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胜任感 消除自卑心理

2009-06-17 09:20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自卑感闪光点胜任

刘 锐

摘要: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理应是语文老师的一种责任。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解决自己“擅长”的问题;要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要善于抓住机会,及时激励学生。

关键词:胜任感自卑心理因材施教体验快乐及时激励

中图分类号: G63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2-1578(2009)11-0127-01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自卑能阻碍人的发展,使人裹足不前,变得闭锁。墨非也指出自卑儿童具有退缩、逃避的特征。自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有不少学生的自杀行为便是源于自卑。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理应是语文老师的一种责任。

《学校心理卫生学》指出:“所谓自卑感,指的是个体对其个人生活中的某些方面感觉不满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源于对个人价值的怀疑。”从本质上讲,自卑就是自我怀疑。因此,消除自卑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培养学生的胜任感,让他们感觉“我也行”,不再怀疑自己。语文老师怎样培养学生的胜任感呢?

1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雕刻家米开郎其罗用了多年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大理石雕刻,名为“戴维”。当朋友问米开郎其罗雕凿出栩栩如生的戴维像的秘诀,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 :“戴维本来就在这块大理石之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从儿童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看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们身上所有好的东西。”其实,学生的“闪光点”本已存在,我们老师就是要善于发现它、放大它、利用它、发展它。而语文老师重点是要能发现学生学习语文的“闪光点”,多让学生解决他们各自“擅长”的问题,学生的胜任感也就容易培养起来。有的学生朗读能力强,我们就让他们多范读、多领读;有的学生字写得好,我们就让他们多上黑板板演;有的学生作文写得好,我们就把他们的作文当成范文……

2 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

台湾教育家苏兰上课会给每一个孩子提供发言的机会,当某个孩子回答了问题后她都发给一张卡片。当课上到一大半时苏兰老师就会问:哪些同学今天已经回答了问题,请举起你手中的卡片。这时,教室里举起了一片漂亮的卡片,同时扬起的还有所有孩子快乐的笑脸。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兰老师给每个学生提供机会,满足了学生的这种 “需要”,学生体验到了参与过程的快乐。同时苏兰老师还给回答问题的学生发“卡片”,表示对他们的肯定,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快乐。我们如果也像苏兰老师一样每堂课都让每个学生至少一次表现的机会,并且及时加以肯定。学生处在“快乐”中,自卑感自然就“无影无踪”了。

3 抓住一切“可能”机会,及时激励

有些老师常常对学生说:“你反应迟钝”,“你没有发展前途”等话,其结果是造成学生对自己不信任,以为自己无可救药,陷入自卑的境地。所以老师的轻视、指责是导致学生自卑的一个原因。

俞文钊在《管理心理学》中指出 “‘激励一词,作为心理学术语,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使人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状态中。”我们老师如果时常“激励”学生、赏识学生,有自卑心理的学生也会“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状态中”,“自信”就会建立起来,自卑心理就会随之消失。

所以,只要是学生回答问题了,参与活动了,我们均要及时“激励”。有的老师会认为这不可能,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也“激励”吗?其实“对”与“错”是相对的。主要是我们老师怎么看!

从结论上讲,“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语文资料上的参考答案不是“绝对正确”“绝对权威”,老师的理解也可能有偏差。反倒是学生多姿多彩的“答案”是有创造性的,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常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魏书生也说过:“我喜欢这样思考问题:每件事至少有一百种做法。请仔细想一想,有哪一件事没有一百种乃至上千种做法呢?”所以我们提出的问题只要学生回答了,就理应“激励”。

从过程上讲,学生总有值得“激励”的地方。学生的态度是否端正、情感是否投入、角度是否独特……这些都应该是我们老师关注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所以只要学生参与了,我们就应“激励”。

如何“激励”学生呢?徐永森、戴尚理在《激励原理与方法》)中指出“广义的激励则是指运用各种手段激发人的热情,启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人的创造精神和潜能,使其行为朝向所期望的目标而努力。”所以我们老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进行激励。归纳起来有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感情激励三大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就用三块糖来“激励”学生,这就是物质激励。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把学生的练习本、作业本、日记本全都放在教室后,学生每次看到自己能工工整整地写出相当数量的作业时,心理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这就是精神激励。微笑、点头、竖母指、抚摸、鼓励的话等是感情激励。我们老师多数是语言激励,也就是感情激励。如“你听课很认真。”“你有独到的见解。”“某某同学的回答很简明。”“你们的讨论很热烈,很有效果!”等等。我们老师要善于综合运用“激励”手段,抓住时机,及时“激励”,以图更有效地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消除学生自卑心理的方法有很多,各学科也不尽相同,即使方法相同,做法也有异。我们语文老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采用多种办法,“有效”地消除学生自卑心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胜任感,消除学生自卑心理”,这只是笔者践行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李丹.学校心理卫生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

[2]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初中健康教育[M].江苏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自卑感闪光点胜任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
你的自卑感,从何而来
基于胜任力生成过程的组工干部培训探讨