曾经的番邦之说淡化稀释,当然,我们如若偏激地追寻阴翳,而强烈反对所有的透明,难免又违背了和谐为贵的中庸之道,溯本求源,大和民族从中土分生,而又被西方文化经济强烈冲击,宿命式的民族变迁,个中文人墨客精神守护者们的苦苦求索后的彻悟而后的辛辛承受为了民族之魂——文化的存生,阴翳中而生,阴翳中而存……对阴翳的礼赞,我们的诸子百家,华夏文明是否也要重演这场微笑背后些许苦涩的历史折子戏?

多点对文化文明的敏感,少点不分糟粕精华的一味接受:多点对悠久历史的瞻仰,少点盲目现实生活的安逸享受:多点对自己心灵的剖析,少点繁杂物质流欲的蒙蔽遮挡:多点古旧、温馨而宁静的美感,少点尖锐、冰冷而嘈杂的尴尬:多点细细品味温婉柔和中的精辟之理,少点扪心自问时的无奈叹息。

如此,无论是大和艺苑中眯眼而坐的谷崎润一郎,樱花间朦胧翘首的川端康成,还是大漠道士塔前,如血夕阳后余秋雨暧昧而深情的一瞥……是否都可在远方那片清凉的阴翳中安享清浊间大大的和谐二字,细品对阴翳的礼赞。日本作家的细致口味却不是这个物质时代的人所能理解的,而我认为真正留意的生命正是应该如此的。一片秋叶,一只碗,一滴露,都有真切动人的心思在里面,而且绝无造作,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生命的品质。正如谷崎润一郎先生所说,东方美的深处。拥有一种是令人畏惧的幽暗和寂静,能打破这一切的,并不是想打破它的那些力量,而是阴翳深处永恒不灭的光芒。

猜你喜欢
阴翳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谒子美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4分33秒的阴翳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春琴抄》的阴翳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